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作者:文定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一)缅甸入侵的原因

明朝在处理与缅甸关系方面颇有失策之处。

一方面中国人生性本分,笃守中庸之道,仁以待人,很少会去发起战争侵略别国,遇到挑衅也必无礼让三分。明朝以云南远在遐陬,兴师动众势必影响很大,所需军费超出常规。情报信息也不准确,无法作出及时反应。加上天南地远,地形复杂多险,远程奔袭也有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

明英宗时王骥征麓川前后花了十多年,师老财匮,转饷半天下,这个教训一直令明朝不会轻易发布军事动员。

所以对待缅甸问题,明朝一直采取隐忍妥协为主,处于被动防御地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下定决心去彻底解决边境纠纷。如果边将防御过火,上官也必加掣肘,前面罗汝芳就是一例,本来罗已率明军并景迈、猛巩等部士兵进围莽氏,被人进谗于巡抚,以“兵兴祸连”恐吓,巡抚王凝乃驰檄止兵,罗汝芳正周密部署,欲毕功于一役,接到檄文后“愤恨投帻于地,大骂而罢”。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史家也说:“若非王凝止汝芳,缅将匹马不返,孟养终不至没于缅,其误封疆之罪,可胜诛乎!”

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明朝官员的不负责任、贪财偾事也是重要因素。

例如,成化年间江西人商人周宾五诱说孟密罕弄投贿“贪闻天下”的首辅大学士万安等人,为他吞并木邦土地的行为充当保护伞。朝廷官员带头纳赂,庇护坏人,引发土司冲突,“西南夷从此怨朝廷”,明廷用人不当,威信扫地。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二)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大举侵明

罕拔叛国之事起因也极为简单,罕拔遣使求袭,明朝官员借口兵荒马乱袭替繁琐,索贿于罕拔,引起罕拔的厌恶,遂与弟罕章截货于途,自绝于明朝。后因断绝贸易而乏盐,求诸缅甸,莽氏见有利可图,慷慨地赠送海盐五千簦,罕拔感激涕零,遂决意投缅。

莽氏又赠宝带、缅铎、白象、剡锦、珍宝、香药之类加以笼络,两者一拍即合,约为父子。罕拔自告奋勇诱潞江安抚使线贵投缅,“日津津泄中国之虚实,教以吞邻内侵”,当地官员黩货溺职带来的后果是边境部落相继叛走,所以当时有“官府只爱一张纸,打失地方二千里”之谣,昏聩的地方官员安堵如故,士民深以为耻,又痛心前战思个围困莽氏未克全功。

当道者掩耳盗铃、欲盖弥彰,竟下令禁止谈缅事,对边境冲突的情报严加封锁。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万历十年(1582年),边境烽烟再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此年莽应龙已死,子莽应里继位,莽应里继承其父衣钵,挥师犯明。

莽应里“尤狡谲险诈,善用兵,瑞体(应龙)并邻拓地,多其谋力”,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恰逢岳凤与罕拔火拼,罕拔被杀,罕拔之子罕进忠投奔回国。岳凤请兵于缅,莽应里倾国而出,大举侵明。

耿马宣慰司土舍罕虔、木邦罕凤助纣为虐,处处堵截回奔的罕进忠,各率兵响应葬应龙,继以湾甸土知州景宗真为向导,追击罕进忠于喳理江,遂寇重镇姚关,时已万历十一年初春。

到了十一月,缅甸敌酋统阿瓦、洞吴、猛鳖、猛密、蛮莫、陇川、武章、雍会、光脑诸路兵马数十万自西面,莽应龙亲领车里、八百、孟艮、孟连、耿马诸路数十万兵马自东面,杀气腾腾大举进犯,约于十一月初三日攻克施甸,初六破永昌,东西并进,颇有灭此朝食之势。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三)邓子龙火烧大象军团

明廷随即派出老将邓子龙去往抵御缅军。

这个时候内奸景宗真假惺惺地前来告急,通报缅军已渡过喳哩江(怒江),邓子龙佯为不信,对景宗真说:“贼尚远,吾且往筑松坡营”,遂往松坡。临行时邓子龙令士兵各取大竹五尺,假称用作水之器。松坡距姚关有三天路程,景宗真心中暗喜。以为等邓子龙回来时,姚关已为缅甸囊中之物,遂以明军主将离开姚关、姚关唾手可得,密报缅方。

