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查了很多TIN的接口和属性,特此来记录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博客园@秋意正寒,B站同名。
未完待续
1. Tin数据集在ArcGIS中的描述
Tin数据集在磁盘中,被ArcGIS以文件夹形式管理。Tin数据集比较特殊,点、线、三角面根据一定拓扑关系组成,与栅格数据集(一张影像)、一个Shapefile平级。暂且不管其在代码层结构如何,总之,它就在硬盘里长得跟普通的文件夹是一样的,并且奇怪的是,其命名只支持小写(在ArcMap中)。
// 补充一下,超图、MapGIS、QGIS等软件不知道对Tin数据的组织如何,但是除却公认的一些矢量格式(dwg、shp等)和一些公认的栅格格式(tif等),用文件夹组织高级别的数据集是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当然,我本人尚未查阅OGC标准...
2. Tin数据集在ArcObjects中的描述
有关数据和数据库的部分,当然是Geodatabase类库了。
Tin数据集在AO中由Tin类(或TinClass类)组织,由ITinWorkspace接口打开现有Tin数据集(但是创建却不是这个东西创建,与IFeatureWorkspace不同)。
3. AO/AE中Tin数据集的常用接口
- IWorkspaceFactory
- ITinWorkspace
- ITin、ITinEdit、ITinSurface及升级接口、ITinAdvanced及升级接口
- ITinNode、ITinTriangle、ITinEdge
- ITinFeatureEdit
以下逐一进行简单介绍。
4. 一些案例
4.1 打开Tin
IWorkspaceFactory workspaceFactory = new TinWorkspaceFactoryClass();
// 工作空间工厂的OpenFromFile()方法的第一个参数需要注意,如果是gdb则具体写到gdb的全名
ITinWorkspace tinWorkspace = workspaceFactory.OpenFromFile(@"Tin数据集所在的文件夹", 0) as ITinWorkspace;
ITin tin = tinWorkspace.OpenTin("Tin数据集的名称");
4.2 创建Tin数据集
ITin tin = new TinClass();
ITinEdit tinEdit = tin as ITinEdit;
// 用IEnvelope初始化,此步必须,否则抛异常
tinEdit.InitNew(IEnvelope变量);
// 如果需要加入数据或赋予空间参考,请使用以下注释的代码
// tinEdit.Add*(); // 此处代表7个添加数据源的方法
// tinEdit.Refresh();
tinEdit.SaveAs(@"包括Tin名称的路径,名称全英文小写为佳", true);
7个添加数据源的方法详见参考文档,此处截图

- 第一个方法添加一个IFeatureClass以生成Tin,可以是点线面要素;
- 第二个方法添加一个IFeatureCursor,使用IFeatureClass.Search()返回的查询型指针即可。
- 第三个不知道,可以不管;
- 第四个添加有Z字段的IPoint,测试中发现此方法不稳定;
- 第五个添加IGeometry,需要指定Z字段;
- 第六个添加有Z字段的IGeometry;
- 第七个不知道,可以不管;
七种方法中,第一、第二种方法最稳定,但是参数比较复杂;第四、五、六种方法较为简洁,可以用于局部刷新时使用。
4.3 更新Tin
主要是使用ITinEdit.Refresh()和Save()方法。
// ITin转ITinEdit
public void FreshTin(ITin tin){
ITinEdit tinEdit = tin as ITinEdit;
tinEdit.Refresh(); //Tin重新构网
tinEdit.Save(); //Tin在硬盘上的数据更新
}
4.4 Tin数据集有关信息读取
主要使用ITin接口与IGeoDataset接口。
ITin接口可以获取Tin数据集的描述信息,例如顶点数、三角形数、边数等
4.5 Tin数据集高级操作
主要使用ITinAdvanced、ITinSurface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