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清国最后的将军,以大刀长矛对敌人洋枪洋炮,最终被一小将杀了

晚清时期,随着清王朝综合国力的衰弱,国内的叛乱层出不穷。

在南方,由洪秀全、石达开等人领导的太平军日益壮大,清军完全不是对手;在北方,清廷清剿捻军,不料却越剿越多,到最后捻军甚至扩充到了二十多万。曾经战斗力极强的八旗军,如今已经成为了清政府的累赘。无奈之下,朝廷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地方武装上。

清政府花费重金来打造湘军、淮军和蒙古军,这才堪堪维持住了统治。而其中统领蒙古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蒙古将军僧格林沁。

大清国最后的将军,以大刀长矛对敌人洋枪洋炮,最终被一小将杀了

僧格林沁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他身上虽然有着成吉思汗的血脉,但家境早就衰败不堪了。幼年的僧格林沁经常缺吃少穿,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他和父亲只好为当地的富人放牧,以此来维持生计。后来,他被蒙古草原的札萨克郡王收养,这才获得了读书的机会。

按血缘关系来论,札萨克郡王的王妃是道光帝的亲姐姐。而过继给札萨克郡王的僧格林沁,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道光帝的外甥。凭借着这层关系,僧格林沁深得道光帝和咸丰帝的宠信。他自幼在草原长大,弯弓射箭乃是家常便饭。咸丰帝见僧格林沁有着一身蛮力,于是,便令他统领侍卫,守护自己的安全。

太平天国兴起后,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便攻克了南京,和清王朝隔江而治。看着不堪一击的八旗军,太平军的大将林凤详等人决定乘胜追击,彻底统一全国。咸丰三年(1853年),林凤详和李开芳等人率领太平军北伐,很快便攻到了商丘一带。败报不断地传来,咸丰帝如坐针毡。

之后,他将能够动用的八旗军全部派往前线,想要挡住太平军。但是,在京城驻扎的八旗军实力更弱。过惯了太平日子的他们,有的甚至连弓箭都拉不开了。面对如狼似虎的林凤祥,八旗军死的死,降的降。不久之后,临洺关、沧州相继陷落,林凤详兵锋直指天津。

大清国最后的将军,以大刀长矛对敌人洋枪洋炮,最终被一小将杀了

天津和北京紧密相连,天津一旦有失,京城就会直接暴露在太平军面前。此等危机时刻,咸丰帝不动用自己的侍卫也不行了。之后,咸丰唤来僧格林沁,然后将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宝刀赐予他,令他率军抵御太平军。僧格林沁知道这柄宝刀的重要,从接过刀的那一刻起他就立誓要为咸丰帝流尽最后一滴血。

僧格林沁的蒙古军杀入战场后,八旗兵的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林凤祥率领太平军冲锋了几次,但始终都无法攻入天津。与此同时,由于林凤祥的战线拉的过长,局势慢慢地对太平军不利起来。几个月后,林凤祥见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就率军后撤。

咸丰帝派僧格林沁出战,本是死马当活马医之举,不料却收得了奇效。从此之后,他便放心地让僧格林沁掌兵。通过几次与林凤祥的激战,僧格林沁渐渐熟悉了太平军的作战特点。咸丰五年(1855年),他看准时机,兵分四路围剿太平军。这一战,僧格林沁直接俘虏了太平军的主帅林凤祥。

看到主帅被俘,其余的太平军完全丧失了斗志,只能任凭蒙古兵和八旗兵宰割。清军越战越猛,收复了很多失地。

大清国最后的将军,以大刀长矛对敌人洋枪洋炮,最终被一小将杀了

林凤祥在太平天国官至副丞相,是和洪秀全一起拼杀出来的元老级人物。咸丰帝特意命人将他押往京城,然后,凌迟处死,以儆效尤。有感于僧格林沁的功绩,咸丰帝连下数旨,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且可世袭罔替。自此,僧格林沁便有了“僧王”的称号。

