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军中将牺牲,毛主席为他开追悼会,被追认为烈士,他有何不同

1939年11月中旬,日军在北海湾龙门港抢滩登陆后,迅速抢占钦州和防城,并以此为跳板,北犯广西南宁,于12月初正式攻占战略要地昆仑关。

南京国民政府立即组织4个战区的5大集团军会战桂南,其中38集团军主力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的带领下,于18日凌晨正式打响血战昆仑关的战役战斗。

国军中将牺牲,毛主席为他开追悼会,被追认为烈士,他有何不同

至12月底杜聿明先后三次攻占昆仑关,全歼敌军一个旅团5000余人的兵力,并击毙敌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至次年1月11日,桂越国际交通线安全无虞,全线畅通,中国军队迎来自抗战开始后,首次经典的歼灭战大捷。

但在这次战役结束中,却有一位指挥部队反向突围的国军中将副军长在激战中英勇就义,将生命永远停留在了碧血千秋的38岁,并获得了毛主席、周恩来和朱德的联名题词,在他牺牲46年后,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谁?到底有何特殊身份?

郑作民,祖籍湖南新田,世代贫农,家境贫寒,靠着父亲打长短工,坚持读完了高小和甲种师范,于22岁时投笔从戎,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和扶助农工的民主革命主义”,曾立誓:“长此以身敬献中国革命,复我中华。”

国军中将牺牲,毛主席为他开追悼会,被追认为烈士,他有何不同

南下投考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过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因逢战不怯,遇敌必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被提拔当上了主战团长,有很深厚的革命资历,并在中原军阀混战中有突出表现,战斗还没结束就当上了旅长。

1932年,日军武装侵略上海淞沪,郑作民立即响应19路军的号召,准备率部南下增援,但却遭到蒋介石的拒绝,让他到鄂豫皖地区围剿红军。

郑作民痛心疾首,眼见家国破碎,就找各种借口推脱战斗,坚决不向红军开一枪,最后竟然直接拒绝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遭到免职。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合作抗日后,郑作民才在西北王胡宗南的邀请下重新出山,担任预备第一军的军长。

但他对高官厚禄并不感兴趣,所以就单方面拒绝胡宗南的邀约,自领第九师师长的职务,南下上海淞沪与敌殊死抗战,并在临行前已经留下了遗书。

之后郑作民还曾先后转战湖北武汉和江苏徐州作战,冒着猛烈的炮火顽强阻敌,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立下赫赫战功。

国军中将牺牲,毛主席为他开追悼会,被追认为烈士,他有何不同

1939年,日军突然袭击广西南宁,截断桂越国际交通线,严重影响到了抗战大后方的安全。郑作民接受杜聿明的征调,再次誓师出征,不过这次他好像预感到了自己恐怕难保万全,就将所有家人全部送回湖南老家,还让妻子改嫁,并交代一应后事,心无旁骛地奔赴昆仑关前线,决心和日军血战到底。

1940年1月初,日军为了确保攻占南宁,从广东抽兵增援,又在2月初频繁派出战斗机,依靠空军优势轰炸宾阳,严重威胁昆仑关。

为救援左翼的36军,郑作民亲自率部支援,却不料在反向突围时突然遭到日军的重重包围。

2月3日,为了扭转不利局面,郑作民甘冒枪林弹雨指挥部队反击,但因为冲锋太过靠前,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8岁。

国军中将牺牲,毛主席为他开追悼会,被追认为烈士,他有何不同

郑作民英勇就义壮烈牺牲后,获得了国共两党高层领导的高度表彰和赞赏,南京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副军长,蒋介石为他亲自题词为“马革裹尸还万里,虎贲英烈壮千秋。”

毛主席、朱德和周恩来也在陕北延安总部为郑作民大开追悼会,高度表彰他是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民族抗日英雄。

在他的悼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原国军中将师长郑作民,在1940年著名的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亲自冲锋陷阵,甘冒枪林弹雨,不幸壮烈殉国,碧雪千秋是中国民族子孙儿郎后代们都应该敬仰和追崇的抗日不屈斗士和烈士。”

至郑作民壮烈牺牲46年后,经国家民政部审批核准,特颁发烈士证明,追认郑作民为“为中国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烈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