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历史第一王朝——大夏王朝

大禹创建夏王朝,在位十载,东巡之时崩于会稽山。据其生前遗诏,将天下禅让于伯益。伯益者,帝高阳之曾孙,少典之后裔。曾助禹治水有功,任虞官,管山泽。其功绩远胜于禹之子启,故成禹帝业之继承者。然大禹三年之丧毕,伯益让位于启,退隐不问政事。禹之子启贤能英俊,天下人皆愿朝拜之。于是启继位,为夏朝二世君。夏启即位后,弃阳翟,迁大夏,定都安邑,建世袭制。禅让制亡,公天下亦变家天下。 夏启为天下帝王,东方有扈氏不服,公然起兵反之。有扈氏乃强大之酋邦,与夏军两强相遇,交战于甘。双方军力雄厚,攻杀猛烈。夏启出兵前,就召集各将官,作甘誓之文而宣告。誓文指责有扈氏,上不敬天,下不爱民,天怨人怒。故伐之乃代天行道,又命六军之将,遵守军纪,忠于职守,奋勇杀敌。有功者赏之,不听号令者斩之。于是夏军士气上涨,勇猛无比,杀敌无数。有扈氏败退,夏军乘胜追击。甘之战,有扈氏灭亡,天下咸服。 夏启一统天下后,日益骄奢淫逸,沉迷酒色,游田无度。因其纵欲萎靡,以致晚年之时,其子争权夺利,骨肉相残,发生动乱。夏启季子姒武观,因此被其放逐西河。之后,武观不服,于西河聚众起兵叛乱,欲篡夺政权。武观之乱,愈演愈烈,震及帝都。杀伐混乱,夏王朝几乎瓦解。所幸夏启任彭伯寿为师,率军出征,终平定姒武观之叛乱。武观战败,投降朝廷,夏启并命武观率其部落迁至东海之滨。

中国历史第一王朝——大夏王朝

帝启在位三十九载,崩于七十八。因开创世袭君主制,父传子,家天下。于是长子姒太康继位,迁都斟鄩。太康年幼随其父启贪图享乐,生活腐败。即位后变本加厉,沉湎于美色酒肉之中,不理朝政,荒淫无度。朝中众臣对其失望,内部矛盾日益锐化,外部诸侯亦背弃叛乱,渐而失去天下民心。东夷有穷氏之首后羿,觊觎权位已久。趁太康出城游猎,数日不归,国都空虚,无人理政。并乘机起兵,占领帝都,掌控夏之政权,号令诸侯。并将太康拒之国门外,无家可归,四处流亡。太康失国,其五兄弟与其母被放逐洛河边岸。其弟五人愤怨太康,并作五子之歌,沉痛哀泣。 帝太康流落至戈地,未能回国都。在位四载,病死于戈地,葬于太康陵。之后,后羿立其弟仲康为夏之君王。仲康势弱,名为帝王,实为傀儡。朝中大权皆掌于后羿之手,后羿可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仲康死后,其子姒相继位。姒相即位不久,并被后羿逐出都城。后羿野心勃勃,飞扬跋扈,于夏之都自立为帝,夏王朝由此中断。后羿代夏,掌握政权,不思治国安民,反而重蹈覆辙。其狂妄自负,言行不加拘束,自以为天下人皆服之。并沉迷于酒色肉食,不问政事,巡游狩猎,腐化堕落。其将朝政之事,交予义子寒浞管治。 寒浞者,又名韩浞,乃一代枭雄。生于仲康七年,年幼顽劣,性好斗。其父母溺爱,不加管束,以致四邻不安。族人责其长辈,长辈不理。族人告于首领,首领大怒而驱逐出境,永不让归。其后仰拜后羿,并投奔追随之。寒浞野心勃勃,体壮力大,身怀绝技。于后羿军中始任小将,屡立战功。不足一年,并升任后羿大将,又任左司马。寒浞多次升迁,亦成朝中主政大臣。然寒浞乃豺狼也,玩弄权术,结党营私。外讨后羿欢心,内壮自身势力。后羿好色,寒浞于天下选美女,供其作乐。后羿好酒,于天下挑百坛美酒,供其享用。后羿好猎,并寻数十匹良驹,供其骑射,与调数百名狩猎勇士随之。后羿大喜曰:“吾有义子寒浞,吾之大幸也。”朝中大臣武罗、伯因、熊髡、尨圉等不以为然,皆言寒浞所为乃害君误国,实为亡国之举。奏请后羿将其革职,治其之罪。后羿不听,仍是亲信寒浞,沉醉于王宫享乐。朝中老臣由此而寒心,悲伤叹息曰:“奸臣当道,国将亡矣。”寒浞暗喜,其觊觎王位已久。之后,后羿不顾群臣反对,拜寒浞为相。于是寒浞总揽朝政,权倾朝野。 后羿年五十八时,外出巡游,见一女子貌美如花,天姿国色,欲得之。此女子名曰纯狐,乃一诸侯之女。后羿并强招入宫,纳为少妃。纯狐心为不满,其外对后羿百般温顺,内欲害之。纯狐暗与寒浞私通,寒浞已有妻子,不贪女色,却对其情有独钟。二人秘谋,欲害后羿,篡夺帝位。三年之期,朝中重臣武罗、伯因、熊髡、尨圉等人皆被杀害。而朝中之人,多成寒浞亲信,寒浞欲谋诡计将后羿除之。然一日寒浞与纯狐通奸,被后羿发觉。后羿大怒,欲杀寒浞。寒浞勇武过人,胜于后羿,反将后羿杀于寝宫。后羿死后,寒浞列其罪状,公众于天下。寒浞并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寒,立纯狐为正妃,以庚辰年为寒浞元年。

