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朝鲜战场,起义部队23兵团没打一战,贡献却不输于50军

在朝鲜战争历史上,有一支志愿军队伍声名显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英勇善战,在攻破汉城、汉江阻击战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前身是一支起义部队,那就是50军。

在朝鲜战场,起义部队23兵团没打一战,贡献却不输于50军

50军军长曾泽生(右一)

50军,其前身是

1948年10月17日,由

中将

军长

曾泽生

率领在长春战场起义的原国民党滇系第60军。

同样是国民党起义的另一支队伍——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其朝鲜战争的参战时间要短得多,只有短短两个多月,更是没有在正面战场与“联合国军”打上一战,但是却在朝鲜战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51年8月20日,中央军委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限期10日完成准备工作,开赴朝鲜作战,加强战略反击力量

不过二十三兵团的整备工作从半年前就开始了!半年前,不仅确立了兵团组织架构,形成了以原起义将领董其武为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核心领导,并开始在二十三兵团开展部队军事训练、整编、补兵等任务。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19日,在傅作义将军的帮助下,董其武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4万余人起义,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创造了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绥远方式,在解放战争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朝鲜战场,起义部队23兵团没打一战,贡献却不输于50军

1949年3月5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绥远方式”,即有意识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作暂时的让步,使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人民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集中力量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重要部分,在相当时间以后,再按人民解放军制度改编这部分军队。

不过经过绥远方式改变的第二十三兵团,距离一支真正的人民解放军还有很长的距离。经过半年的努力,二十三兵团铲除了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完成了军改,同时补充了近2万兵源,部队的思想面貌、技战术水平都得到了空前提高,检验部队成色的时候到了!

此时,中国已经解放了大陆全境,国内基本没有了作战机会,最好的检验方式,就是朝鲜战场。不过二十三兵团的任务不是上前线打仗,而是修机场!

这次修机场的任务,可谓时间紧,任务重。1951年9月8日,二十三兵团军政委员会到达辽宁安东后,接受了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指示:

当前两个月内,二十三兵团主要担负朝鲜境内泰川、院里、南市三个机场的修建和后方警戒。

二十三兵团接到的任务和当时朝鲜战场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1951年6月,第一阶段的五次战役全部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了所谓的停战谈判,但在谈判过程中,美军的海空优势补偿论赤裸裸地耍起了流氓,谈判陷入僵局!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大手一挥,要用飞机大炮和志愿军谈判,此次瞄准的便是志愿军的大后方后勤运输线,史称“空中绞杀战”。

在朝鲜战场,起义部队23兵团没打一战,贡献却不输于50军

美空军轰炸后勤运输线

此次后方机场的修建,便是为了志愿军空军能够在后方牵制联合国军空中强大的火力,保障后勤运输。

9月9日下午17时20分,兵团先头部队跨过鸭绿江。按照计划:

36军率106师、107师之319团去价川郡,修建院里机场;

37军率110师、109师之325团进入龟城郡之近郊,修建南市机场;

兵团率兵直、107师(欠319团)、109师(欠325团)到泰川郡,修建泰川机场。

9月18日前,经过一个星期的开拔,23兵团各部队分别到达施工地,受到朝鲜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统一领导,根据志司指示,23兵团成立了修建委员会,董其武为主任,高克林为政委,姚喆、杨尚儒(志愿军空军后勤部部长)、金元凤(朝鲜检阅相)为副主任。院里、南市、泰川机场依次划为第1、2、3工区,分别成立修建委员会分会。每个工区除兵团部队外,均配属有对空掩护的高炮部队、汽车团及空军的技术大队,共2万余人。

机场的修建工作开始了,但是面临着几大困难:

1、安全无法保障。因为美军绝对的制空权,以及战争相持阶段的战斗中心转移至解放军后方的广大区域,轰炸密度空前,基本上所有的修建工作都是在夜间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抢修。

2、经验几乎没有。这支通过绥远方式成为了解放军的队伍,并不是工程部队出身,一无经验,二无技术,三无图纸,可以说施工资质“验证不合格”!

3、缺乏设备和材料。基本上没有工程设备,再一个是使用的原材料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产生了愿意参加前线打仗,不愿意参加施工的想法。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经过动员后,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纠正,而且都争先恐后要求去完成最艰险的任务。

自9月19日正式开工以来,23兵团的将士们展现出了忘我的劳动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情绪,“施工现场就是战场”成为全体指战员的行动口号。挑砂石、打水泥、铺路......作业现场忙碌着他们的身影,空中飘荡着激昂的口号,而胜利离他们也越来越近......

在朝鲜战场,起义部队23兵团没打一战,贡献却不输于50军

23兵团将士修建泰川机场

南市、泰川、院里机场分别于10月20日、10月29日、11月4日提前竣工,即使是最难完成的院里机场,也比两个月的工期缩短不少。

整个修建过程,全兵团共投工107万余个,完成3条长2000米、宽60米的跑道,停机坪8个,飞机掩体193个,滑行道、联络道、推机道及附属工程30余项。

23兵团将完成修建机场的情况报告给中央军委、华北军区、朝鲜政府,他们都回电表示祝贺。中央军委的回电中称:

“23兵团入朝执行修建任务,虽在敌机连续轰炸阻挠下,终于超计划地完成了任务,甚好。”

朝鲜政府也通过授勋等方式表示了感谢。部队在休息整顿之后,又开始了军事训练,积极准备开赴前线参加战斗。

不过,当时朝鲜战场前线已经进入阵地战阶段,不同战线上都有部队驻守,志愿军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以坑道为防御主体的防御体系,23兵团没有了上前线作战的机会。

但当时正是志愿军反绞杀的关键阶段,后勤保障压力空前,

为缓和朝鲜运输与供应紧张,中央军委命令23兵团回国整训,当月底开始,23兵团分两路从安东、长甸河口返回国内,12月上旬进抵河北定县地区。

虽然这支部队在朝鲜战场没有在正面战场与“联合国军”打过一枪,放过一炮,当是他们修建的机场为志愿军空军配合后勤部队进行“反绞杀”以及后期的反登陆作战防御都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1952年年底,23兵团因为部队建设发展需要,缩编为69军(1985年撤销),1953年,移防保定,成为了首都卫戍部队,这是中央军委对这支队伍的器重和信任。

23兵团,虽然在朝鲜战场没打没打一战,贡献却不输于50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