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祖国,立志保卫国家的少年英雄们。他们不畏艰难、不怕困苦,哪里在打仗,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为了保卫他们的祖国,为了守护他们的同胞,他们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些少年英雄们,有些经受住了战争的摧残,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繁荣景象,但有些却在与敌人进行战斗时壮烈牺牲了!这些牺牲的少年英雄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他们中有些是家中的独子或独女;有些是家中的顶梁柱,年幼的弟弟妹妹还等着他们来照顾;有些虽还年少,却已有家室。他们在战场上、在敌人的枪炮中不幸牺牲,那他们还存于世上的家人,又该怎么办呢?

相信各位对董存瑞这位少年英雄,多少都有些了解吧,但各位是否知道,这位英雄在4岁时,就已投身革命了呢?各位是否了解过他的家人,在他为国牺牲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一、年少入伍,舍身炸暗堡

董存瑞,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在他出生时,家中共有六个孩子,董存瑞排行老四,那时候讲究贱名好养活,贱名接地气,他的父母就给他取了个乳名“四蛋子”。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图|董存瑞

董存瑞出生几年后,日军开始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一时间,全国上下都在宣扬着“打跑日本鬼子,共产党万岁”的思潮。可以说,董存瑞就是在这种思潮的熏陶下长大的。在他懂得思考后,就想着加入共产党,打跑日本鬼子,为国家做贡献。

可董存瑞的年纪太小了,八路军根本就不愿意接受他,他就只能先加入儿童团,那时候他才4岁,4岁的我们在做什么呢?可能在玩泥巴或者过家家吧。年纪虽小,但他在跟年纪大的孩子一起捉汉奸时,可一点也不含糊。

看着当时儿童团的团长,用弹弓朝着汉奸射石头,他也拿着他的小弹弓射石头,虽然总是击不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也能击中汉奸了。

1940年,八路军来到了平北地区海坨山下,并在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龙(关)、延(庆)、怀(来)联合县政府,而董存瑞所在的南山堡村,则被划为了联合县第三区。董存瑞在知道这个消息时,就想去抗日民主政府看看,看看八路军,真正的共产党干部是什么样子的。

1942年夏,他的愿望实现了。龙延怀联合县政府派了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来担任第三区区委书记,他叫王平。王平经常会到第三区下辖的村收集处理问题。每当他来到南山堡村时,董存瑞家就是他的下榻之处。

对此,董存瑞十分高兴,每当王平来到他家时,他就在王平闲下来的时候,缠着王平给他讲各种英雄故事,像“抗日小英雄王小二”、“狼牙山五壮士”,他百听不厌。他也想像王小二一样打日本鬼子,让日军闻风丧胆。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图|狼牙山五壮士雕像

后来,董存瑞长大了,他如愿当上了儿童团团长,但是他还是不能进入共产党,不管他怎么求着王平也没用,王平说:“四蛋子,你年纪太小了,等长大了再来吧,我给你写介绍信。”可王平没能等到给董存瑞写介绍信的时候。

董存瑞13岁时,有一次他在村子外围走着,这时他发现王平急匆匆地走过来了,他当即迎上,但走近后,他发现王平脸上十分凝重。在看到董存瑞后,王平让董存瑞赶紧走,说后面有一队日本军。这时对地形十分了解的董存瑞,当即拉着王平躲进草丛中,原来这里有一条从外表看不出来的沟渠。就这样,董存瑞和王平躲在沟渠中,躲过了那支日本军队。

可在1943年秋,当王平从常寨子村返回时,他被汉奸暴露了位置,敌人包围了他,敌人火力太猛,当时在场的同志们不敌,大多都英勇牺牲了。而王平为了党的信息不被泄露,在牺牲前,还将自己身上的重要文件全部烧了,最后他秉着“反正活不了,能带走一个鬼子就赚了”的念头,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董存瑞,顿时感觉如遭雷劈,他认识了一年多的王平同志,就这样跟敌人同归于尽了?明明前几天王平还在跟他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也就是这时,他更加坚定了想加入共产党的念头。现在不仅是为了保卫国家和守护家人了,还加上了一条为伙伴报仇。

