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溥仪被赶出宫时,只带走一件宝贝,26年从未离身,如今成无价之宝

古有诗云:“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对于美好精巧之物,出于与生俱来的爱美心,很多人都会产生收藏的想法。书画玉石工艺品,这都是那些热衷之人心中的商品。而正如西方传说中巨龙好珠宝一般,我国的那些皇室成员也对此极其喜爱。每一代的皇宫中都有着堪称豪华的藏品,清朝就是如此。

溥仪被赶出宫时,只带走一件宝贝,26年从未离身,如今成无价之宝

曾经的清朝,确实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但很可惜的是,在晚清时期的失败终究让他们走向了没落。1912年,在末代皇帝溥仪还年幼的时候,曾经的大清就已经宣告了结束。尽管他仍然生活在紫禁城里,却早就没了那份原本的意义。

可尽管如此,那昔日的皇宫依然保留着其中富丽堂皇的模样。这段时间的溥仪,每日的生活就是品鉴他的祖辈留下来各种珍贵文物。要知道在乾隆年间,这位皇帝可是一个实打实的收藏狂热者,清宫许多藏品都出自他之手。而我们的末代皇帝每天就学习着乾隆帝对其进行欣赏,1922年大婚之后更是如此。

溥仪被赶出宫时,只带走一件宝贝,26年从未离身,如今成无价之宝

不过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满是宝藏的皇宫早就被很多人盯上了。1924年,冯玉祥直接发动北京政变逼迫溥仪离开了故宫,自己吞下了绝大部分的财产。而面对来势汹汹的“劫匪”,宣统帝也是不慌不忙,两袖清风地潇洒离开了。可过惯了皇帝生活的他真的就舍得这些藏品吗?显然并不是。

先不说溥仪提前许久就已经开始通过自己的手下进行文物偷运这件事,光是他泰然自若离开的时候,在他的棉衣中依然用缝的方式带走一件宝贝。而这件藏品可谓是真正的无价之物,陪伴了他近乎半生风雨都没舍得卖掉。

溥仪被赶出宫时,只带走一件宝贝,26年从未离身,如今成无价之宝

这件宝贝,就是由乾隆爷传下来的心爱之物——田黄三链章。只是一根通体用田黄石打造而成的印章,由链子连接了三个独立的印。而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能够说明他的贵重了。要知道田黄石可被称为“石中之王”,迄今为止全世界都只有我国福建有产出,无论是稀有度还是质地都是绝对的极品。

再者,每个印章也都是大有千秋。一枚正方印写下“惟精惟一”,一枚椭圆印写下“乐天”,这都是出自于《尚书》之中象征居安思危之理的词汇。而最后一枚正方印,则是刻了乾隆帝亲自题下的“乾隆宸翰”四字,把他毕生的思想与理念融汇于此。而除此之外,它本身被制造出来所需要的技艺,也是鬼斧神工般珍稀。

溥仪被赶出宫时,只带走一件宝贝,26年从未离身,如今成无价之宝

就是这样一件绝对罕见的珍宝,溥仪将之从紫禁城中顺走了。但好在经过26年风雨后,1950年在他归国之时将其主动捐献了出来,重新得到了最好的保护。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倘若当年落入了那些军阀之手,以田黄石质软易碎的特性来看,很有可能就已经在动乱中不复存在了,那才是莫大的损失啊。

溥仪被赶出宫时,只带走一件宝贝,26年从未离身,如今成无价之宝

作为一件文物,田黄三链章也算是履历丰富了。尚且不说它在乾隆时期的经历,就凭跟着溥仪的这段日子里,都是一次颇为不凡的旅程了。如今的它已经被故宫博物院视为无价之宝,处于绝对安全的环境里。同时在1997年它还被制成了邮票的封面,让不能参观的遗憾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弥补,珍贵的工艺品理应让世人知道它的光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