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共有12个皇帝,在清宫戏里面差不多大家都把这12个皇帝的桃色绯闻都搞得清清楚楚了。不过对于清朝皇帝的治国能力,恐怕大家就有所不知了。历史上吹得最厉害的是“康乾盛世”,但是实际上康乾盛世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康熙和乾隆两位的治国能力也是一般般而已,实际上清朝治国能力最强的皇帝是康熙和乾隆中间的那个人——雍正。

这一点可以从他们死后各自的财政盈余当中看出来。康熙死后只给雍正的国库里留了800万两,而雍正则给乾隆留了2000万两,乾隆又给嘉庆留了多少呢?说出来你可能难以想象。
在康熙在位的时候,其实清朝还处于动荡当中,一方面要与南明作战,另一方面还要与蒙古的葛尔丹作战,同时俄国人又开始侵略西伯利亚地区。在手忙脚乱之中,康熙基本上平定了南明的势力,又花费巨大的代价把葛尔丹部给征服,昨晚这两件事情,本来国库里就没有什么钱的大清朝更穷了。
然而俄国人派了800人大军压境,康熙又不得不派人去迎战,最后以数十万的军队与俄国人达成协议,割让了一部分领土,换来了边疆的安宁。但是连年的征战也让当时的国家穷得揭不开锅,当时的许多百姓都处在濒临饿死的状态,为了避免走上崇祯皇帝的覆辙,康熙多次下令减免赋税,这样空虚的国库更加空虚了。
等到雍正接受的时候,清朝的国库就眼巴巴的800万两,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雍正上台之后马上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改革吏治。清朝与南明斗争的时候,为了争取骑墙派官员的支持,他们选择了放纵官员去贪污,因为有了贪污大家才肯死心塌地的跟着清朝干。但也因为如此,清朝前期的吏治特别的差,号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雍正虽然是皇子,但是从小就被任命到外地去做事,所以他对于这些官员私底下拿钱的行为非常熟悉,有的官员一笔敲诈下来,都能顶清朝几个月的财政收入了,如果这股风气不杀一杀,那么大清朝还拿什么来维持下去呢?所以雍正对吏治提出了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贪污腐败的风气。
同时他鼓励官员积极进取,反对官员因循苟且,他观点鲜明地反对康熙提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为这是非常短见的(见解深刻),他主张官员要对自己的职责之内的事情“着意搜剔”,因此他在任的时候清朝的官员做事还是比较用心的,当然,这也与他严酷的性格有关系,如果做得不好,有可能掉脑袋。正因为雍正如此的努力,一举扳回了他爹治国时候的颓势,使得大清又有了蒸蒸日上的感觉。
等到天下传到了他的儿子乾隆手上的时候,清朝的国库里面有了2000万两。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乾隆没有什么压力。而乾隆又自视甚高,时刻都跟自己的爷爷比(不屑于跟他爹比),因为他爷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专门夸奖过他。正是因为如此,乾隆治国的时候,财政上一直是大手大脚的,贪污腐败之风又一次风靡了官场。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乾隆几次下江南,每次都是规模浩大,数万人的随行队伍把街道都沾满了,奢华的行宫让沿途的百姓瞠目结舌,然而这也是需要花钱的。等到乾隆把国库交给嘉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钱了。
好在乾隆给嘉庆留了一个和珅,被嘉庆查抄之后,一举弄回来8亿两白银。不知道这是不是乾隆提前留下的后手啊,如果是的话那他就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