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难以置信的临终遗言

1953年9月18日,住在北京辟才胡同的一户不起眼的人家愁云惨淡。

这户人家的家主是在附近清洁队工作的

清洁工人刘振东

,他的妻子因为心力衰竭,已经病倒在床,连饭都吃不下了。他们夫妻二人没有孩子,家中十分冷清。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辟才胡同

妻子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不行了,看到连日来一直守在她床前的刘振东,她忍不住落下眼泪,决定把自己隐藏多年的秘密说出来:

“抱歉瞒了你这么久……其实我曾是末代皇妃。”

听到这样一句话的刘振东,立刻看向面容憔悴的妻子,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他们成婚已有7年,他只知道妻子是报社的女工,却不知道她竟然还有隐藏身份。

那么,他这位自称是末代皇妃的妻子,究竟是谁呢?

清洁工人与校对女工

刘振东的这位妻子自称叫

傅玉芳

,她与刘振东是在1946年,经人介绍后认识的。

“傅玉芳”这个名字听起来没什么出奇之处,但是她本人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在那个年代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名叫

额尔德特·文绣

,也就是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皇妃

千年来敢与皇帝离婚的第一人

“刀妃”文绣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额尔德特·文绣,即傅玉芳

傅玉芳认识刘振东已经38岁了,早就跟溥仪离了婚,在北京的《华北日报》做校对女工,工作非常认真,却从来不会跟人走得很近,尤其是男性。

她的上司很喜欢她工作时的细致耐心,得知她已经30多岁了,却还单身一人,上司很是可惜,便起了为她找个好归宿的念头。

正好,上司家有个一直打光棍的表弟刘振东,已经40多岁了,但为人忠厚老实,还在河南那边当兵,而且是少校的军衔,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就问傅玉芳愿不愿意去相看一下。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傅玉芳没有马上拒绝,却也没有答应,而是露出了欲言又止,十分犹豫的神情。她很感激上司的关怀,虽然没见到那位名叫刘振东的男人,但是光听描述,傅玉芳就觉得对方还不错。

只是傅玉芳觉得自己身份特殊,过去也不光荣,非常的自卑,而且当初她在离婚时还受到溥仪约束,以后不得再出嫁。傅玉芳实在不知道那位刘振东能不能接受自己。

“皇命难违”

别看现在的傅玉芳这样自卑,其实她年轻的时候也曾风光过一段日子。

她出生在

满洲镶黄旗的贵族官僚人家

,本名叫做文绣,“傅玉芳”这个名字是后来她母亲送她去读小学时,专门起的学名。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文绣

文绣的祖父曾经官至吏部尚书,很是辉煌过一段时期。但是文绣的父亲却是“软泥扶不上墙”,参加了很多次科举考试,却毫无功名,而且早早就去世了。文绣出生的时候,额尔德特家就已经没有往日的显赫,甚至还要与母亲借住在叔父家中。

1921年,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10年,清朝早就不复存在。但是当初民国与清朝皇室签订了条款,溥仪主动退位后可以保留清室帝号,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

在1921年春天的时候,

小皇帝溥仪已经16岁了

,换在以前,早就是成家立业的年纪了。一帮依旧依附于清政府的迂腐老臣和深宫太妃们,就想按照过往的习俗,给溥仪选一个皇后,让他早日成婚。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年少时的溥仪

消息传出后,收留文绣和她的汉人母亲的五叔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个重新光复额尔德特家往日荣华富贵的好时机,于是问都不问一声,就将文绣的照片送去了宫里。

溥仪还一心想着复位,根本无心娶妻,在翻看了一遍大臣们呈上来的照片后,随手在文绣的照片上做了圈画。被小皇帝御笔圈点的人选就是皇后了,但是端康太妃并不同意,于是

溥仪便改选了端康太妃属意的婉容为后,文绣则成为了皇妃。

按照清廷往日惯例,妃子要比皇后先一步入皇宫,第二天一大早再去跪迎皇后。但是当时年仅14岁的文绣在学校中表现很好,根本没有入宫的打算。只是“皇命难违”,文绣只得放弃了傅玉芳的学名,先一步入宫,被册封为

“淑妃”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淑妃文绣

新婚夜里,文绣对着溥仪恭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但是溥仪只是冷冷地瞧了她一眼,就叫文绣去休息,而他则转身离开了他们的新房。文绣感到十分委屈,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长得太过普通,所以溥仪才不喜欢她。但第二天溥仪将有着

“满洲第一美女”

之称的

婉容

娶进皇宫之后,依然没有在他们的新房中休息。

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妃,溥仪竟然都不肯与她们同房,确实是件很奇怪的事。很多年后,新中国已经成立了,

溥仪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坦白,他一生娶了4位妻子,但是每一位妻子都跟家中的摆设差不多,因为他对家庭生活根本不感兴趣。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不过虽然溥仪对她们不感兴趣,婉容却将文绣视为了竞争对手,每天都想着法子给文绣下绊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压过文绣一头。而文绣在外读过5年的书,接受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在进宫之前偶尔幻想未来的日子,想的总是一夫一妻,彼此恩爱的美好场景。但在被迫入宫后,一夫一妻制没有,彼此恩爱更没有,有的只是皇后的欺负,以及皇帝的冷漠。

