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临终遗言,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是何原因?

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世上聪明人,莫过诸葛亮。自古以来,诸葛亮就一直被称为“神机妙算千古第一人”,而在三国时期也一直流传这一句话:“卧龙雏凤,得之可得天下。”其中的雏凤就只指诸葛亮,这样聪明的人,为什么为临终时要留下遗言,在他死后,为什么要4个人抬着棺材向南走,绳断便下葬?

诸葛亮临终遗言,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是何原因?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为了感念当年刘备的知遇之恩,将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失败,先主托孤与他,刘备自知,自己的这个儿子刘禅没什么才能,告诉诸葛亮: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的话,你可以自行取度,并让自己的儿子认诸葛亮为父,先主如此看重自己,诸葛亮发下誓言:“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

诸葛亮写好《出师表》,准备出征,之后他身体已经出现状况,司马懿曾经亲自派人打听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如何,而不打听蜀汉的军事情况,当时就有人回报,诸葛亮每天劳心劳力,饭也吃不下多少了。听到这个消息,司马懿大喜,告诉别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诸葛亮临终遗言,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是何原因?

最后,54岁的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三国志》中记载:“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虽然是正史中的说法,不过很多人都不相信,神机妙算是诸葛亮死后真的葬在了定军山,而在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诸葛亮命人四人抬棺朝南走,绳断落葬。”

正史里面的记载不符合诸葛亮的特点,首先,后来经过考察,定军山的确是一处风水宝地,可是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盗墓的事情频频发生,如此人尽皆知的墓葬地,这不是等着别人来挖自己的坟墓吗?都说死者为大,人死后都不希望自己的陵墓被打扰。

诸葛亮临终遗言,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是何原因?

其次,虽然指出,诸葛亮当时要求:只需要挖个小洞将自己埋了即可,不需要陪葬器物,死的时候穿的也是平常服饰,这里无不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尽管如此要求,可他是蜀汉的丞相,甚至是刘备将要把大权都托付的人,真的就不会有人来盗走他的墓穴了吗?

再者,他葬在了这处风水宝地,可是在他死后30年,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都死在了绵竹之战中,虽说战场上刀剑无眼,从此事上也没看出这处风水宝地的作用啊。

诸葛亮临终遗言,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是何原因?

所以后人更相信后面一种民间说法。四人抬棺是最简朴的入葬方式,同样也体现了诸葛亮的一生都不追求名利和排场,而在战争年间,四个人抬棺也比较隐蔽,不会将自己的行踪暴露,绳断而葬,也增加了诸葛亮墓穴的神秘性,究竟葬在哪里,也没什么人知道,而在汉朝末年,流行秘葬,当年刘备葬在了什么地方,诸葛亮从来都没有吐露过,那么又怎么会轻易的让人知道自己死后葬在什么地方呢?

诸葛亮临终遗言,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是何原因?

同样,诸葛亮为什么要向南走?其实也有这样的说法,五行中,南方属于火,而诸葛亮自己的命属于土,往南方下葬则是火生土之兆。正史也好,野史也罢,关于诸葛亮的事情一直众说纷纭,尤其是他的坟墓在哪,也没有人真正挖出来过,很多都是后世之人,对诸葛亮的推断了,重要的是看你愿意相信哪一种说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