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1935年秋,南京城处处黄叶飞舞,一片萧瑟,27岁的毛森正躺在中央医院的病床上,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每到入秋,伤寒症的毛病时有发作。

这一天,毛森正望着窗外发呆,回想自己从一个小山村走进了大城市,从一个农民变成了浙江警官学校的学员,如今刚刚毕业,又加入了复兴社(军统前身),面对未来,他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憧憬。

这时,毛人凤推门进来,毛森是他的同乡,此行除了来医院看望,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

当时已成为戴笠亲信的毛人凤已经颇有地位,对自己的亲兄弟毛万里,和这位同乡老弟毛森自然会诸多照应。而毛森对这位“老大哥“也无比敬重,看到毛人凤亲自前来探望,欣喜之余也明白,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

果然如毛森所料,毛人凤在简单寒暄之后便进入正题,毛人凤说:“福建最近闹得很凶,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在政客李济深、陈铭枢等人煽动下,公开反叛中央,通电声讨委员长,还成立了‘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和江西的‘共产党’互相呼应。委员长大为震怒,指令我们迅速派出得力干员前往福建工作……”

当时,蒋介石已经调动10万大军准备对福建一地进行围剿,但是又害怕原驻部队异动,当时驻扎的部队是独立第45旅,旅长张殿基手握重兵,想必已经被蒋光鼐和蔡廷锴等人拉入了反蒋阵营,所以,蒋介石要想轻松镇压叛军,这个张殿基便是关键,所以,就需要一个人前往福建策反张殿基,让张殿基就范。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毛森对当时局势早有看解,未待毛人凤说完,便已对任务猜到了七八分,毛人凤接着说:“老弟,这是你建功立业的一次大好机会,但我担心的是你的身体能否吃得消?”

毛森瞬间坐起身说:“请上峰放心,我的伤寒症已经完全好了。我的家乡和福建近在咫尺,我对那儿的语言习俗、风土人情比较了解,去福建工作有很多有利条件,务请上峰批准我前往。”

毛人凤心想没有看错人,继续说:“你去福建的公开身份是军事杂志社的记者,任务是到驻扎在闽北浦城的独立第45旅开展秘密策反。”

人生地不熟,对一个旅长进行策反,这实在不是什么轻松活,但毛森不敢说什么,也不愿放弃这个成名立万的绝佳机会,便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来。

毛人凤凑过身来对毛森附耳低言道:“不瞒你说,戴笠老已带了得力干员前往福建,对19路军上层开展秘密策反,这次去,是和老板一起上下夹攻,不怕这个张殿基不就范。”

毛森这才松了一口气,有戴笠老板打头阵,他还怕啥。

说时迟那时快,接到任务后,毛森当天就办理了出院,只身一人肩负重任乘车南下,在老家江山县下车后,经仙霞岭进入了福建,当时蒋介石的兵马已经大军压境,福建境内已是暗流涌动,一副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初出茅庐的毛森哪里见过这场面,第一个任务就要以命相博,他身处绝地,也便抱着必死之心,殊不知,这个任务竟成了他大好前途的敲门砖。

一天,毛森化装成商人,径直来到张殿基旅长的公馆,谎称是旅长的亲戚,有要事求见。

张殿基见到毛森,只见他中等个子,五官端正,精明干练,但却没想起这位亲戚姓甚名谁。毛森也不啰嗦,直言是受老板命令来找他谈一笔大生意。

张殿基问:“你老板谁呀“。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毛森示意让张屏退左右,才趋前一步,低声说:“我老板姓戴,名笠,字雨农,他对您慕名已久,特派我前来拜会,谈一笔交易。“

张殿基一听到戴笠的名讳,自然知道毛森是来干嘛的,当时局势一目了然,戴笠早已在福建厦门勾结了几个军长,高层对这次反蒋事变必然是意见不同,蒋介石的镇压军队已经抵达闽北,自己这点军力何必去和中央部队相拼,如今戴笠亲自派人前来,这笔生意怎么做,张殿基根本不用多想。

更何况,毛森按照毛人凤的意思,带了一大笔钱财,张殿基当即表示:适时举义,归顺中央。

当时,不过27岁的毛森胸有城府,冷静机智,面对张殿基可谓不卑不亢,得来全不费功夫,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就完成了这个任务。

不久后,“福建事变”以失败告终,张銮基在阵前倒戈,中央军兵不血刃,很快占领了浦城一带。

毛森一战成名,成了深入敌后的的功臣,在军统声名鹊起,受到戴笠的奖赏和器重,任命他为福州市警察局特警组主任。

毛森手上有了实权,长袖善舞,广结善缘,颇受好评,很快就干的风生水起,时任福建省主席的陈仪对他青睐有加,对他颇为关照。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如火如荼。戴笠到福建召集军统骨干开会,任命毛森为军事委员会别动大队大队长,让他招兵买马,组建一只军事力量。

