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农民盖房挖出血色棺材,嫌晦气用火烧了,专家:烧了5个亿

引言

从古时候起,我们就有着非常多的规矩,无论是文明礼仪,还是家法国律,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体现。而“落叶归根”这个说法是从古代说到现在的,中国人很讲究这些,人们也常说不能忘本,不少远在国外的人最大的心愿也就是回到家乡,而那些边关将士们最统一的愿望也是能够魂归故土,只有回到家乡才能让我们的内心安定下来。

河南农民盖房挖出血色棺材,嫌晦气用火烧了,专家:烧了5个亿

也许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有人想家国大义,有人想一己私利,不过无论是什么人,无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如何,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归根”。在《易·系辞下》就记载了古代的丧葬制度。古时候的一些丧葬是用木料将尸体盖住置于荒野,没有任何标志,而丧礼也不作任何规定。这样显然不好,所以后来帝王就规定了人死后可以用棺木来放置,然后埋在土里。从这段记录来看,我国的丧葬制度早就已经有了,而“入土为安”的想法也一直都存在。

01

而对于丧葬礼仪来说,它的规格并不总是统一的,这也是按阶级来划分的。早在《礼记·檀弓上》就记载着天子丧葬的规格,他们有四重棺,每一重都有着不少讲究的地方。像天子诸侯的葬礼则非常隆重,而寻常百姓却十分简朴。那些地位高的人都会提前选定好部分陪葬品,有的甚至还会定下自己的墓地位置。陪葬品大都十分珍贵,基本是能够象征自己身份地位的金银玉器。

河南农民盖房挖出血色棺材,嫌晦气用火烧了,专家:烧了5个亿

除了由被葬者预选好的物品会被下葬以外,剩下的陪葬品就是家人精挑细选的,他们希望这些东西可以陪伴被葬者。这些陪葬品只要能够保存到现在,就都是珍贵无比的,这些物品也是文物,具有着相当高的价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们所能提供的历史参考凭证。所以一旦发现了这些疑似文物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及时上报,避免它们因为某些意外而被损毁。然而有这么一件文物就被烧毁了,这让专家大为心疼,直呼:烧了5个亿。

02

我们也都知道,作为下葬的必需品来说,棺材的选择也是非常讲究的。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为棺木赋予别样的新式。从大小形状和材质层数来看,每个时代的特点都不尽相同。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口棺材,它究竟特殊在哪里?事情发生在2005年,河南的一位普通农民因为要给儿子盖婚房,于是打地基时发现了一口血红色的棺材,因为老家经常传言这样的棺材是不详的代表,所以因为嫌它晦气,他就用火把棺材烧了。然而因为这件事很快被疯传,不少考古专家也都听说,所以就都赶来一探究竟。

河南农民盖房挖出血色棺材,嫌晦气用火烧了,专家:烧了5个亿

打探的结果是这样的:这口棺材下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墓地,这说明墓主的地位算比较高的,另外珍贵的陪葬品也不少。但因为人都喜欢把最珍贵的物品放入棺椁里,所以整座墓地里最珍贵的应该就是那副血棺了,可惜它却被烧毁了,这件事让人非常遗憾。而它的价值也被专家估测了,大约在五亿元,等于说这位农民一把火烧了五亿,实在让人痛惜。

河南农民盖房挖出血色棺材,嫌晦气用火烧了,专家:烧了5个亿

结语

其实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我们都知道盗墓者会窃取这些文物,所以要小心提防。但要知道,并不只是盗墓贼会对文物的安全造成威胁,那些不了解文物不懂如何保护文物的百姓们也会威胁到文物的保护。古代的人并不会选择统一的地方埋葬逝者,所以人不能提早预测到这些地方,更不能提前将这些地方保护起来,而这就会使得文物的完整性大受威胁。

河南农民盖房挖出血色棺材,嫌晦气用火烧了,专家:烧了5个亿

文物对人们来说非常珍贵,它们的存在是曾经历史的证明,它们更是能为我们研探索历史提供巨大的助力,但是很多人都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这就非常容易发生一些文物被损坏的事。如果说每个人都有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在刚发现文物古迹的时候就选择上报,那么相信一定能保存下来不少重要的历史资料。

参考资料:

《易·系辞下》

《礼记·檀弓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