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8日,伪河北保安队第1总队队长去找日军讨“赏钱”,当即把钱分给了部下。当晚,在大队长的带领下,伪第1总队发起了起义。一夜间,起义部队宰杀了500多日寇,没留一具全尸。
1933年5月31日,是中华民族耻辱的一刻,国民政府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这一卖国条约,实际上是国民政府承认了日寇对东北、热河的占领,让日寇有了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机会。
而其中一个推动者,名叫“井上耕二”,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卖国贼。我们听到“井上耕二”这个名字,会以为他是个日本人。其实,“井上耕二”原名殷汝耕,因为崇拜日本文化,去到日本留学。
在日本留学期间,殷汝耕更加迷恋上日本文化,给自己取名为“井上耕二”,暗地里开始同日本人勾勾搭搭。等到殷汝耕回国后,因为熟悉日本文化,被蒋氏任命为驻日特派员,成了国民政府的外交官。
可是殷汝耕不想着为祖国效力,反而和日寇沆瀣一气,成了日寇的走狗,极力推动了《塘沽协定》这一卖国条约的签订。《塘沽协定》签订后,冀东地区变成了所谓“非武装区”,国民政府不得派兵驻守。
蒋氏只好将冀东正规军改编为警察部队,由原东北军51军张庆余、张砚田两位团长,率部驻守冀东。1935年11月,在狗汉奸殷汝耕的鼓动下,伪冀东自治政府成立,冀东22个县沦陷敌手。
驻守冀东的原东北军51军,又被改编为伪冀东保安队,张庆余、张砚田分别被迫改任伪冀东保安队1总队队长、2总队队长。眼看老百姓遭到荼毒,国土沦陷敌手,两人悲痛欲绝。又因为得到商震(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的授意,两人潜伏下来,静静等待时机。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丢失一名士兵为由,妄图进入中国守军驻守的宛平城搜寻。此举遭到我军的断然拒绝,随即日军对宛平城发动了炮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震惊世人的“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寇狼子野心,国民革命军29军军长宋哲元密告张庆余、张砚田,准备发起起义。7月27日凌晨,通州日军对29军发动进攻,通州城内日军兵力空虚。张庆余、张砚田认为时机已到,决定开始行动,张庆余还使了一招“愚敌之计”。
7月28日白天,张庆余找到伪保安队1总队日本顾问渡边,要了一些“赏钱”,让伪1总队内的日军放松了警惕。随即,张庆余把所部召集起来,把钱分发给部下,商定了起义事宜。当晚,张庆余、张砚田两人率领4000多人,分3路攻打日伪军。
夜里,起义军攻克了伪冀东长官公署,活捉殷汝耕。冀东日军特务机关长等人被击毙,日军的军火库也被炸毁,通州城内顿时火光滔天。以引爆军火库为“号角”,顺义、天津、塘沽等地的伪保安队纷纷响应,一同发起起义。
整个华北军民都站了出来,开始宰杀日寇,仅通州城内,就有500多日寇被击毙。起义军身怀国仇家恨,砍死、击毙日寇还不解气,将日寇的尸体给弄残了,没给日军留一具全尸。此后,张庆余奉命率部来到开封,因功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91军副军长,活跃在抗日前线。
等到抗战胜利后,因为国民党派系倾轧,张庆余选择脱离国民党军,在天津生活。1963年9月,张庆余因病在天津病逝,享年68岁,走过了自己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