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晋以魏为正统,为何后来大家都觉得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了呢?

西晋以魏为正统,为何后来大家都觉得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了呢?

一、正统和帝位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国历史上,皇帝是中华唯一的主宰,整个中华名义上只能有一个皇帝。

但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大中华地区往往同时存在多位自称皇帝的政权,因此史书上就产生了正统论,以某一个政权为华夏正统,称皇帝,其余的都是“伪帝”,正统和非正统有明显的不同记载。

只有正统的才能叫做本纪,非正统的只能叫做传。在晋书中,还发明了一种叫做载记的,来记录那些既不是正统皇帝,又不属于东晋的枭雄们。在两宋的史书中,便采取了将宋、辽、金都为正统的做法。

西晋以魏为正统,为何后来大家都觉得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了呢?

而关于正统之争,争论最为激烈、变化最大的是三国时期。

刘备是两汉皇室出身(虽然证据不足,但名声是够的),虽然偏居益州,但却有足够的大义名分认为自己帝位才是合法的;曹丕帝位得自于汉献帝刘协的合法禅让,又占据了大部分汉的故土,四方少数民族大多承认魏为唯一合法政府,也不会让出正统皇帝之位。

但这事,他们自己说了不算,后人说了才算。

二、曹魏一直都是正统

263年,魏灭蜀汉;265年,晋代魏;280年,晋灭东吴。

因此,谁的皇帝是正统自然就是晋人说了算了。

那么,晋以谁为正统呢?

西晋以魏为正统,为何后来大家都觉得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了呢?

265年,魏帝曹奂将帝位合法的禅让给了晋王司马炎。因此,司马炎的皇帝之位,承接自曹魏,为了使自己的帝位合法,晋只能承认魏为合法正统,换句话说,晋只会承认曹氏的皇帝之位,刘备、孙权都不会被承认也为皇帝。

这一点,在《三国志》中,有明显区别。三国志虽然是陈寿撰写,但确实走了西晋官路的,被认为是三国正史,因此完全能代表晋朝官方的立场。

在《三国志》中,本纪只有三篇,《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也就是说,曹操、曹丕、曹睿才被承认为皇帝,而刘备的传记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不称刘备的谥号昭烈帝而称先主,明显说明刘备帝位在晋朝不被承认。

另外,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吴帝孙皓受封为违命侯,而曹魏逊帝曹芳被封为齐王、曹奂为陈留王。两逊帝的爵位明显高于吴蜀的皇帝,也说明了晋朝对待魏蜀吴三个政权的态度和立场。

西晋以魏为正统,为何后来大家都觉得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了呢?

因此,毋庸置疑,刘备的皇帝在晋朝是没有含金量的。那么为何刘备成为后世正统的声音比曹魏还大呢?

三、刘备何时成了正统?

实际上大一统的王朝,一般不怎么讨论这个事,而往往在武力不强的王朝,喜欢争论谁为正统的事。因此,两晋、南北朝、两宋是曹刘谁的皇帝才是正统的争论最为激烈。

首先承认刘备皇帝为正统的是《汉晋春秋》一书。该书的作者习凿齿,认为蜀汉才是三国正统,而晋的正统之位传承自汉朝。

到了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又将曹魏认为正统,以蜀汉刘备为偏安政权。

南宋,朱熹作《通鉴纲目》,再次将刘备的蜀汉推上正统之位。

以后的明清,刘备正统论大大压过了曹魏的风头,这也是《三国演义》为何以蜀汉为正统的原因。

西晋以魏为正统,为何后来大家都觉得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了呢?

实际上,斯人已逝,正统不正统,刘备曹操也都享受不到什么实际利益了,他们的后人也早已湮没无闻了,为何大家还争论这么激烈呢?

这就涉及到刚刚提到的,往往没能实现大一统的王朝喜欢讨论这个事,因为往往有其他政权存在于中华大地上,他们争论正统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被很好的承认。

比如,东晋时偏安江南,如果再承认曹魏为正统的话,那么此时北方两京都不在东晋手中,那么北方前秦是不是才是正统了?所以习凿齿苦心孤诣,非要把蜀汉刘备认为正统,把晋的正统加到汉的尾巴上。两宋同理,朱熹更是发明了道统,道在哪里哪里就是正统皇帝,这种玄幻的东西差不多等于,我说谁是正统谁就是正统,不服来辩。

西晋以魏为正统,为何后来大家都觉得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了呢?

所以说,几乎可以说是因为后世子孙不争气了,丢失了中原,就把刘备皇帝抬出来祭祀,你看,他只有益州都是正统,我难道不可以是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