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饮料当水喝患糖尿病,年轻人如何为健康兜底?

饮料当水喝患糖尿病,年轻人如何为健康兜底?

天天熬夜、吃甜食、把饮料当水喝……近日,26岁的小王在出租屋内突然昏倒,被房东发现后第一时间送往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送到医院时,小王意识模糊,血糖高达40mmol/L,经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就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目前小王已脱离危险,病情逐渐好转。(1月9日 《扬子晚报》)

如今,因天天熬夜、过度摄入糖量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疾病突发住院的并非只有小王一个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不仅仅是糖尿病,痛风、脑梗等疾病也“盯”上了年轻人,不良生活习惯成了潜在的“健康杀手”。健康是最基本的底线,面对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的疾病深渊,年轻人自身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健康意识,将意识化作行动,才能为健康兜好底。

个例的曝光和媒体的健康提示,提高了大众对不良生活习惯可成为疾病诱因的认知程度。但除了有大量的社会宣传,年轻人主动提高个人健康意识才是远离不良生活习惯的关键一步。在已有的报道中,媒体常从警钟效应的角度报道因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而诱发的疾病,又辅以科普性质的健康信息,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重视健康问题。每当有反面案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时,往往会有不少年轻人在评论区中与相应的症状“对号入座”。一时的恐惧诉求只能引起短时间的重视,而健康是关乎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年轻人只有树立起坚定的健康生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审视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纠正误区。

“码了等于做了”“进我的收藏夹吃灰吧”……诸如此类的语录在互联网中频现,侧面反应出了健康意识的提高与付诸实际行动之间的距离还比较远。提高健康意识是拥有健康生活状态的第一步,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将健康意识落到实处。在手机屏幕的另一端,或许正有不少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边担心新闻里的真实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边熬夜,一边吃着减脂餐又一边喝着全糖奶茶。只在健康意识上有所提高而不付出实际行动,只会凭空增加焦虑感。将健康意识化作行动,告别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健康损耗行为,让身与心都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压力大、需要一定的慰藉可以被理解,但过度熬夜、喝奶茶也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年轻人需要意识到健康才是长久的幸福,提高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管住嘴迈开腿”,才能和潜在的疾病风险说拜拜。

文/吴秋颖 (广西大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