王平牺牲了,可他的工作不能没人接替。龙延怀联合县政府委派了一位新的共产党员,来接替王平的位置,这位共产党员名叫王福堂。王福堂和王平一样,都对勇于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民众十分欣赏。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天,董存瑞又在缠着王福堂了。他说:“王书记,你就让我加入部队吧,我已经是个大人了,我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小屁孩了。”这时,王福堂说:“是吗?怎么我看着你,还是之前那个小屁孩啊,你年纪太小了,等长大了再来吧,上阵杀敌对你来说太危险了。”

话虽这么说,但王福堂对这位儿童团团长还是很看好的。他了解过董存瑞,知道他在带领儿童团打汉奸,打落单的鬼子。他之所以对董存瑞这么说,一是因为董存瑞年纪确实太小,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毕竟毛主席身边都有小八路呢,他们也是从小八路过来的;二是因为他想磨砺一下董存瑞的性子,年纪小容易冲动,在战场上是会吃大亏的,这才是他不让董存瑞加入部队的主要原因。

王福堂最后还是让董存瑞加入了民兵队伍,不过是民兵基干队。在队伍时,董存瑞听从党的安排,抓汉奸、打伏击等,样样都做得十分出色。可这种生活并不是董存瑞喜欢的,他想上前线,他想真正为革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945年春季的一天,村武委会主任将他叫到办公室,说这次能进入军队的名额有他一份。董存瑞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欣喜若狂,不过他的家人却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能够进入部队,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忧的是,战场上枪炮无眼,很容易丧命。但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多久,毕竟当时讲究参军光荣。

董存瑞的母亲在得知这件事后,就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行李拿出来,她对着董存瑞说:“四蛋子,进去了就好好干,不要给我们家丢脸,也不要给村子丢脸。”董存瑞也知道,他也许不会回来了,就说:“娘,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丢脸的。”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图|董存瑞雕像

在家吃过最后一餐饭后,当天深夜,董存瑞趁着家人睡着了,悄悄前往第三区政府所在地,他进了第三区自卫队。1945年7月,他加入了八路军,真正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在自卫队期间,董存瑞的性格逐渐沉静下来,做事开始有条理,不像之前一样冲动了。在加入自卫队一段时间后,他经常被组织安排带新兵进行训练或实战,这时他不仅能安慰新兵,还能迷惑敌人,经常获得胜利。

在此期间,他立过大功,获得过奖章,党组织对他十分看好,将他从普通民兵提拔到了副班长、班长。1947年3月,立过数次功绩,又有数枚奖章的董存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的董存瑞更加努力了,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头。

1948年5月,为了争夺隆化这一重要战略阵地,我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国民党在隆化周围,布置了严密的防御部署,修建了许多坑道,战壕。其中,隆化中学与苔山更是敌军防御的重要地区。

董存瑞在此次战斗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这个班是爆破班,爆破班接到了破坏隆化中学周围部分防御设施的任务。在与战友们和敌军进行对抗后,董存瑞所在的爆破班,成功炸毁了敌军4座炮楼、5座碉堡,完成了组织安排的任务。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5月25日下午三点多,董存瑞所在的六连在接到总攻的信号后,就朝着隆化中学进攻。可这时,子弹却如暴雨般,朝着董存瑞所在的部队过来。有些战士们反应快,直接卧倒,但有些战士们躲闪不及,被这数不清的子弹击中了。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敌军在隆化中学附近的一条旱河桥上,也设置了一处暗堡。

看到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董存瑞坐不住了。他说:“连长,让我去把那座暗堡炸毁吧。”

连长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怎么还能继续?”

董存瑞拍拍胸脯说:“连长放心,我还有劲儿把敌人的暗堡给炸毁,而且隆化还没有解放,我的任务怎么能算完成?”

连长见状,在与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后,说:“那好,炸毁暗堡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注意隐蔽,你的安全最重要。”

董存瑞说:“连长,放心吧,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之后,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就与他的战友郅(zhì)顺义,奔向了敌军的暗堡。他与郅顺义互相配合,当郅顺义开始与敌军进行火力比拼时,他就匍匐前进;当郅顺义扔手榴弹时,他就借着手榴弹的烟雾,猛地跑出一段距离。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图|手榴弹

在数次配合下,两人终于来到了开阔的地带。这时,董存瑞对郅顺义说:“顺义,待会儿你就躲在前面那个土堆后,用火力掩护我到桥那去。”

郅顺义说:“好,你一切小心!”

