天天看点

八国联军侵华前,慈禧曾向11国宣战,是什么让她这么大“口气”?

导语:在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深入人心了吧。我们爱好和平,但是要想有真正的和平,我们自身就要变得强大,让别的国家不敢欺负我们。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概念呢,因为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了我们在历史上吃亏了很多次,什么割让山东啊,火烧圆明园之类让我们深痛不已。

八国联军侵华前,慈禧曾向11国宣战,是什么让她这么大“口气”?

向来清政府对洋人都是巴头巴脑,不敢有半分硬气。因为当时的闭关锁国和重农轻商等政策导致了清朝与外国有了很大的差距,每次挨打清朝政府都是不敢吭声。可是有一次就奇怪了,作为当时手握权力的西太后慈禧既然公开发表向十一国列强公然宣战。这又是为何,之前都没有这么硬气。

八国联军侵华前,慈禧曾向11国宣战,是什么让她这么大“口气”?

原来是因为山东的“曹州教案”使得义和团的逐渐兴起和强大,他们打着从一开始的“反清复明”的口号到后来的“扶清灭洋”。他们在山东对洋人十分的痛恨,他们灭洋人,摧毁洋人所建的教堂,反正一切有关洋人的东西他们都不要,通通打压。

为此洋人自然就很不爽啦,他们来清政府的朝堂上告状,希望清政府好好收拾这些义和团的人。那慈禧自然就讽刺道,你们不是有洋枪洋炮嘛,还怕这一群拳民,既然还要我们出手。于是慈禧便想到了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义和团去骚扰一下洋人呢,比较她早就看这群洋人不爽了。她记下了这件事。

八国联军侵华前,慈禧曾向11国宣战,是什么让她这么大“口气”?

而且在皇帝这一方面,慈禧很不喜欢光绪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她想废了他,换个听话的皇帝上位。但是因为洋人不答应,他们还想慈禧把权力交回给光绪。这就让慈禧更加不爽了。于是她便偷偷在心里定下了向让义和团去灭洋人的想法。

可是呢,她的心腹袁世凯却上奏说,义和团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的。用他们对付洋人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当时袁世凯负责剿灭义和团这一方面,他把义和团从山东赶到去了河北。所以他才这么有底气的跟慈禧说。但是慈禧还是半信半疑,于是她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臣刚毅去查一查,看一下这群“一盒团子”是不是有能耐有本事对抗一下洋人。

八国联军侵华前,慈禧曾向11国宣战,是什么让她这么大“口气”?

虽然我们不知道刚毅是不是观察到位,是不是真的了解透彻义和团的情况。但是他拍马屁的功夫没有落下,他一回来就马不停蹄的去跟慈禧打报告,他用了九个字概括了自己想说的所有东西,那就是: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慈禧就信以为真,觉得刚毅呢说话比袁世凯实诚多了。于是她就下令让义和团溜达回到了北京城。

八国联军侵华前,慈禧曾向11国宣战,是什么让她这么大“口气”?

就在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活动搞得如何朝天的时候,他们本来呢目标是打洋人,和把那些信奉洋教的,用西洋物件的中国人去除。然而天有不测风雨,在混乱中他们也不知道谁是谁,不小心把一个德国人打死了。那个德国人不是普普通通的德国公民,他是当时的驻华德国公使,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外交官,他叫做克林德。一个驻华公使被打死,使得德国人很愤怒,纷纷谴责清政府,要求他们还他们一个公道。但是当时的慈禧自然不会搭理他们,觉得你们在我们大清的土地上胡作非为就可以,我们现在打死你们一个外交官又怎样,你们欺负我们还少吗?于是洋人更加生气了,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清政府“没救”了,要出兵救救他们。慈禧哪能被别人这般讽刺,于是激动之下,她向德、法、英、美、俄、日、意、荷、比、西等国宣战。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啦,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只能逃命,义和团也没啥作用。最后还是清政府摆平了义和团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八国联军侵华前,慈禧曾向11国宣战,是什么让她这么大“口气”?

结语:虽然慈禧的自以为是让清政府再次向洋人低头,可是如果不是这样,怎么会有后来的推翻封建统治行动呢,某种程度上来说,义和团是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结束。无论是过后还是未来,我们都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只有祖国的强大,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不知道各位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