景宗真刚把情报送出,邓子龙突然折返,由西山抄小路赶到小江,将准备的大竹用缆绳连结,连夜架起一道简易浮桥,邓子龙悄然潜回姚关,前后只一日而已。

气势汹汹而来的数十万缅军首先见到明军“望风奔溃”而遗留的粮草,更加相信明军不堪一击,更加麻痹轻敌。“贼见诸营不整,笑曰:'吾固知汉兵怯,已弃粮走矣’”,尽用轻骑追击明军。邓子龙不与之战,且退且引。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十一月初二日缅军在猛波罗渡河,次日黎明进薄姚关。双方对峙于关前偃草坡。明军占据有利地形,缅军处于仰攻态势。邓子龙令前军陈信部偃旗搦战,又伏兵沟壑中,自己登陴拒战,快到傍晚时缅军仍然不能前进,束手无策。

傍晚,饥渴难忍的缅军放松了戒备,邓子龙及时抓住机会,亲率中军指挥赵凤翱、杨鹏翔、陈韬、张光胤与左右伏兵一齐杀出,一时火器进射烟焰张天,喊杀声惊天动地,火箭射中敌象,敌象纷纷忍痛反走,此时伏兵又于沟壑中跃起乱砍象鼻,敌象乱作一团,互相冲撞,缅军也被战象蹂躏,惨不忍睹。

明军伏弩齐发,象上红衣头目相继中箭落象,左右隐蔽于森郁古木后的邹良臣、杜亮又夹击缅军,连续激战三昼夜,缅军自是大败,邓子龙斩红衣巨酋一人,部下斩首千人,“尸横满山,血流满涧”,残部顺偃草坡奔逃,豕突狼奔不忍卒睹,至今此处草不能上指,遂得名“偃草坡”。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为进一步扩大战果,邓子龙又穷追不舍,追至攀枝花地(在今施甸姚关断山磨刀河,以河畔多攀枝花树得名)夜战。缅军兵败争渡,而邓勇已将喳哩江上的桥梁破坏殆尽,缅军投尸水中多如蚂蚁,波涛之中万头攒动,“水为尽黑矣”,又被明军砍杀一阵,大败而逃。经姚关、攀枝花两战,两路敌兵已被杀退,连内奸景宗真也死于乱军之中。邓子龙部具体战果是:

射死马上穿红衣大头目十余名,除杀死、烧死、溺水死者数万,斩获首级一百八十八颗,生擒二十四名,擒获生象五只,斩象一只,获器仗刀枪牌铳等项共计七百一十五件,战马十匹,牛一十五只。

邓子龙所用的火攻象的战术是非常正确的。缅甸军队进攻唯恃象马凭借训练有素的战象为前锋,则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汉人见象则抱头奔溃,所以克敌必先制服其象。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而对付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火攻,仅在明朝就有不少成功的战例,如: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黔宁王沐英以三万之众于陇川破思伦发三十万兵众,就靠大炮劲弩,焚杀思氏蛮象百余,获象三十七头。

洪武四年(1371年)颍川侯德破蜀相戴寿,寿以象战,傅友德令强弩火器猛击,大象中火转走,自相践踏,戴寿投降。

正统六年(1441年)十一月靖远伯王骥征陇川思任发,则其象阵,积薪纵火,敌兵焚死无算,思任发败逃缅甸。

邓子龙对本朝的成功战例了如指掌,同样也是用火攻击败对手。战前他就准备大量红笼,其中即为对手所不熟悉的火器,对此他严密封锁了消息,此时果然大发神威。

掌握冷兵器、使用传统战法的缅甸军队,与其说输给了邓子龙,不如说输给了掌握热兵器等先进武器的明军。

文定:缅甸莽应里率数十万兵马入侵明朝,邓子龙是怎么打败大象军团的?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投稿邮箱:

顾问:朱鹰 、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