大臣们在欢祝胜利的时候,经常说“南曾北僧”。其中,“南曾”指的是在南方训练湘军的曾国藩,“北僧”自然就是功勋卓著的僧格林沁了。可惜,僧格林沁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变得越来越自傲。咸丰十年(1860年),英国和法国联合起来向清王朝发动了攻击。凭借着一百多艘装备精良的军舰,联军不费吹灰之力便从北塘一带进入了天津。没过多久,大沽失陷,英法联军占领了天津全境。

面对咄咄逼人的侵略者,咸丰帝先派人前去议和,议和不成后又令僧格林沁率军阻击。英国和法国虽然总人数不多,但士兵们都携带着枪炮。当时,清军大多还用着大刀长矛,根本无法和英法联军正面对抗。但是,僧格林沁杀了几个英国兵后,满不在乎地对部下说道:“蛮夷军舰上的大炮虽然杀伤力大,但他们登上岸后就不能携带大炮了。我率领你们冲散他们的阵势,定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大清国最后的将军,以大刀长矛对敌人洋枪洋炮,最终被一小将杀了

但是,还没等僧格林沁来到敌军的面前,英法联军手中的步枪就开火了。蒙古军虽然个个悍勇,可毕竟是血肉之躯,实在扛不住敌军的子弹。最终,僧格林沁率领残兵狼狈逃窜,将北京城拱手让给了英法联军。打跑了僧格林沁之后,英法联军再无顾忌。他们很快便攻下了北京城,然后,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圆明园。京城失陷,圆明园被毁,咸丰帝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耻辱。

大怒之下,他下旨将僧格林沁的王爵革去,以示惩戒。自从领兵以来,僧格林沁从未有过如此的落败。他不断地寻找机会证明自己,想要一雪前耻。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破了南京城,灭亡了太平天国,风头一时无两。慈禧太后非常高兴,她重赏了曾国藩,然后,令他率军北上,帮僧格林沁清剿捻军。有人来帮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僧格林沁骄傲自大的老毛病又犯了。

在他看来,自己才是剿捻的主力。曾国藩这次来,说不定就要抢了自己的功劳。而且,僧格林沁一直轻视汉人,一点也不想让曾国藩插手自己的事。他虽然无法阻止慈禧太后的命令,但可以将曾国藩的军队甩的远远的,一点功劳也不给曾国藩。于是,还没等曾国藩来到战场,僧格林沁就和捻军展开了激战。蒙古军稍微占了点优势,僧格林沁就对捻军穷追不舍,急着把对方全部消灭掉。

大清国最后的将军,以大刀长矛对敌人洋枪洋炮,最终被一小将杀了

之后,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他令将士们把大部分的粮草辎重丢下,每人只带少量的军粮。后来,他担心大部队会拖累自己,索性就只带几千精兵冲在最前。捻军见始终无法摆脱僧格林沁,于是,狠下心来,在前方设下了埋伏,想要和僧格林沁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僧格林沁急于立功,没多考虑,一下子就被大批捻军包围了。

看着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僧格林沁本想坚守待援,但所带的粮食很少,没过几天便吃完了。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僧格林沁冲的太快,主力部队在短时间内很难到来。无奈之下,他只好拼死突围。捻军和僧格林沁交战多年,对他的面貌很是熟悉。他刚刚冲出了一道包围圈,就引起了捻军的注意。很快,比原来更多的捻军包围了他。

僧格林沁以一当百,斩杀了无数捻军,但攻击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只能且战且逃。当逃到吴家店附近的时候,僧格林沁不慎受伤,从战马上跌了下来。捻军小将张皮绠看准时机,手持大刀向僧格林沁砍去。此时的僧格林沁已是强弩之末,只能任凭张皮绠处置。就这样,年仅十六岁的张皮绠斩杀了威风凛凛的僧王。

大清国最后的将军,以大刀长矛对敌人洋枪洋炮,最终被一小将杀了

僧王被杀后,同治帝和慈禧太后为他建了很多祠堂,还亲自去祭奠他,赐予他“忠”的谥号。也许,僧格林沁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在清朝统治者的心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忠臣。

参考资料:

【《清史稿》、《僧格林沁传奇:放羊娃当上铁帽子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