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

公元前208年,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的魏国以百万雄兵和浩浩荡荡的疆土稳居三国之首,而刘备和孙权却只能以一己之力顾影自怜,面对虎狼一般的曹军,吞并是迟早的事情,要想生存只能抱团取暖,但蜀国却是政敌,若要放心戒心彼此通力合作,必定要经历一场考验,为此,蜀国派诸葛亮以卧龙之名到东吴游说合作事宜。

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

与出生于公元175年的吴国三军统帅周瑜一样,在东吴无人不知美名的少年中,面对着名望盖过自己的周郎,内心十分不悦,能与诸葛亮较量一番也是周瑜心中的执念,于是在诸葛亮到达东吴后,面对着周瑜的声望,便以合作的名义,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箭,以示合作的诚意,而诸葛亮面对这一不可能的任务,淡然挥舞着扇子,表示只要有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并且还立下了军令,对周瑜的处罚也不会做得太好,此时周瑜心花怒放,断定这诸葛亮是一个没有实才的吹牛者。

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

诸葛亮答应造箭的任务后,并没有去请东吴的士卒来做造箭的材料和工夫,因为他早就料到周瑜要做造箭的工作,在这些工序中一定会有绊子,只是找了当时的朋友鲁肃借了一些快船、稻草人、掌船的士卒和鼓号,准备妥当后就到东吴游山玩水,纵情享乐,周瑜见此情景,就断定三天之内诸葛亮一定造不出十万箭,连怎样处罚诸葛亮都想好了。

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

执行任务的最后一天清晨,趁江边朦胧的雾气,诸葛亮命令备船直航到曹操的水军大营,待快接近时,船队一字一字地摆开,并让所有军士击鼓呐喊,曹操一看阵势以为有人来袭,立即下令放箭驱逐来攻者,这也正是诸葛亮所希望的效果,面对着漫天的箭雨,面对着被射回的满船箭支,诸葛亮惊愕地哑口无言,当鲁肃告知“造箭”过程后,周瑜感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

而且面对诸葛亮的草民大军,为什么曹操不直接下命令发射火箭?事实上道理也很简单,在古代,火箭都是裹着油来发射,这些燃烧物本身就不好储存,如果事先做好准备,很可能会引起火灾,基本上都是在攻城或打仗前准备,而诸葛亮是突袭之前,曹军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加上当天雾大,无法看清诸葛亮的情况,贸然使用火箭也容易造成误伤,而且曹军不熟悉水战,自己的水军大营都是与自己的船连成一排,如果使用火箭,即使能够摧毁敌人,但着火的船只,如果飘向自己的大营,也会给自己的军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诸葛亮只是看穿了这几点,才去找曹操借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