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发展起来,在满清大臣眼里那个只有一个省那么大的国家,已经发展成了中国的劲敌,在当时的执政者眼里日本只是个弱小的岛国,不足为虑,只有和日本打了很多年交道的李鸿章清楚的知道,日本这个国家已经发展成什么样子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将成为清廷最大的敌人。

李鸿章认为当时的清政府绝对没有能力去抗拒日本。所以日朝战争爆发时,李鸿章主张求和,意见不被皇帝采纳,李鸿章抱着胜利无望,希望能减少损失或者打成平手的心去备战。

战争结果和李鸿章想的一样,清军节节败退。这样的结果真不知道该说啥,是悲观的李鸿章有远见,还是有远见的李鸿章很悲观。

心理学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幸与不幸都是你自己努力实现的”,作为督军的李鸿章对战争的走向有着一定的影响,是李鸿章悲观的心理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还是因为无力回天知己知彼的远见直接导致李鸿章对战争的悲观?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双方各有各的说法。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被小国打败的天朝上国

100多年前,李鸿章告诫后人说:“要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其国”,其国说的是日本这个国家。

清朝光绪年间,日本发兵侵略朝鲜,朝鲜发电报向清政府求救,光绪皇帝决定出兵支援朝鲜。当时整个清政府从上到下都认为日本只是一个弹丸之国,在地大物博的天朝上国大清国面前哪堪一击,所有人都认为打败日本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

自信满满的光绪皇帝和清廷满朝大臣都不把这次的战争当回事,刚被英美收拾了一顿的清政府还想着借这次战争来收拾一下日本这个小国,以此来彰显清政府的大国实力。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刚刚上位还没多久的光绪皇帝还是太年轻了,他这个皇帝连自己的国家到底有多少家底都还没有弄清楚,更别说去了解自己周遭的那些小国家了。

在年轻的皇帝和自以为是的大臣都满心期待,幻想着即将来临的胜利荣光时,一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大臣——李鸿章站了出来,他没有向其他人一样说着鼓舞士气的话,而是对出兵朝鲜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日本这个国家现在跟以前不同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变得很强大,清政府打不过他了。

虽然清政府的家底到底怎么样年轻的光绪皇帝不清楚,但是管事的老狐狸李鸿章却似是再清楚不过的,所以这一次李鸿章主张求和。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求和,向他国求和,而且还是向一个弹丸小国求和,笑话,这在当时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一个国家重臣居然说出了向弹丸小国求和这样辱没国家的话。李鸿章的主张让光绪皇帝很不理解,为了借此机会展示国家实力,清政府还是出兵了,光绪皇帝派李鸿章筹备战需,做好开战准备。

对胜利不抱任何希望的李鸿章开始备战,悲观的李鸿章竭尽所能只希望在战争中清军能够减少损失或者和日军打成平手。

夫战,勇气也。以减少损失的心态去安排战士,以减少损失的心态去指挥战争,纵使强国也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更不要说是腐朽不堪的清政府了。两军开战,清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战争形势一直朝着李鸿章预料的方向发展。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谁该为战争的失利负责

战争的失利让光绪皇帝和清政府丢了颜面,也让愤怒的光绪皇帝对手下的大臣产生了怀疑,怀疑大臣能力不足不积极应战。

战争失利皇帝不怀疑自己的国家实力,反而怀疑大臣的能力,认为是大臣偷懒没有认真备战才造成了这次战争的失利。面对战争的失利,皇帝很失望,认为是底下的大臣能力不足造成的。

面对皇帝的指责底下的大臣觉得很委屈,因为大臣认为战争失利是国家实力不足造成的。都在互相指责,都觉得是因为自身以外的原因造成了失败,都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皇帝没有认为国家实力不足,大臣也没有认为自己能力不足,都认为自己没错,错的是对方。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在战争发生的20多年前,李鸿章就说过,清政府将来最大的敌人会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他还告诫后人说,要想中国没有后患,就必须要灭掉日本这个国家。

但是要怎么灭?李鸿章没说清楚,他只说了这一句,然后下面没有了。面对政敌李鸿章有的是办法灭掉他,面对灭掉敌国这样的事李鸿章似乎无能为力了,只能用口说说。

李鸿章看到了日本渐渐变得强大起来,预料到日本将会成为清政府最大的敌人,这说明李鸿章是个有远见的人,他的眼光不狭隘,他能看到周遭环境的变化。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但是周遭每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都是会有机会成为清政府的敌人的,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难得李鸿章不明白,清政府可以闭关锁国阻止自己国家的进步,却无法指手画脚阻止别的国家的进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是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所以清政府最大的后患不是周遭强大起来的国家,最大的后患是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和落后,就如孔子所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李鸿章有能力将周遭强大起来的政敌灭掉,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却已经没有能力将自己周遭强大起来的小国灭掉了,除非清政府能够强大起来,再次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不然灭掉后患这样的话只能是空谈梦谈。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什么才是真正的后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曾经说过,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人和辅助君主的贤人,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国家经常会走向灭亡,因为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孟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那个战争频发的时期,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和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安逸享乐。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朝代是没有外患的,哪怕强大的秦王汉武、唐宗宋祖时期,国家的边境也一样有敌国外患者。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当你国富民强,兵强马壮的时候,万邦来朝,周遭的小国对你俯首称臣。当你落后于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群起而攻之。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国家也一样,一个国家最大的敌人不是敌国,而是国家自己本身。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人总是被自己所打倒,人不能指望没有敌人的存在,而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有实力有能力去对付周围的不友好。可是当你有实力的时候你也不需要将他灭掉了,因为他对你已经构不成威胁,成不了外患了。

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说:若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掉其国

小结:

古人曾经说过:“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所以当你实力强大时,也不能自仗势欺人,灭掉敌人并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灭掉敌人只是对自身实力的展现,而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自己更强大,强大到没有对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断发展使自己强大起来,为的就是和平。只有当国家实力强大起来,才能没有后患,才能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