待两人跑到土堆时,郅顺义用一颗手榴弹,将敌军布置在土堆附近的铁丝网给炸毁了,董存瑞就趁这时跑出土堆,越过被炸毁的铁丝网,迅速奔向敌人的暗堡,可这时敌军的子弹,又朝着董存瑞击过来了。

突然,郅顺义发现董存瑞倒在了地上,他当即就想跑出土堆,可董存瑞很快又爬了起来,以极快的速度跳进了旱河里,那里是敌军火力的盲区,郅顺义这才放下心来。

董存瑞跳进旱河后,面色痛苦,原来他的腿被敌军击伤了。但他来不及多想,他要将炸药包赶紧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可找了一圈,这座桥没有适合放置炸药包的地方,一时间也找不到放炸药包的支架,该怎么办?

这时,董存瑞听到了一阵冲锋号声,这是大部队开始总攻的号声。董存瑞攥紧拳头,他用左手托起了炸药包,紧贴桥壁,右手拉燃了导火索。他大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

当时就在董存瑞附近,不过几十米的郅顺义,看到了董存瑞的行为,他赶紧冲向董存瑞,想将战友带离,但董存瑞看到郅顺义奔向他后,只说:“卧倒!快趴下!”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图|董存瑞手托炸药包(剧照)

随着一声巨响,这座桥被炸毁,敌人的暗堡也被炸毁,董存瑞也被埋在了这座桥的废墟下。那年董存瑞还没满19岁,可他却在那样的年纪为了祖国,牺牲了自己。也随着这声巨响,董存瑞的战友们,冲进了隆化中学,颜色鲜艳的红旗在之后于隆化中学上空飘扬,它昭示着董存瑞的英勇牺牲是值得的。

二、卢长岭经劝说改嫁,却因生产死亡

要说董存瑞牺牲后谁最伤心,当然是董存瑞的家人了。董存瑞在离开家时,他的妹妹董存梅才4岁,他的弟弟董存金也才1岁。另外,董存瑞在离家前已有妻子,她名叫卢长岭,他们俩是青梅竹马,在1944年时,董存瑞经两家人同意,娶了卢长岭为妻。

在董存瑞离开时,卢长岭万分不舍,想到董存瑞很有可能会在战场上牺牲,卢长岭更不想让董存瑞离开,可她知道,这是董存瑞从小的梦想。她和董存瑞年少相识,自然知道他有多想当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因此她还是放开了董存瑞。

董存瑞离开的那天晚上,她其实醒着,但她一直背对着,紧闭双眼,听着董存瑞离开的声音,她的眼泪沾湿了枕巾,在得知董存瑞为国牺牲后,一家人哭作一团。

当时,董存瑞的妻子以及他的父母,在接到这则消息后,都不敢相信,卢长岭还是扶住了旁边的木柱子,才避免瘫倒在地,而他的父母因受不了这个刺激,在大哭后直接晕了过去。

董存瑞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较差,在得知此噩耗后身体更差了。家中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卢长岭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她想着:“要是我也倒下了,这个家可就完了。”

卢长岭擦干眼泪,一边照顾因悲伤过度而生病的公婆,一边抚养年幼的弟妹,生活非常辛苦,幸好公婆也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虽然身体状况比之前更差了,但也不需要卢长岭那 么仔细照顾了。而弟弟妹妹似有所感,也慢慢变得懂事,知道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就这样,两年时间过去了。1950年的某天,董家来了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陈仁麒将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寻找那些在战争中牺牲战士的家属,并对他们给予生活上的补贴。而陈仁麒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一直记着年纪轻轻却甘愿为国牺牲的董存瑞,也想找到他的家人,可因当时战况紧张,这件事只能一拖再拖。

