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当妈以后,是一种什么感觉?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吐槽:

“五个闹钟叫不醒你,生个娃就好了,孩子一有动静,秒醒;

做事不专心,生个娃就好了,保证上个厕所都得竖起耳朵;

有洁癖,生个娃就好了,拉你一身也不觉得脏;

十指不沾阳春水不会做饭,生个娃就好了,各种辅食、料理自学成才。”

自从有了娃,我们竭尽全力做个好妈妈。

职场妈妈们,工作一天,回到家还要化身营养师、育儿师、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收纳专家、理财专家……

全职妈妈们,几乎把自己24小时都奉献给了孩子和家庭,有什么问题,喊一声妈就能迎刃而解。

妈妈好像有花不完的时间,用不完的精力。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个好妈妈,但有时候仍然会忍不住发火,之后又愧疚不已;因为不能平衡好工作家庭,而矛盾重重;因为孩子哭闹、叛逆、学习不好等各种问题,感觉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

我们付出那么多,却始终做不成一个好妈妈!

所谓完美妈妈,不过是一场骗局

电影《坏妈妈》中的艾米,每天早起做早餐,送孩子上学,工作之余,还要接送孩子们去表演班、阅读班、足球班,参加学校活动。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回家前去超市采购,回家后包办一切家务,帮孩子完成部分家庭作业……

艾米结婚十二年,一直努力做个好妻子,好妈妈。

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安安静静地吃一顿早餐。

艾米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崩溃一次,在车里大哭一场,然后再重新把自己“武装”起来,回到那个“好妈妈”的角色中。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但这一切全心全意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老公的埋怨,和孩子的理所当然。

两个孩子明明十几岁了,只会在饭桌前等吃;明明什么家务都不用做,各种辅导班上着,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最扎心的是孩子们却讨厌这个妈妈。

艾米突然意识到,所谓的完美妈妈,不过是一场骗局。

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这年头当个合格的妈妈,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与其做个累死不讨好的好妈妈,不如潇洒地做一个“坏”妈妈。

01、做个会“偷懒”的妈妈,孩子更独立

电影中,艾米决定甩掉“好妈妈”的包袱,做一个“坏妈妈”。

她不再为学校的烘培活动精心准备,而是在路边的便利店买一盒现成的甜甜圈;不想做早餐就不做;偶尔把孩子丢给老公,自己出去和闺蜜嗨。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当她学会偷懒后,却发现孩子自己学会了做早餐,家庭作业不用催自己就能完成……

正如稻盛和夫在《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一书中所说:

有一个“懒惰的母亲”,孩子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只有父母懒惰,孩子才能勤奋,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路。

演员海清曾发过一条微博,儿子的体育课作业要折纸、做飞镖,他很认真地折了三个多小时。海清陪在旁边,没忍住睡了一觉,儿子则自己独立完成了作业。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除了做作业,海清儿子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完全不用妈妈操心,还会帮妈妈做家务,着实令人羡慕。

海清平时很少唠叨孩子,总是把主动权交给儿子,自己只是无声的陪伴和示范,这让儿子变得自主自觉。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勤快的妈妈,面面俱到地照顾孩子的起居,却把孩子养成了不能自理的孩子;整天唠叨,把孩子养成了没有主动性的孩子。

“懒”妈妈们,因为放手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责任,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在做事中,成长自己。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当然懒妈妈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身懒心不懒」,就像海清一样,只是做好示范和陪伴,把更多主动权交给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更独立。

02、狠心的妈妈,才能养出有担当的孩子

之前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8岁的男孩小李从小调皮捣蛋,一次他弄坏了学校的班牌,老师要求赔偿。

妈妈知道后,没有替他辩护,更没有替他赔钱,而是让他捡垃圾卖钱,自己来赔。

一开始儿子不愿意,妈妈对他说:“自己闯下的祸,就要自己买单。”

儿子没办法,只好去捡垃圾,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妈妈就远远地跟着。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妈妈明白,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错误。一味地替孩子承担,孩子永远都学不会担当。

做一个“狠心”的父母,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适度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孩子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规则。

不用担心我们的“狠心”会让孩子变得冷酷无情,或者伤害孩子,适度惩罚反而会教出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03、做一个“自私”的妈妈,孩子更自信

作为妈妈,我们常常以为,为孩子付出得越多,对孩子越好。就像电影里的艾米,为孩子倾其所有,却只是换来孩子的不懂感恩。

因为她忘记了,如果妈妈不够爱自己,孩子也很难被爱滋养。

当她找回自己,学会爱自己,珍惜自己后,一切才变得越来越好!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一个会爱自己的妈妈,会很自然恰如其分地去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在感觉里经验迁移的结果。

《上海的金枝玉叶》中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的传奇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鲜活的人生态度。

从荣华富贵到艰难困苦,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孩子的人生。

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她依然带着儿子努力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她会在扫厕所的时候,穿上干净的旗袍;

会在连蒸锅都没有的时候,用铝饭盒给儿子蒸出美味的蛋糕;

会用搪瓷的缸子,为自己准备一顿丰盛的下午茶……

自从变成一个“坏妈妈”后,孩子更优秀了

妈妈只有优先滋养自己,才会有充沛的爱滋养孩子。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爱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一百分的好妈妈,因为你总有做错的时候,与其逼自己做到不切实际的完美,不如洒脱一点,做一个“坏妈妈”。

懒一点,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什么是独立和担当;狠一点,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在逆境中茁壮成长;“自私”一点,让孩子更自信,学会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别人。

欢迎点赞,转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