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谭嗣同临刑时,妻子因未怀孕而哭喊,为何谭嗣同却说:没有才好?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打算通过光绪帝,掀起一场覆盖全国的变革。然而,变法却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了强烈抵制与反对。最终,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于菜市口刑场被杀,并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千古绝唱。

谭嗣同临刑时,妻子因未怀孕而哭喊,为何谭嗣同却说:没有才好?

然而,这句话却不是谭嗣同说的,而是不在现场的梁启超说的,谭嗣同实际说的是: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这句话,体现了谭嗣同的自负,他不是不能以武力逃走,只是事败认输,不愿贪生怕死,也不想伤及无辜罢了。所以,“手掷欧刀仰天笑”表面上展现的虽是谭嗣同的无力,但实际上,却是不屑耳。

谭嗣同临刑时,妻子因未怀孕而哭喊,为何谭嗣同却说:没有才好?

1865年,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他的父亲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位高权重。可是,谭嗣同却是个矛盾集合体,他虽是宦门公子,却厌恶科举;性格激越亢快,却坚心学禅;即便他笃行纯孝,却害得父亲罢黜归乡。另外,他主张“冲决君权之网罗”,却最终在营救光绪的过程中被捕。这一切矛盾,都令谭嗣同更具一种别样的魅力。

谭嗣同临刑时,妻子因未怀孕而哭喊,为何谭嗣同却说:没有才好?

谭嗣同的倔强是与生俱来的,他在《先妣徐夫人逸事状》中曾叙述了这么一件事:7岁时,母亲徐五缘要返乡一年,留他一人在北京生活,走时对他“戒令毋思念”,谭嗣同答应了。临别时,谭嗣同“拜送车前,目泪盈眶,强抑不令出”;一年之后,当徐五缘再次回来时,谭嗣同因思念母亲,生了几场大病,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徐五缘问他是不是因想念所致,谭嗣同却“坚不自承”,怎么也不承认。岂料,徐五缘却笑了,她开心地对旁人说道:“此子倔强能自立,吾死无虑矣!”

谭嗣同临刑时,妻子因未怀孕而哭喊,为何谭嗣同却说:没有才好?

徐五缘为了勉励谭嗣同自立,竟用这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去对待他,真不知是严厉还是狠心。不过,也正因如此,谭嗣同才练就了一身傲骨,无论何时,他总有种孤身立于危地的凛冽。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拒绝了朋友劝他离开的好意,而是坚持流血牺牲,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国人的勇气。

谭嗣同临刑时,妻子因未怀孕而哭喊,为何谭嗣同却说:没有才好?

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慈禧太后为了警戒世人,竟让刽子手用钝刀行刑,不明真相的百姓以为他是叛乱分子,还用臭鸡蛋和蔬菜丢他。到了菜市口刑场,他的妻子在下面不断哭喊:“我们还没有孩子!”岂料谭嗣同却对她说:“没有才好,如果孩子出生却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光明,那还不如不来。”

谭嗣同临刑时,妻子因未怀孕而哭喊,为何谭嗣同却说:没有才好?

妻子听完,瞬间止住哭喊声,她知道丈夫的意思,不愿再给他添堵。那一天,谭嗣同在万人面前,用生命演绎了什么叫顽强不屈,唤醒了无数人民的血性,他的死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里程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