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懋功后裔墓志铭现身广饶今存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徐懋功后裔墓志铭现身广饶今存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作者 薄文军

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城的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官员李祁墓志。墓志为青石质,方形,边长98厘米,总厚27厘米。志盖阴刻篆字“宋故朝奉郎致仕李公墓志铭”,周边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案。志文楷体阴刻,共36行,满行41字,计1285字。首行题“宋故朝奉郎致仕李公墓志铭并序”,次行题“外孙前德州平原县主簿闾丘天用撰”,三行题“朝奉郎致仕骑都尉赐绯鱼袋王辟之书”,四行题“朝奉大夫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赵可久篆盖”。

徐懋功后裔墓志铭现身广饶今存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徐懋功后裔墓志铭现身广饶今存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据介绍,该墓志2009年出土于广饶县广饶镇都府李村(今属广饶街道)。墓志主人李祁,北宋时期官员,是唐朝英国公李勣的十代孙。李勣何许人,就是大家熟悉的唐朝开国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徐懋功。徐懋功(594-669),原名李世勣,字懋功,原籍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隋朝末年,迁居滑州卫南(今河南浚县东南)。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李渊下诏封其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又加授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李世勣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讨,平定四方,大破东突厥,远征高丽,功勋卓著,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改封英国公。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避太宗讳,省“世”字,称李勣。

武则天称帝后,李勣的孙子李敬业(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撰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李勣家族也因此一度被剥夺赐姓和封爵。

骆宾王与这片土地也颇有渊源,在其少年时代,他的父亲曾经担任青州博昌(今山东博兴境内,与广饶毗邻)县令,直到去世。后来骆宾王路经此地,无暇凭吊自己的第二故乡,曾作《与博昌父老书》以遣怀。“骆宾王谨致书于博昌父老:承并无恙,幸甚幸甚。云雨俄别,风壤异乡。春渚青山,载劳延想。秋天白露,几变光阴。古人云:别易会难,不其然也!自解携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

有资料说,都府李村不是明清移民所建村落,而是唐朝时期的古村。有资料则说立村人是唐朝宗室,系唐玄宗李隆基的后代。

李勣、李隆基、李敬业、骆宾王,这些人物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我们期待通过墓志铭全文、民间谱牒、国史、方志等做出进一步考证。

关于墓志铭中提及的一些人物,笔者进行了认真研究。作为李祁外孙的闾丘(复姓)天用,雍正版《山东通志》记载灵异故事,曾提及他。这个故事说:“黄旦者,登州文登县村民也。未尝学羿,自幼即能之。既长,挟艺行游,遂无与为敌。吕辩老在平原,旦往依投,因留止外馆。主簿闾丘天用好羿,品颇髙。毎以暇日诣酒局与角胜负,未尝相舍。会思州举场召天用考试,因与黄旦偕行,夜宿旅驿,几忘寝寐。一日,旦遽死。天用为买棺敛,葬而以书告吕。吕失声叹息。又数日,客从京师来,持旦与吕书。考其日时,乃在既死之后。天用犹未开院,及出,得报,绝惊异。遣人发其殡,则棺空矣。

王辟之(1031-?),字圣涂,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北宋时期官员。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迁忠州刺史。绍圣四年(1097),致仕还乡,著书立说,此间曾游览于广饶、博兴一带。

赵可久,北宋时期官员,或为宋朝宗室。

(作者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东营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东营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东营市地名委员会专家库专家、东营市谱牒文化研究会顾问,黄河口地域文化研究学者、资深媒体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