新中国成立后,陈仁麒立刻派人打听董存瑞家属的消息,在得知卢长岭他们还在老家,并没有搬走时,陈仁麒赶紧来到董家。这时,董存瑞的家属已经将悲伤藏起来了,但在看到陈仁麒的时候,他们再次痛哭了起来。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图|陈仁麒

陈仁麒在与董存瑞家属一番叙旧后,就将一个信封交给了卢长岭。他说:“弟妹,这是部队里战士们的一些心意,没有多少。另外,我还给你们申请了烈士补助,你们以后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你们还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我说,能帮的我都会帮。”

卢长岭在拿到信封时,眼眶又红了。在听到陈仁麒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后,她想了想,说:“陈将军,我们家现在过得还好,就是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有点麻烦。存梅到了上学的年纪,可村里没什么正经的学校,县里的学校又太贵了,我们一是上不起,二是没名额。如果您能帮忙的话,这件事还真的得麻烦您。”

陈仁麒在听到原来是孩子上学的问题后,立刻保证道:“弟妹,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哪能让孩子没学上呢!”随后,卢长岭就将两个孩子带了出来,让他们对陈仁麒表示感谢。陈仁麒说:“孩子们啊,读书可以使人明智,你们要好好念书,不要辜负家里人的期待。”

两个孩子年纪虽小,但一直将陈仁麒的话记在了心里。两个孩子长大后,都投身家乡的建设事业中,他们还为家乡的希望工程,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董存梅更是在之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还经常帮助那些贫穷家庭的孩子,让他们也能读书识字。而董存梅的儿子艾冬,更是继承了董存瑞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一名警察。

弟弟妹妹读书的事情解决了,卢长岭长舒了一口气。但董存瑞的父母,眉头却还紧皱着,在长久的陪伴中,他们早就将卢长岭当成自己的女儿。看着儿媳年纪轻轻,就为家庭如此劳累且守寡多年,董存瑞的父母心里不是滋味。

他们觉得卢长岭是个好姑娘,他们家已经很对不起卢长岭了,不能让她这样下去。经过一番思考,他们终于开了这个口。

董存瑞的母亲说:“长岭啊,你看存瑞都走了这些年了,你这些年这么辛苦,也该改嫁再找一个了。你不用担心对不起存瑞,存瑞在走的时候就说了,他没回来的话,看到喜欢的你就改嫁吧。”卢长岭说:“娘,我不改嫁。我走了,谁来照顾这个家,你们怎么办,弟妹怎么办?”

他4岁投身革命,19岁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听到这番话后,董存瑞的母亲当即抱着卢长岭,哭着说道:“孩子啊,我知道你怕我们没人照顾,但是你自己该怎么办啊?好孩子,是我们董家欠了你啊!”

虽然被卢长岭拒绝了,但母亲并没有放弃让她改嫁的想法。她找到了陈仁麒,想让这位将军帮着她,劝一劝儿媳,陈仁麒答应了。他对卢长岭说:“弟妹啊,人要向前看,你还年轻,也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啊,两位老人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有国家在。你想想,如果你改嫁了,这董家就不是你的婆家,而是你半个娘家了,不是更亲了?”

经过一番劝说,卢长岭终于松了口气,她说:“如果有合适的,那也可以试一下。”董家二老得知卢长岭终于松口后,也是松了一口气。之后,他们到处托人物色优秀的男性,最后竟真的让他们给找着了。

卢长岭对那位小伙子有好感,而那位小伙子对卢长岭也一样,就这样,在双方及双方父母都同意的情况下,两人喜结良缘。可董家还是没有躲过命运的摧残,卢长岭在生产时难产了,之后还出现了血崩的情况,幸好当时抢救过来了,母子平安。

可几个月后,卢长岭还是因为产后后遗症去世了。董存瑞的父母在得知卢长岭走后,长时间沉浸在了失去儿媳的悲痛中,最终因过于思念董存瑞和卢长岭,也双双去世了。

带着家人的期盼,董存瑞离开家前往了部队;带着身边人满满的祝福,卢长岭从董家出嫁。可命运并没有善待两人,一位在战争中牺牲,一位在生产后去世。幸好,国家看到了这种情况,对这两位可怜人的家人给予了帮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