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君王不早朝”,不仅发生在唐玄宗时期,同样发生在万历时期。人们将前者不上朝归结于杨玉环的美色诱使,而后者为何不上朝却是一团疑云。

万历皇帝名为朱翊钧,10岁时,他的父亲拉着大臣的手泣涕涟涟,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辅佐万历,然而那时候的他不知道大臣之间也有内斗,托孤的三位大臣只有张居正在朝廷上活下来了。
年纪轻轻的万历,虽然聪慧不已,但实在是太过年幼,朝中大事由他的母亲李太后与一代首辅张居正掌控于手中,幸好,这两个人都没有谋权篡位的念头,万历依旧在皇位上好好坐着。万历前十年,明朝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获得了朝野的一片称赞。1582年,张居正病逝,万历从此亲政,他一切向老师看起,不仅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巩固了疆土,还进行了一系列变革。
然而,他的勤勉只持续了几年,自1586年起,万历开始搁置国事,不再上朝,仅仅是通过谕旨的姓氏向下面传递消息。尽管他还在处理国事,但谁都明白面对面的沟通效率要远远大于上奏下旨,更何况,没多久之后,万历似乎对批阅奏章也不感兴趣了。
皇帝不上心便罢,偏偏此时朝廷内部党派林立,万历愈发不愿意管理这糟糕的政事,更何况,他每每提出要改立太子,大臣们便声泪涕下,以头抢地,搞得他的好兴致消失殆尽,愈发不愿意管理朝政。
当然,很多人认为万历28年不上朝的原因与唐玄宗异曲同工,根据记载,万历常年留恋女色,夜夜笙歌,导致身体亏空,因而不愿意上朝。
那么,究竟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明定陵墓似乎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我们误解了他四百年。
1958年,兼具历史学家身份的郭沫若提出挖掘明定陵的想法,尽管很多人阻止,但在上方的支持下,挖掘活动还是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众人掀开万历皇帝的棺材,看到了他的遗骨,几百年过去了,遗骨早已没有了活人的气息,但他的尸骨却能让人看到活的历史。
专家对万历的遗骸骨头进行了复原,发现不管是肉眼所见还是机器检测,都能证明他的右腿比左腿短了一截。长期的跛脚对人的身体躯干有所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疾病。果不其然,《诏对录》中早已记载了万历对自身身体的评判,如“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
换成任何一个人,出行不便,身体疼痛,都不会折磨自己,毕竟万事没有身体重要。更何况,对于皇帝而言,尊严高于一切,若天天拖着条残腿,臣子们也许会暗中嘲笑,若是被记录于史书上,更是将皇家的隐私暴露出来,显然不符合古代皇族的特色。
此外,专家还有另一层发现。由于医学手段不够高,古人常常将某些有害物品视为良医妙药,比如说五石散、仙丹、鸦片等。专家发现万历常常吞食鸦片,从而导致了身体肥胖不宜,头晕目眩、肝虚肾虚,也许在常年抓心挠肺的疼痛之中,他选择了用鸦片来作为保健品,也许他只是为了延年益寿,但终归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