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山东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

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害!

黄祖炎是我军一名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没有倒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党内暗藏的反革命手中。

因此毛主席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并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做出批示,还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军历史上是极少见的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1 黄祖炎

投身革命,两任主席秘书!

黄祖炎出生在江西一个普通平凡的工人家庭,从小家境比较艰苦,即使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还是上学堂读了几年书

1926年,年满18岁的黄祖炎

成为南康陶业工会的一分子,由于出色的表现没多久就成为了工会骨干,

很快就加入了共产党,

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者

黄祖炎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都走得稳当且坚实,无论敌人的“围剿”、炮弹的轰鸣、路途的颠簸、生活的流离……他都从没有动摇内心。

1929年,作为游击大队政委的他

带领队员们向敌人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不少打击对于敌人来说都是沉重而致命的

敌人虽然对他痛恨不已,却也只能干着急。敌人拿他没有办法,于是把阴狠的目光投向了他的家人。

他的父母都遭到了敌人极为残酷的迫害

黄祖炎的父亲在狱中凄苦死去,母亲想尽办法逃避迫害,却还是在疾病和饥饿的双重摧残下离开人世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2

他的三个弟弟受他影响和带动,都参加了革命,

二弟黄祖炳、三弟黄祖渲

在苏区反“围剿”运动中先后牺牲。家人的离去并没有摧毁黄祖炎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此后,

黄祖炎两度调到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任秘书科长

同时任主席秘书

第一次是1933年春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

第二次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一直到1938年春毛主席派他去新四军工作

黄祖炎先后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四年之久,

与主席结下了很深的感情

。他初到毛主席处时,

主席正受王明左倾路线的排挤打击,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

,之后又被免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只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这一虚职,门庭冷落,心情非常不好

黄祖炎始终不离主席左右,努力协助工作,精心照顾生活,成为毛主席的得力助手和参谋。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3 黄祖炎任命书

在红军长征时,

黄祖炎就曾因患上肺病而倒下

要不是邓颖超邓大姐

把自己的马让出来,驮了他几天,说不定在长征时他就掉队献出生命了

后来解放战争打响,

黄祖炎的病情复发加重,

到了1946年年底,当时的黄祖炎是新四军二纵四师副政委,率军参与宿北战役的时候,连续几天几夜他都在一线操劳

竟然由于过度劳累吐出几大口鲜血,吓得众人赶紧送他到医院治疗,但黄祖炎一心牵挂前线战事,身体还没有痊愈

他就赶紧出院回到军营里继续参战,让战友们都感动不已

黄祖炎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个革命者笃信志坚、行稳致远的答卷。

1950年3月

黄祖炎担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

951年接替廖容标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

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虽然身体虚弱,时常因旧病复发而吐血,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工作

。就在遇害的那天,他感冒发烧仍带着病体参加会议并讲话。

敌人背后放冷枪,将领倒在血泊中

1951年3月13日晚,

济南市政府礼堂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当天晚上,正在召开的是山东军区的文化工作座谈会,

参会者大约有百余人

主持开场、领导讲话,座谈会按照既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座谈会后,是表演节目环节。原本不大的礼堂迅速被热烈的氛围包围,演员表演精彩,台下坐着的参会者凝神观看,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4 黄祖炎遇害前最后一次讲话

越是这样热烈的氛围,人们越难注意到即将而来的罪恶。

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

黄祖炎完全没注意到,恐怖的黑影已经来到他身后

王聚民

认为时机到了,他掏出早已顶上膛的手枪,站起来弯腰探身往前越过第三排,伸长胳膊,枪口贴近黄祖炎的头部,

“砰”一声枪响,子弹击中了黄祖炎

。黄祖炎中枪后并没有马上倒下,而是在座椅上挺了一会儿,才缓慢向右侧倾倒

突如其来的枪声震动了整个礼堂。由于事件发生在瞬息之间,几乎谁也没有看清这一枪是从哪儿打来的,按照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绝大部分人都立即匍匐在地。这时,有些人迅速反应过来

军区政治部直工部副部长

由履新

从座位上迅速站起来,

厉声高喊:“有坏人,赶快抓坏人!”

当看到在前方远处的王聚民还在举着手枪射击时,遂扑向凶犯

宣教部长张加洛也立刻从座位上跳起来,

连声喊道:“就近的同志抓住他!

“赶快看看黄主任!

”秘书长赵长河刚离开会场准备去办公室加班,立即返回身来朝枪响处奔去。王聚民击中黄祖炎后,第二枪射向部、处长的座位,由于惊慌失措,没有打中人

他看到有人喊着向他扑来,

第三枪对准了自己脑袋扣响扳机。

大家立即围向黄祖炎,看到他满身血迹,

立即送往省立医院,但黄祖炎已经停止了呼吸

。就这样一名为革命一生戎马倥偬、能武善文的战将,竟惨死于来自背后的冷枪。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5 黄祖炎及其家人

尤其是对于至亲来说——当晚,这一噩耗便传到黄祖炎的妻子周泽那里,无疑如同晴天霹雳;

当时担任二十四军七十师副师长黄祖炎的四弟黄祖煌

,那段时期正在军事学院学习,那晚他如同寻常一样在教室自习

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因为从那个夜晚之后,

他永远失去了他的兄长,而他的三个哥哥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

凶手心怀叵测蓄谋已久!

