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在文字里行走

2021|在文字里行走

文|蒙山樵夫

不知是谁给了时光这样的翅膀,让她如此飘去如飞。我只能看到2021倏然而逝的背影。我凝眸这时刻,她总要逃离,像躲避我似的。2021,我愧对时光了么?不,这样一个伟大的岁月,我几乎要捧在掌心了呀?2021因为有那么多伟大的日子,让我从年初就充满憧憬,到年末还在梦里。再美好的时刻,总要远行,新的2022已然来临,我做好准备了吗?

开年之初,“齐鲁壹点”首届青未了散文奖,我以原创散文作品《冬意:落叶如蝶》参赛。古诗人笔下悲情的落叶,成了我少年时代飘飞的蝴蝶。如蝶的落叶形象在我心里驻留了四十年。在冬日的严寒里,在瑟瑟的梦里让我感受落叶陪伴的温暖。这一篇作品通过互联网传播到祖国各地,故乡的一枚落叶通过“齐鲁壹点”飘飞于遥远的地方。这是故乡留给我们的共同的记忆,这一枚落叶送去故乡的呼唤。我知道,那些身处他乡的亲友因落叶而倍生乡愁。2021年5月28日,在美丽的泉城,我第一次站在省级赛事的领奖台上,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的面前是美丽的原野,我有了耕耘的冲动。40年了,文学老青年,创作新写手。“齐鲁壹点”又一次把我的梦想唤醒。

2021|在文字里行走

2021年,山东省作家协会向我投来了橄榄枝,捧着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证书,证书非常朴素,我分明感受到了这一纸会员证沉甸甸的责任,书写伟大的时代,讲述中国故事,讴歌伟大的人民,这是组织给予我的使命,这是时代的召唤。就在年末的时候,中国散文学会通过网络将我接入学会的大门,散文是我一生的钟爱,在那些美丽的篇章里我流连忘返。今天,加入中国散文学会,这带有“中国”字眼的学会,赋予我的是创作的责任,我能写出如我那般不忍释卷的作品么?喜悦转瞬而逝,重担已然在肩。这2021之于我半百的人生,我又成为那个少年。“少年心事当拿云。”我听到了那遥远时空的呼唤。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踏进家乡沂蒙山区这片红色的沃土,寻访是党的武装力量的坚强后方。一种历史的责任和担当,一种对先辈的崇敬和敬仰,我拿起笔来,讲述这些普通人平凡的革命故事,展现普通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梦想。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

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

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

2021|在文字里行走

这是在沂蒙山区传唱已久的歌谣。唱着这首歌,一辆辆独轮车车轮滚滚支援前线;唱着这首歌,一个个村庄妇救会儿童团成为革命的后方;唱着这首歌,年轻的沂蒙儿郎,奔赴战场,以血肉之躯,抗击日寇,获得民族解放。沂蒙山人以自己对生养土地的热爱,对共产党的信仰,对侵略者的痛恨,勇赴战场,参加到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抗战和国家解放的伟大斗争。这首歌就是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的真实写照,在中国革命史留下彪炳千秋的一笔。

2021|在文字里行走

带着这样的愿望,我走进平邑县地方镇寻访老功臣刘保山老人,刘老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负伤,伤好组织安排他到蒙山县粮库工作,他自愿回乡当农民,带领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位建国前的老党员,97岁的老人靠自己的顽强独立生活,不向组织伸手,不给儿女添麻烦。感动于老功臣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我原创散文《寻访乡村的抗战老兵》刊于“齐鲁壹点”。同时,我还寻访了平邑县独臂英雄刘堂杰,原创散文《独臂老英雄 红色新教员》刊于“齐鲁壹点”。

走进苏家崮战场遗址,苍松肃穆。今天,昔日的烽火已化为岁月的烟尘;山下,花海灿烂、炊烟袅袅、犬吠鸡鸣,这里是一片祥和安宁。那纪念碑如利剑直插云霄,镌刻抗日洪流中抗日军民的历史贡献。我心潮起伏,原创散文《红色寻访:英雄苏家崮 时代新乡村》又一次刊发“齐鲁壹点”。

2021|在文字里行走

走进战场遗址,寻访村庄的英雄,内心难以平静。沂蒙革命老区哪个村庄没有烈士?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上曾经渗透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青山肃穆,英魂长存,这块长眠无数先烈的土地,还有多少英雄被淹没?还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待发掘?一时间,我倍感作为后代子孙的压力和光荣!

2021|在文字里行走

到乡村去,到人民中去。乡村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时代的主角。我走进了美丽的杏花岛,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东峰团队,以艺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教授团队跟村民生活在一起,干在一起,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我的原创纪实散文《杏花岛的“幸福筐”》一投放“壹点”,立马就得到11万的阅读量。走进火热的乡村,感受乡村振兴的进程,我深入蒙山南麓的卞桥镇采访写生,是美丽的杏花吸引我,是乡村振兴的步伐鼓舞我,原创散文《卞桥东岭时家村 红杏花开莺唤人》在“壹点”唤来了3.8万读者。走进生活,双脚踏在万物复苏的大地,灵感随着春风而萌发,在美丽的大麦滩,我跟农民朋友们一起收获,一篇原创散文《被樱桃醉倒的大麦滩》就在山水临涧大麦滩村樱桃园里写成,照片就地拍成,通过“壹点”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陶醉于这醉人的樱桃里。

2021|在文字里行走

2021,是我跟“壹点”相识的第二个念头,我知道“壹点”给我一片辽远的天空,我放飞了我一篇篇文字。在熟悉的字句里,我看到那些美丽的双翼。“壹点”给了我舞台,让我半百人生从头开始。13岁,懵懵懂懂的时候,我第一次将我的文字写进信封,投给远方。我的文学梦就此开启。40多年里,在生活中沉浮,在奔波的路途里,我背了太多的背囊,我卸载了文学,这是我此生的遗憾。是“壹点”重新燃起我文字的热望,这几十年前的种子又一次萌发。这一年,风和日丽,这一年我的文字在发芽,在拔节,我的梦想应时花开。

“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这是新时代的动员令,让每一位文学工作者心潮澎湃。

时光飞逝,未来可期。2022,我们一起向未来。站在时光的门槛,展望这美好的日子。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里,在我们这样幸福的国家里,文学必然有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会用我的文字,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放歌。

壹点号蒙山樵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