文绣每天都会按时早起,去后宫太妃们的寝宫中挨个请安,然后回到自己居住的长春宫中,整日无所事事。她无比怀念过去在外面读书的日子,于是小心翼翼地拜托溥仪,请他帮忙请个老师过来,给她上课解闷。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溥仪此时对文绣还算体贴,同意了文绣的请求,还给她请来了一位专门教授英语的女教师。之后,文绣每天去太妃们的寝宫中挨个请安后,再回到长春宫就有事可以做了。除了跟着老师学习英语,文绣还会教小宫女们识字写字,读了不少书,日子总算有些盼头了。

史上第一起皇妃与皇帝的离婚案

只是好景不长,在1924年冯玉祥带兵“逼宫”,溥仪被迫带着自己的家室搬出了紫禁城,住进了他生父曾经的醇王府。既然身在宫外,文绣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和溥仪婉容等人平等相处了,但是溥仪对她的想法并不关心,整天只知道做着复辟的美梦。

文绣最初还想好言相劝,让溥仪看清事实,但这样的劝说只会让溥仪反感。再加上一边不断找机会欺负她的婉容,文绣想要的生活非但没有到来,反而变得更加凄惨了。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醇亲王府

过了一段时间,曾经做过湖南布政使的

郑孝胥

偷偷找到了溥仪。

他是代表日本人来的,目的就是劝说溥仪投靠日本人。

并未真正亲自处理过政事的溥仪很快就上钩,天真地以为郑孝胥背后的日本人真的可以助他一臂之力,让他重新获得昔日清王朝的无上荣光。

溥仪天真,文绣却并不天真。她在离开皇宫后,时刻关注着外面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动。她知道在日俄战争时,无数中国人无辜受害,日本人根本就不管中国人的死活,在意识到溥仪的打算后,文绣便跑去劝说他三思。可是此时的溥仪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还骂她一个女人什么都不懂,对她越发地冷落起来。

之后日本人恳切地邀请溥仪,将他们接到位于天津的日本公使馆居住。在这时,溥仪已经完全讨厌上了文绣,住在公使馆期间,他把文绣单独安排在一楼会客室旁边的房间,然后跟婉容住在二楼,这样就可以一整天都不用看到文绣了。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婉容不仅幸灾乐祸,还火烧浇油,在溥仪耳边说了不少文绣的坏话,以至于过年的时候,溥仪只叫婉容作陪,完全无视了住在一楼的文绣。但他们在楼上庆祝新年的欢呼声还能一阵一阵传到楼下,文绣身边的仆人也都跑去二楼过年了,她孤零零地坐着,忽然想到了死。

她从桌上摸起一把剪刀,毫不犹豫地捅向自己的腹部。

幸好有个小太监路过,注意到了她的举动,手忙脚乱地把剪刀夺了下来,这才挽救了文绣一命。但是当溥仪知道她试图自裁的行为后,不为所动,还拿这件事取笑她,

文绣“刀妃”的名声因此传了出去。

文绣已经彻底对溥仪死心了。后来她的妹妹

文珊

来看她,知道她的处境后便劝她离开这里,还帮着文绣找好了律师。文绣就在1929年的8月25日,在妹妹的帮助下,以散心为名,离开了他们居住的地方,躲藏在文珊好友的家中。

出来寻找他的太监们只找到了文绣委派来的律师,以及一封要与溥仪打官司离婚的信。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溥仪家人合影,文绣(前排左二),婉容(前排右二)

溥仪看到信后气得够呛,

千百年来只有皇帝厌弃妃子,哪有妃子主动与皇帝提出离婚的。

他觉得文绣此举有损皇室尊严,但是又找不到文绣在哪里,而且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妃子与皇帝打官司离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所有人翘首以盼,想看看这出闹剧如何收场。

最终溥仪还是答应与文绣打官司,但是全程都没有见到文绣本人,只见到了她聘请的律师。溥仪提出要和解,但文绣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与溥仪离婚。

这场官司持续了足足两个月,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溥仪答应离婚,并且支付文绣五万五千银元作为赡养费,但是作为回报,文绣以后不能再嫁人,以此来维护皇室尊严。双方律师代表他们签字,

这样,史上第一起皇妃与皇帝离婚案成功了结。

香消玉殒

不过溥仪答应的赡养费并没有真正到位,文绣被生计所迫,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后因为身份暴露,不得不换了工作。

她不再使用文绣的名字,终于再次做回了傅玉芳

,后来在报社找到了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还遇到了刘振东。

傅玉芳最终还是答应与刘振东见面,反正溥仪都没遵守约定,付给她全部的赡养费,她又何必维护皇室那可笑的颜面。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刘振东对傅玉芳几乎是一见钟情,傅玉芳也很喜欢刘振东,两人很快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河南地区参加过国军的刘振东在傅玉芳的劝说下,主动找到组织坦白的自己的身份,因此获得了宽大处理,还因为表现良好,被分配到清洁队工作。

傅玉芳就与刘振东搬到清洁队附近的辟才胡同,过上了安定的小日子。只可惜这样日子也没能持续太久,在1953年9月18日,傅玉芳因为心脏病,没能留下一儿半女,只来得及将自己的身份告诉刘振东,便带着对他的不舍,撒手人寰。

悲痛欲绝的刘振东找来几块木板,为妻子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棺材,将她安葬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墓地,此后终生未娶。

1953年,报社女工嫁给一清洁工,临终前吐露秘密:我是大清皇妃

从落魄贵女到末代皇妃,再到清洁工的妻子,傅玉芳的一生饱受折磨,痛苦不堪,与刘振东的婚姻虽然短暂,但对她来说却是此生唯一的幸福与慰藉,最后虽有遗憾,却也能坦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