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铁车轮究竟多难造?长期被4国垄断,中国攻克难题年产10万对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无需多说,在全球以快速、安全而闻名,不过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在我国高铁发展之初,很多零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造价高昂不说,维修保养也非常不便,在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大部分零部件国产化,唯独轴承、车轮的制造迟迟没有突破。平时不太起眼的高铁车轮究竟有多难造呢?长期以来都被法德意日4国长期垄断,我国花费很大力气才攻克所有难题成功逆袭。

高铁车轮究竟多难造?长期被4国垄断,中国攻克难题年产10万对

运行速度需要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的列车才能被称为高铁,我国高铁的时速基本上都在200-350公里之间,而且运行过程非常平稳安全,这一点令世界其他国家羡慕不已。高铁运行速度极快,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可想而知,摩擦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车轮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因此高铁车轮不仅需要耐得住高温,而且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也不能发生形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高铁车轮究竟多难造?长期被4国垄断,中国攻克难题年产10万对

这个要求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难,因为高铁车轮上还连接了很多轴承和细小零件,对其加工精度要求也非常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只有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掌握了高铁车轮的生产技术,法国建造的车轮能够支持高铁在510公里时速下运行,相关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这些国家却对这一技术严加封锁,拒绝别国参观交流,生怕泄露任何机密,只要将这一技术牢牢掌握在手中,就有机会借此牟取暴利。而事实上,这几个国家确实凭借这一技术,在过去很多年里牢牢把控国际市场。

高铁车轮究竟多难造?长期被4国垄断,中国攻克难题年产10万对

高铁车轮的磨损程度非常快,行驶48小时或4000公里就需要进行检修,而且行驶里程达到240万公里时就必须强制更换,依赖高价进口并不是长久之计。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如今我国两款复兴号高铁的车轮都实现了国产。

高铁车轮究竟多难造?长期被4国垄断,中国攻克难题年产10万对

制造高铁车轮的要求非常苛刻,需要承受高速运转带来的热量,还要有足够的强度、韧度,需要耐高温和低温确保稳定性,车轮上哪怕出现0.2毫米的瑕疵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车轮的原材料要求很高,生产车轮的特殊钢材不能含有其他金属杂质,还要经过复杂的锻造工序,制成车轮之后还要对其硬度、抗磁吸等性能进行精密检测,只有完全合格才能正式下线。

高铁车轮究竟多难造?长期被4国垄断,中国攻克难题年产10万对

尽管建造难度非常高,我国企业还是完全实现了国产化目标,并且达到了年产10万对车轮的能力。从钢材到防松螺母,再到轴承、车轮等部件,我们一步步实现了国产化,不得不说我国高铁产业确实越来越强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