毛森奉命后,立即开始行动,很快便有起色。

可正是这时候,用于招兵的6000元军饷,被毛森的发妻郑彩耀据为己有交给娘家挥霍一空,毛森怒不可遏,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和自己的发妻分道扬镳。

1938年初秋,长江流域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仍然热浪滚滚,酷暑难熬。一天,军统局负责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戴笠紧急召见了毛森。

这一次,毛森再次被重用,被任命为杭州情报站站长,当时毛森可谓事业有成,又是个离异的黄金单身,毛森看中了一位同在情报机关工作的女人,胡德珍。

胡德珍哥哥是一个新闻记者,有利于自己的潜伏工作,毛森以此为由要戴笠将胡德珍调到自己身边,戴笠也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毛森和胡德珍常常出双入对,在执行任务时装成一对夫妻,出入于舞场、酒楼、饭店,在敌人鼻子底下,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很快,两人约定结婚,这在军统内部是不允许的,但戴笠看在毛森工作成绩还不错的份上,破例同意了,并送上了500元的贺礼。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婚礼在杭州闹市口大井巷2号举行,这是毛森刚刚搬入的一所新居,新房布置得富丽堂皇,贺者络绎不绝。

事业有成,新婚燕尔,这本是毛森的高光时刻,不料在他婚后不久,一场灾难突袭而至。

1939年1月18日,日本宪兵将毛森住所团团围住。毛森措手不及,被捕入狱。

很长时间以来,毛森领导杭州站杀日寇,诛汉奸,炸仓库,破坏设施,窃取各种机密情报,使得日、伪非常恼火,这一次,恐怕是被日伪抓住了些线索。

毛森入狱后死活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自己是个商人,经受住了各种酷刑,而胡德珍则日夜奔忙在外策划营救,连同十余家商铺联名要求保释,重庆方面也设法营救,双管齐下,日伪查无实据,只好放人。

不得不说,毛森确实是一位出色的特工,他不止这一次从日伪手中逃脱。

毛森出狱后,戴笠认为其已经暴露,于是将他派往上海,组建上海行动总队。

一时之间,上海日伪仓库被炸、铁路瘫痪、汉奸遭狙杀……

毛森每到一处,都会给日伪最沉痛致命的打击。

1941年末,在一次行动中毛森属下的陈纪廉行动小组在行动中失手,陈纪廉被捕,毛森被出卖,第二次被捕。

日伪政府误以为毛森的地位很高,对其各种礼待,妄图用“怀柔”政策将其策反,毛森将计就计,以帮助维护治安的名义骗取了日本人的信任。本来毛森被捕之后,上海行动站各项行动都被中止,一时之间上海太平无事,日本人误以为“怀柔”政策取得成功,也相信了毛森在其中所取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颇为信任。每当抓到了重庆方面的人,都会让毛森协助审问,以助“甄别”。

1944年,抗战胜利前昔,毛森趁看守的日本兵不在,在早已买通的几人帮助下,顺利逃出,并迅速离开了上海。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1945年,抗战胜利,毛森重返上海,以没收日伪财产的名义,大发了几笔横财。

次年4月,一场绑架案搅动了上海滩黑白风云。

我国著名实业家,素有棉纱、面粉大王之称的荣德生突遭绑架。

一时之间举国沸腾,上海滩更是闹的沸沸扬扬,蒋介石震怒不已,抗战刚刚胜利,上海竟发生如此轰天大案,“党国“颜面扫地,于是下了死命令,不惜代价,限期破案。

军统中统,无人敢接这个军令状。

这个麻烦本来不会落到毛森的头上,可他倒霉催的,绑匪在绑架荣德生时,竟然是冒充他的名号,这份不白之冤,毛森也是苦不堪言。

一天,毛森的顶头上司汤恩伯找他谈话,让他负责此案。

临危受命,毛森喜忧参半,一方面为领导信任而欣喜,一方面又怕上海黑社会势力盘根错节,这下想推脱是推脱不掉了,何况万一别人破不了案,一盆脏水泼到他毛森头上,那就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来侦查此案,掌握主动权。

这么一想,毛森泰然了许多。

而荣家为了保全性命,自然选择给赎金私了,被绑架一个月后,绑匪拿到50万美金,将荣德生送回了家。

虽然荣德生没有出意外,但这件绑架案并不算完,该调查的还是得调查。

毛森不眠不休半个多月,终于有了些眉目,据手下报告,警备处中校警卫队长王晋唐近日骤然暴富,口袋中常有美金。黄福林还说,浙江嵊县人刘瑞标有绑架案前科,他本在临安(杭州附近)做木匠,最近常来上海与王晋唐碰头,还在四马路(今福州路)一带活动。

这与毛森的猜想相合,绑匪既然冒称是奉毛森之命“逮捕”荣德生,说明他们之中必有人对第3方面军和本人情况有所了解。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这下锁定了王晋唐和刘瑞标,剩下的就是收集证据了。