刺杀者王聚民,在当时罪行暴露就已经饮弹自尽了。

那他到底是怀揣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对黄祖炎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要置人于死地?

34岁的山东人王聚民,

只是一个军分区政治部宣教科副科长

他刺杀的动机听上去也显得让人愤懑:

土改中他的父亲被斗

,他的地主家庭被分区了田地,他将浑身的不满竟全部向当地老百姓身上倾轧,于是被当地的群众联名写信举报

就连他曾经在1938年向敌特告密供出地下共产党员的事情也一并揭发了出来。群众揭发的事情被传到王聚民这里,他气得更是火上浇油,只觉得恨天恨地,

恨不得要报复一切——怎么个报复法?他于是就在礼堂里扣动了罪恶的扳机。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6

也就是说,

这是一场没有特定目标的暗杀,是一个极其自私极其暴力的举动。

他不是因为同黄祖炎有什么私人恩怨,更不是一定要将此人除掉篡夺权力,

换言之,如果当晚坐在黄祖炎位置上的另有其人,那就会发生其他人的冤死。

仅仅就是他个人极其狭隘的基本立场和混乱无序极为扭曲的观念,导致了这一场悲剧。

主席得知后一个月三次批复!

毛主席很快得知了黄祖炎遇害的消息,震惊之余,立刻拟了通报发往各地。主席在通报中主要表明要严防反革命报复、不可认为太平无事要注意可疑分子的意思。黄祖炎被害的教训是血淋淋的,中共山东分局在刺杀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即3月14日向所属单位发出要加强机关和首长的保卫工作等七条意见。3月20日,毛主席看了山东分局的七条意见后,又作出批示表示要继续高度重视。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7 许世友向主席描述黄祖炎遇害场景

4月12日,罗荣桓、傅钟、杨奇清、肖华

等联名给主席写了一份报告,

报告里详细阐述了刺杀事件的经过、王聚民的历史和行凶原因包括从这一事件中应当汲取的教训。分析详实、言辞恳切,毛主席4月19日看了这份报告后,在报告上又作了批示并发往全国。

一个革命者、一名烈士,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

让毛主席作出了三次批示,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足可以看出主席对于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和对黄祖炎的深厚感情!

后来,

毛主席还亲自到山东英雄山也就是黄祖炎的墓地吊唁

。英雄山烈士陵园从山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黄祖炎的墓在烈士陵园的最高处,墓为穹型圆顶,花岗岩石修成,墓碑上刻着“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之墓”。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8

许世友指着前面墓碑说

“主席,那就是祖炎同志的墓。”

毛泽东加快脚步来到墓前,

表情凝重地默默致哀,并深鞠一躬

。良久,毛泽东俯下身,轻轻地抚摸着墓碑和碑上

“黄祖炎”

三个字,深情地说

“祖炎同志,我来看你了。”

说着,

不觉泪水顺着脸颊慢慢地流下

。过了一会儿,

毛泽东对许世友和其他同志缓缓地说

“祖炎是个好同志,对党忠诚,为革命他的家中牺牲了四位亲人。他的牺牲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毛主席在吊唁后黄祖炎后缓步绕了墓地一圈,点点头说

“墓修得很好,山东军区的烈士抚恤工作做得不错。”

他又环视四周,青山苍翠中遍是烈士陵墓,主席又感慨地说

“青山有幸埋忠骨啊!有这么多人民英雄长眠在这里,乃此山之幸也!

后继有人,革命相传!

黄祖炎去世的时候,

他的大儿子黄新只有七岁

,在革命军人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黄新一直有参军的抱负

1963年,黄新中学毕业后就参加了解放军

,在基层打磨历练了七年后,这个优秀的青年凭借出色的能力和表现一步步晋升,后调往国防大学工作

通过基层磨炼、多岗位锻炼,使得他多次在军演中都有转危为安的应变能力,能够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80年代,黄新还参加自卫反击战,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新中国首位被害的高级干部,曾任主席秘书,儿子儿媳是将军

图9

黄新的妻子杨荣华

也非常优秀,

她的父亲是开国上将杨得志

她本人19岁参军当了一名光荣的军医,80年代,在总参谋部从事管理工作,90年代,由于出色的能力被提拔为管理局副局长,

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这样的红色家庭不得不令人钦佩,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样革命的传统才得以延续。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忘我、舍身为国的红色家风对后世有刻骨铭心、春风化雨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对革命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喜欢的馆长的朋友可以屏幕下方留言,下期咱们不见不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