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低调的文物:专家3次鉴定都为赝品,他花50元买走,如今成国宝

西安是数朝古都,陕西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说当地老百姓以前种地随便一锄头下去都能发现文物或者宝贝,实际上也是如此,当地很多农民在不经意当中就发现了数千年前的文物。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也是一件在陕西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个文物。

杨东锋是陕西西安郊区的一个农民,1975年的冬天,他去沈家桥村东北边整理自己的一块土地,准备后面种一点庄稼,好给自己一家人养家糊口。拿着锄头在地里翻来翻去,突然遇到一个硬东西,以为是块石头,就准备捡起来丢掉。然而捡起来之后,正准备丢掉,他却发现这块“石头”形状颇为奇特,不像是自然形成的石头。

最低调的文物:专家3次鉴定都为赝品,他花50元买走,如今成国宝

于是他将石头清理干净,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准备拿回去在家里看看,毕竟当地人种地时发现文物的传说太多了。回家用清水一冲,这块“石头”居然显示出金属光泽,略微呈现一个动物的形状,上面还有清晰可见的字迹,不过那个字体像是比较古老的字体,杨东锋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但是他肯定这个玩意肯定有大来头。

于是他去找附近的一个博物馆的专家去鉴定,可能是因为被骗的多了,这个专家看都没怎么看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就说这是假货。杨东锋不甘心,又连续去找了三个人,但是他们都没怎么看出这个黑乎乎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不样式上来说很像是古代的“虎符”,但是它的形制和上面的字迹又与大家所知道的虎符格格不入,所以他们还是认定这是一个“赝品”。

最低调的文物:专家3次鉴定都为赝品,他花50元买走,如今成国宝

快要准备放弃的杨东锋找到了一个叫陈尊祥的人,听说这个人见识多广什么事情都见过,于是他就把他的“宝贝”拿出来向陈尊祥请教。陈尊祥确实见识多广,不过他并不是专业的研究历史和文物的人,但是他也不想与一件可能是“宝贝”的东西失之交臂,于是他告诉杨东锋自己暂时也无法鉴定,但是可以花50元买下这块东西,以后找人鉴定。

杨东锋为了这块石头东奔西走,搞得很麻烦,加上被三次鉴定为“赝品”,他也有些信心不足了,这时候陈尊祥提出购买他的这块石头,而且是50元,这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是一笔巨款了,于是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陈尊祥拿到了这块“宝贝”之后,利用自己的人脉,把他拿给了一个叫做陈直的专家去鉴定。

最低调的文物:专家3次鉴定都为赝品,他花50元买走,如今成国宝

陈直是大学历史教授,专门研究秦汉历史和文物的,因此他对秦汉的东西十分敏锐,他一眼就看出这块“石头”上面写的是小篆,而“石头”的模样非常像是虎符,于是他将这“宝贝”拿去与自己的考古学界的朋友一起讨论。

虎符是古代的一种兵符,形状像是一只老虎,被一分为二,一半在朝廷手中,一半则在将军的手中,两半合在一起就可以调动一只与虎符对应的军队。传说当年信陵君为了从魏王那里拿到兵符调兵援助赵国,就派自己的心腹如姬(同时也是魏王最宠爱的妃子)偷偷的拿走魏王手中的虎符,然后用虎符调兵打败了秦军,拯救了赵国。

最低调的文物:专家3次鉴定都为赝品,他花50元买走,如今成国宝

由此可以看出,虎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重器当中的重器。因此虎符的收藏也非常的隐秘,很多历史上的虎符都在战乱当中不知所踪。在此之前,中国一共只出土了3块虎符。所以面对这块非常像虎符的“石头”陈直非常的激动,他并没有果断的下结论,而是仔细的研究了起来。

这块虎符上共有铭文40个字,长95毫米,高44毫米,厚7毫米,经过许多专家的认真检查,他们认定,这就是一块货真价实的虎符。不仅如此,这块虎符的发现还让人知道了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其实已经有了小篆,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几个人都认定这是“赝品”的原因,他们不敢认同秦以前也有小篆这个他们并不知道的历史事实。

最低调的文物:专家3次鉴定都为赝品,他花50元买走,如今成国宝

就这样,这块虎符如同“和氏璧”一般,遭遇了几次被人否定之后,它终于被认定为货真价实的文物瑰宝。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件中国的国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