他一边派人死盯住王晋唐,一边又带人去找刘瑞标。

杭州可是毛森的发迹之地,街头巷尾可以说是非常熟悉,找起人来更是熟门熟路,很快,毛森就找到了刘瑞标的踪迹。

于是,以一笔大生意的理由将刘瑞标约到了杭州。

酒过三巡,刘瑞标将与王晋唐的关系脱口而出,毛森当即将其逮捕归案,身上搜出的美钞成为了铁证。

次日,刘瑞标在重刑之下供认不讳,毛森心中满是高兴,原以为此案已经尘埃落定,不料,一个叫“骆老大“的人被供了出来,此人才是绑架案的元凶。

可是上海人口多达几百万,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抓“骆老大”?

毛森想出一计,他在报纸上刊登绑架案告破的消息,必然会让“骆老大”放松警惕,然后又派人到“骆老大“常去的地方蹲守,没想到,“骆老大“还真就出现在一个茶馆中。

毛森早已布下天罗地网,“骆老大“就此被捕,随后,剩下几名绑匪以及开车的司机一共7人悉数被逮捕,此案正式告破。

上海滩再次一片轰动,各种专访报道连篇累牍,广为传扬,毛森立了大功,名利双收。

荣德生老先生亲自来到毛公馆登门致谢,送给毛森金表1只、金笔1对,并邀请毛森一起合影留念。蒋介石大喜之下,奖赏了5万美元奖金。

毛森把这笔奖金大部分给了破案的部属,这使他在军统中赢得了好口碑。

毛森为人谦逊,举止颇为儒雅,但熟悉他的人知道,毛森阴狠起来又格外瘆人,有人私下里给他取了一个“毛骨森森”的外号。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毛森任上海警察局局长,其阴狠个性显露无遗。

虽然只在位80余天,却残害同胞数百甚至上千人,他还得意洋洋的向毛人凤汇报说:“此次上海撤退前夕,共逮捕嫌疑犯3000多人。临走前,除释放1000多人外,杀了1300多人。”

其中不乏爱国人士,不论老弱,不论年长年幼,当时囚牢中人,十有八九被他用不同的方式处决。

被人称为“毛骨森森”的毛森,对人民欠下的血债,罄竹难书。

上海解放后,毛森败逃厦门,蒋介石因其“反共“有功,任命他为厦门警备司令,官至中将,可惜这只是个安慰头衔。

厦门就是个弹丸之地,哪里能和人民解放军抵抗,很快,毛僧有仓惶外逃,投奔毛人凤去了。

可当时蒋经国执掌大权,本就对毛人凤一党的军统看不上眼,而毛人凤和毛森对蒋经国也看不起,二毛饱受排挤,毛森自然是苦不堪言,不得已,二毛又投靠宋美龄,夫人和太子各一派,明争暗斗,较量激烈。

毛森却成了牺牲品,受到通缉,只好狼狈逃往香港,在香港度过了12年的拮据生活。

幸运地是,毛森的两个儿子很有本事,毛汉光成了大学教授,成就瞩目,毛河光从事科学研究,在美国也功成名就。

1968年,花甲之年的毛森,偕夫人胡德珍踏上了大洋彼岸的美国,1980年又获得了“绿卡”,定居美国,成了美籍华人。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身在异国,思乡之情更为浓烈,晚年的毛森虽然经济上改善了许多,生活也过的不错,但对故乡的思念却让他夜不能寐。他时常感慨地说:“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总有一天,我要回故乡去看看。”

1992年,85岁的毛森老人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回到浙江省江山市界牌乡和仁村探亲访友,扫墓祭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了了这桩思乡之愿。

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江山县大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把层峦叠嶂的群山点缀得万紫千红。

毛森拄着手杖,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家乡著名的江郎山。1938年春,他率部抗日,出发前曾在山上一处石壁题词:“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豪迈之志,如今历历在目。

他回首往昔峥嵘、不堪的岁月往事,杀日寇、杀汉奸、杀叛徒,他从不后悔,而唯一的悔恨,就是对同胞做出的那些残虐。

在江山市侨务办公室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上,毛森盛赞中共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中共现在是贤明者掌权。邓小平先生掌政之后,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实行全面革新,连我这个顽固反共分子,也举双手赞佩。”

几个月后,毛森因心肺衰竭而于1992年10月3日在旧金山逝世。

从军统巨枭到爱国侨胞,毛森走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临终前,他将积攒下来的钱财,捐赠给家乡希望小学,或许是对他曾经的罪孽所能做出的最后的解脱和自渡。

-end-

“毛骨森森”的军统巨枭,“爱国侨胞”毛森的黑白往事!

执子末,90后野生撰稿人

全网平台:沐阳说

不知名签约作者,自媒体小白

有温度,有深度,不辜负每一个有心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