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大家都知道,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到9月,日军在侵占了平津、察绥等地后,兵分两路,沿平汉、津浦线南下。在平汉线,国军虽然节节抵抗,但刘峙等高级将领却消极避战,带头逃跑,两个月后,日军连克保定、正定、石门、邢台、邯郸、安阳,三十万国军渡过黄河向南和向西逃跑。

在津浦线,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一开始还坚决抗日,率展书堂师、孙桐萱师和曹福林师,以及集团军手枪旅北上德州。展书堂师夜袭桑园车站,歼灭日军第十师团一个中队。又在中子镇设伏,再歼日军一中队,加上孙桐萱师死守德州,击退了日军多次进攻,迫使日军暂时停止南下,取得华北抗战首捷。

1937年11月中旬,日军短暂休整后再攻德州,曹福林师在济阳、商河一线和日军苦战,韩复榘率卫士及手枪旅精锐70余人赴济阳前线督战,在济阳西关附近一个村庄与一支由装甲车队和骑兵部队组成的日军快速突击部队不期而遇。韩在众卫士拼死掩护下,突出重围。

回到济南时,韩复榘身边只剩下9名卫士,其余六十余人全部阵亡。据日方战报统计,津浦线南进的第五、第十师团在和韩复榘军交战中伤亡高达四千多人,高于平汉线的伤亡。

撤到济南后,韩主席被日军吓破了胆,从此再也不提抵抗之事。1937年12月,日军兵临黄河,韩复榘不顾山东省各界群众的强烈要求,炸了黄河大桥后就放弃济南南撤。刚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命令韩复榘死守泰安,韩复榘放话:南京不守,何守泰安。直接放弃泰安继续南撤,最后一口气带着第三集团军和山东省政府班底撤到河南漯河。七七事变爆发后仅半年多,山东就全境沦陷。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山东全境沦陷后,我党动员不甘心当亡国奴的军民,组织了徂徕山起义等十多次抗日武装起义,建立起数十支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6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陆续将各地起义武装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12月27日,经中央批准,在沂水县王庄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彬任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九、第十二以及挺进支队、陇海路南进支队,一共九个支队。全军共有2.5万人。

当时,山东纵队严重缺乏军政干部,为了充实纵队领导力量,我党在山东大起义后就从抗大中选了160多名团营级干部派往山东抗日游击队,山东纵队九个支队的司令员、政委以及各团主官大部分源自这160多名干部。

那么,这九个支队的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呢?

第二支队由沂水、莒县抗日游击队改编而成,司令员刘涌。

刘涌,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一军团,从连队宣传员干起,历任红二师政治部宣传部宣传队队长、师直属队通讯连连长、连指导员,红一师一团特派员、红四师十一团特派员等职。抗战时期先到抗大学习一年,后派往山东,任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员。山东纵队一期整军后,刘涌调任四支队二团政委、第二支队支队长、滨海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纵队第二旅五团团长、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刘涌任胶东军区警备第四旅旅长、山东野战军第六师师长、华野九纵二十六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三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等职。建国后任三十二军军长,1955年获授少将军衔。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第三支队由清河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改编而成,司令员非常有名,就是一马三司令之一的马耀南。

马耀南,山东长山县人,大家都很熟悉了,以前播放过电视剧《一马三司令》,讲的就是马耀南三兄弟投身抗日,先后牺牲的故事。马耀南出身富裕家庭,早年是学霸,以优异成绩先后毕业于周村高等小学、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在上大学时就投身政治运动,参加过国民党三大,还参与过倒蒋运动。失败后回乡担任中学校长。

济南失守后,马耀南痛感国土沦丧,变卖家产从事抗日活动,和活跃在清河的地下党员以及老红军杨国夫、廖荣标一道发动了黑铁山起义,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任参谋长,下辖7个支队,30个中队。其中第一支队司令员马天民是马耀南的三弟,第七支队司令员马晓云是马耀南的二弟。因而老百姓称之为“一马三司令”,还有歌谣曰: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齐心打日本,保卫老百姓。

可惜的是,1939年6月初,日军纠结5000余人,配有各种炮10余门,汽车20余辆,突然包围了驻守在邹平县刘家井一带的三支队。7月22日,当马司令一行骑马突围时,突遭日军伏兵射击,壮烈殉国,年仅37岁。在包围圈内指挥作战的老红军团长杨国夫听闻后放声大哭。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第四支队由原鲁中区的山东抗日联军独立第1师改编而成,司令员廖容标。

廖容标,江西赣县人,1929年参加红三军团,历任红三军团五军政治保卫队班长、4师10团排长、5师13团连长,参加了历次反围剿和南雄水口、乐安宜黄、金溪资溪等战役。长征前调到红一军团,任红二团一营营长,长征途中任陕甘支队第1纵队连长。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改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团团长。1937年进入抗大学习。

抗战爆发后,廖荣标奉命到山东长山县工作,以体育老师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参与发动黑铁山起义和组建山东人民救国军第五军,率部夜袭长山城、伏击日军汽艇、转战三官庙,后调到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任司令员,历任山东纵队第1旅副旅长、第4旅旅长,第4旅旅长兼泰山军分区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泰山区专员等职,参与领导了创建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廖容标任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华东公安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等职,建国后任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获授中将军衔。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第五支队由胶东区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和胶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合编而成,司令员高锦纯。

高锦纯,陕西米脂人,1930年入党,早年在西安、榆林从事学运工作,1932年加入刘志丹领导的陕甘边红军游击队,历任第二游击大队战士、大队政治处干事、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二团骑兵连指导员、骑兵营教导员、红一方面军骑兵师骑二团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政治委员。

