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發展起來,在滿清大臣眼裡那個隻有一個省那麼大的國家,已經發展成了中國的勁敵,在當時的執政者眼裡日本隻是個弱小的島國,不足為慮,隻有和日本打了很多年交道的李鴻章清楚的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已經發展成什麼樣子了,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将成為清廷最大的敵人。

李鴻章認為當時的清政府絕對沒有能力去抗拒日本。是以日朝戰争爆發時,李鴻章主張求和,意見不被皇帝采納,李鴻章抱着勝利無望,希望能減少損失或者打成平手的心去備戰。

戰争結果和李鴻章想的一樣,清軍節節敗退。這樣的結果真不知道該說啥,是悲觀的李鴻章有遠見,還是有遠見的李鴻章很悲觀。

心理學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做“幸與不幸都是你自己努力實作的”,作為督軍的李鴻章對戰争的走向有着一定的影響,是李鴻章悲觀的心理間接導緻了戰争的失敗,還是因為無力回天知己知彼的遠見直接導緻李鴻章對戰争的悲觀?曆史上對這個問題一直有争論,雙方各有各的說法。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被小國打敗的天朝上國

100多年前,李鴻章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其國”,其國說的是日本這個國家。

清朝光緒年間,日本發兵侵略北韓,北韓發電報向清政府求救,光緒皇帝決定出兵支援北韓。當時整個清政府從上到下都認為日本隻是一個彈丸之國,在地大物博的天朝上國大清國面前哪堪一擊,所有人都認為打敗日本根本不用費吹灰之力。

自信滿滿的光緒皇帝和清廷滿朝大臣都不把這次的戰争當回事,剛被英美收拾了一頓的清政府還想着借這次戰争來收拾一下日本這個小國,以此來彰顯清政府的大國實力。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剛剛上位還沒多久的光緒皇帝還是太年輕了,他這個皇帝連自己的國家到底有多少家底都還沒有弄清楚,更别說去了解自己周遭的那些小國家了。

在年輕的皇帝和自以為是的大臣都滿心期待,幻想着即将來臨的勝利榮光時,一個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大臣——李鴻章站了出來,他沒有向其他人一樣說着鼓舞士氣的話,而是對出兵北韓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日本這個國家現在跟以前不同了,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變得很強大,清政府打不過他了。

雖然清政府的家底到底怎麼樣年輕的光緒皇帝不清楚,但是管事的老狐狸李鴻章卻似是再清楚不過的,是以這一次李鴻章主張求和。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求和,向他國求和,而且還是向一個彈丸小國求和,笑話,這在當時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國家重臣居然說出了向彈丸小國求和這樣辱沒國家的話。李鴻章的主張讓光緒皇帝很不了解,為了借此機會展示國家實力,清政府還是出兵了,光緒皇帝派李鴻章籌備戰需,做好開戰準備。

對勝利不抱任何希望的李鴻章開始備戰,悲觀的李鴻章竭盡所能隻希望在戰争中清軍能夠減少損失或者和日軍打成平手。

夫戰,勇氣也。以減少損失的心态去安排戰士,以減少損失的心态去指揮戰争,縱使強國也不能在戰争中取得勝利,更不要說是腐朽不堪的清政府了。兩軍開戰,清軍不堪一擊,節節敗退,戰争形勢一直朝着李鴻章預料的方向發展。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誰該為戰争的失利負責

戰争的失利讓光緒皇帝和清政府丢了顔面,也讓憤怒的光緒皇帝對手下的大臣産生了懷疑,懷疑大臣能力不足不積極應戰。

戰争失利皇帝不懷疑自己的國家實力,反而懷疑大臣的能力,認為是大臣偷懶沒有認真備戰才造成了這次戰争的失利。面對戰争的失利,皇帝很失望,認為是底下的大臣能力不足造成的。

面對皇帝的指責底下的大臣覺得很委屈,因為大臣認為戰争失利是國家實力不足造成的。都在互相指責,都覺得是因為自身以外的原因造成了失敗,都沒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皇帝沒有認為國家實力不足,大臣也沒有認為自己能力不足,都認為自己沒錯,錯的是對方。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在戰争發生的20多年前,李鴻章就說過,清政府将來最大的敵人會是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他還告誡後人說,要想中國沒有後患,就必須要滅掉日本這個國家。

但是要怎麼滅?李鴻章沒說清楚,他隻說了這一句,然後下面沒有了。面對政敵李鴻章有的是辦法滅掉他,面對滅掉敵國這樣的事李鴻章似乎無能為力了,隻能用口說說。

李鴻章看到了日本漸漸變得強大起來,預料到日本将會成為清政府最大的敵人,這說明李鴻章是個有遠見的人,他的眼光不狹隘,他能看到周遭環境的變化。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但是周遭每一個強大起來的國家都是會有機會成為清政府的敵人的,落後就要挨打,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難得李鴻章不明白,清政府可以閉關鎖國阻止自己國家的進步,卻無法指手畫腳阻止别的國家的進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都是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

是以清政府最大的後患不是周遭強大起來的國家,最大的後患是清政府自身的腐敗和落後,就如孔子所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也。

李鴻章有能力将周遭強大起來的政敵滅掉,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卻已經沒有能力将自己周遭強大起來的小國滅掉了,除非清政府能夠強大起來,再次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不然滅掉後患這樣的話隻能是空談夢談。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什麼才是真正的後患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孟子曾經說過,在一個國内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人和輔助君主的賢人,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國家經常會走向滅亡,因為憂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會使人萎靡死亡。

孟子生于春秋戰國時期,在春秋戰國那個戰争頻發的時期,一個國家要想生存和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有憂患意識,不能貪圖安逸享樂。中國自古以來沒有哪一個朝代是沒有外患的,哪怕強大的秦王漢武、唐宗宋祖時期,國家的邊境也一樣有敵國外患者。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當你國富民強,兵強馬壯的時候,萬邦來朝,周遭的小國對你俯首稱臣。當你落後于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群起而攻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國家也一樣,一個國家最大的敵人不是敵國,而是國家自己本身。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人總是被自己所打倒,人不能指望沒有敵人的存在,而應該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有實力有能力去對付周圍的不友好。可是當你有實力的時候你也不需要将他滅掉了,因為他對你已經構不成威脅,成不了外患了。

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說:若想中國沒有後患,必須滅掉其國

小結:

古人曾經說過:“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是以當你實力強大時,也不能自仗勢欺人,滅掉敵人并不能使自己變得更強大,滅掉敵人隻是對自身實力的展現,而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讓自己更強大,強大到沒有對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不斷發展使自己強大起來,為的就是和平。隻有當國家實力強大起來,才能沒有後患,才能維護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