中国历史第一王朝——大夏王朝

寒浞性情暴戾,即位后屠杀有穷氏族人。其命下属将后羿之尸,剁成肉泥,以毒药烹成饼。迫使有穷氏族人食之,不食者杀之。其状之惨,念之断人肠。从此,中原亦不见有穷氏人。然寒浞称帝后,未丝毫松懈,欲攻打夏后氏,方能坐稳江山。其征召兵马,训练士卒,以备作战。为得民心,寒浞减民赋税,削富济贫,改善民生,渐而国势强大。寒浞之妻姜蠡,为其生下二子。长子寒浇,生得虎背熊腰,豹头狼眼。次子寒戏,高大威猛,力大如牛。此二子天生神力,骁勇善战。在二人支持下,寒浞决意举兵灭夏。而夏后氏族人毫无防备,惨遭突袭,多成俘虏。此次出战,寒浞军并占上风,首战告捷。次年,寒、夏两军决战暴发。寒浞用兵法战术,分而治之,逐一击破。其命长子寒浇率主力之军,攻打斟罐氏之弋邑。又与次子寒戏各率一军,佯攻夏都帝丘、斟浔氏。断斟罐氏之后路,使其孤军奋战。于是寒浇军击破斟罐氏,弋邑陷落。此战胜利后,寒浞大封功臣。长子为过王,镇守过邑。次子为弋王,镇守弋邑。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寒军虽胜,亦元气大伤。此后,寒浞罢兵休战,养精蓄锐,以图再战。夏军遭此挫败,心惊胆裂,不敢再战。夏王姒相下令退兵,只顾防守。 历经六年,寒军休养生息,兵精粮足,更加壮大。寒浞再调军队,与夏军二次决战。其又命寒浇率主力军,攻打斟罐氏。斟罐氏之首姒开甲率军迎敌,不料身中埋伏,伏兵四起,夏军被围。姒开甲率部拼杀突围,终全军覆没。寒军攻陷夏都城池,肆意屠杀,百姓惨遭其害,幸存者为奴。

又过一年,寒浇率军攻打斟浔氏,斟浔氏之首姒木丁得知斟罐氏战败,欲兴兵讨伐寒浇之军。现闻寒军来犯而大怒,并率军迎战。寒、夏两军交战于潍河,潍河之水汹涌无常,风急浪高。夏军不习水性,河中作战,只可船上厮杀。而寒军深得水战之法,其数名潜水手,深入夏军战船下方,凿破船板。夏军战船漏水,顿时大乱。寒浇并乘机进攻,夏军大败,落水者淹死,幸存者被杀。姒木丁战死,斟浔氏灭亡。 寒浞灭斟罐氏、斟浔氏后,夏王姒相之余军已势单力薄。寒浞兵分三路,围攻夏都帝丘。姒相率军民,拼死抵抗。寒军攻势强大,帝丘终被攻破。姒相与族人皆被寒军所杀,王宫城内血流成河,尺骨成山。夏朝亡国,天下尽归寒浞掌控,再次统一。

中国历史第一王朝——大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