抗战后,高锦纯调到胶东,参与领导了天福山起义,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指挥、胶东军政委员会主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支队长、山东纵队第五旅政治委员,1944年赴延安出席七大。抗战胜利后调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工作,历关中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一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警备第一旅旅长、一野四军十师师长、第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建国后,高锦纯调到新疆工作,任新疆省副主席兼商业厅厅长、自治区政法委书记等职,由于转到地方工作,因此1955年没有获得军衔。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第六支队,由由泰山西区抗敌自卫团及汶上县游击武装合编而成,司令员刘海涛。

刘海涛,原名刘保仁,山东东阿人,早年因为家贫闯关东,到吉林珠河谋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义勇军,结识了著名了赵尚志,此后一直跟着赵尚志南征北战,在抗联中历任哈东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一团团长、第一师师长,率部连克方正、依兰、勃利三县,立下赫赫战功。

可惜的是,1941年11月,日军出动数万人对鲁中军区展开大扫荡,日军包围了刘海涛率领的军区警卫排和青年营,刘海涛命部队先突围,自己带机关人员转移到蒙阴县以东的杜家村,不料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

第九支队由原蒲台抗日大队组成,司令员王林肯。

王林肯,原名王麟阁,算是山东资格比较老的革命家了,1888年出生于高密县,早年参加同盟会山东支部的革命活动,在青岛从事地下工作。辛亥革命时曾靠筹借来的四百两银子组建青州义军,光复高密县城。二次革命时参与山东讨袁运动,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二师军需处长。大革命时期任国民三军秘书,曾参与反蒋活动,失败后逃亡日本。1936年才回国投奔韩复榘,任蒲台县县长。

1937年12月,韩复榘放弃山东,王林肯变卖家产,组建了蒲台抗日大队,先后投奔国军将领石友三、高树勋和山东地方实力派蔡晋康,可王林肯发现国军队伍腐败严重,且只顾抢地盘、相互攻击,丝毫没有抗日打算,失望至极的他脱离国军,加入八路军山东纵队,所部改编为第九支队,王林肯任司令员。

1939年4月,山东纵队进行一期整军,组织上派王林肯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从事统战和地下工作,任山东省高密县抗日民众运动巡回督导团团长,1940年又派其到安丘做张步云部工作。张步云投日后,王林肯离开安丘,任山东分局高级参议。建国后,王林肯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史馆副馆长,1960年去世,由于脱离军队较早,未获军衔。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第十二支队由原鲁东抗日游击指挥部所辖第7、第8支队,原第4支队一部改编而成,司令员董慕仲。

董慕仲,临沂县大岭村人,早年在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工作。抗战爆发后和胞弟、我党党员董少白在费县、临沂一带拉起了一支五百人的抗日游击队。董少白坚持统一战线,吸收了沂南、费县等地的抗日武装,发展到三千多人。1938年12月改编为山东纵队第十二支队。

1939年3月底,我军对山东纵队进行第一期整军,决定将五支队六十一团和十二支队合编为第二支队,董慕仲改任副司令员。董慕仲对降职严重不满,加上他的老上级、原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组织科长、现国军鲁北游击司令秦启荣多次拉拢,董慕仲决定叛变,投靠了秦启荣。我军及时开展锄奸斗争,在沂北歼灭了叛军,董慕仲被击毙。

挺进支队由鲁南起义武装部队编成的山东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总队,由微山湖以西地区起义武装组建的山东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总队改编而成,司令员李贞乾。

李贞乾,江苏省丰县人,早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任丰县师范校长、丰县中学校长,并担任国民党丰县党部执行委员,后因为进步学生仗义执言被迫辞职。全面抗战爆发后,李贞乾在徐州特委领导下,以丰县中学为基础,组织了“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1938年春入党。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1938年4月,李贞乾变卖所有家产,并动员亲戚好友,在家乡李新庄成立了丰县抗日游击队第六中队,12月下旬合编为山东纵队挺进支队,李贞乾任司令员。1939年6月,日军对丰县根据地展开夏季扫荡,李贞乾运用游击战术,带队埋伏在公路两侧,乘势袭击敌人,打死打伤日军数百人,并且趁势围歼汉奸王献臣部,消灭日、伪军700余人,活捉伪县长朱启森。

1940年,湖西专员公署成立,李贞乾任专员。1942年12月20日,日军纠集步骑炮兵及各县伪军10000多人,对湖西抗日根据地实行拉网合围,李贞乾率领专署机关、部队奋勇抵抗。突围时,不幸中弹,以身殉国。

陇海路南进支队由邳县游击武装改编而成,司令员钟辉。

钟辉,江西瑞金人,1932年参加红一军团,当过战士、十师二十九团班长、第三军九师政治部宣传员、红二团排长,军团保卫局科员,中央军委野战司令部直属队副特派员,红八军团第二十三师六十七团特派员、红一团政委等职,参加过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山东纵队九个支队,司令员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

抗日战争时期,钟辉先从事统战工作,历任第十八集团军驻第一战区长官部联络处参谋、国军暂编第九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派到苏北工作,在邳县许楼村将邳县各路游击武装统一整编为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创建了苏北地区我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9年2月,钟辉率部采用围点打援战法,先败援军,再复邳县县城,歼灭日伪军百余人,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一部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钟辉奉调热河,任热西军分区司令员、热北军分区司令员、东野十一纵一六一师政委,建国后任江西省军区浮梁军分区副政委、四十八军一四二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志愿军炮兵指挥所政治委员、军委炮兵参谋长。1955年获授少将军衔。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