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聊聊这个本不存在的 “元宇宙”

作者|AriesCasper

聊聊这个本不存在的 “元宇宙”

最近看元宇宙的信息已经都传得很魔幻了,就差走向神学、哲学了。一些小伙伴也来问我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在这个领域待了很多年的圈内人,反而其实没人会聊这个词,也是感慨资本炒作的强大。很多人估计连 VR/AR 都不见得分得清,又被拉入一个更大概念的炒作词汇,也是难为大家了,所以想比较通俗地讲讲这些小故事,希望能带大家走进科学,而不是被其他人带得走进玄学。

聊聊这个本不存在的 “元宇宙”

作者简介:28年游戏经验(3岁开始),5年VR深度使用经验,16年因为看到了VR的时机开始了,从安全部转岗到淘宝,担任Buy+ VR产品负责人,现负责阿里家装家居领域3D智能设计。职业经历为黑客和产品经理,喜欢接触和学习各式各样的领域,有一定深度涉猎过十几项领域,对艺术和技术融合领域敏感,未来会去学习如何做游戏设计师。

目录:

(1)元宇宙的提出来源与依赖

(2)媒体形式的演进与游戏是什么

(3)VR/AR的发展现况

(4)再谈游戏、VR、数字孪生、虚拟世界、元宇宙

(5)虚拟世界与现实商业的融合时代

(6)后记

元宇宙的提出来源与依赖

概览:本小节主要讲元宇宙的定义怎么来的,和它跟游戏之间什么关系。

元宇宙这个词源于 1992 年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Metaverse,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有一个网络分身 Avatar。其实和《玩家1号》讲述的世界都相差无几。虽然大部分人看自媒体文章知道出处,但是真正是看过原著的人,我估计应该没几个人......

聊聊这个本不存在的 “元宇宙”

原著里描述的虚拟世界,属于科幻小说的层面了,但在近代现实下如何去落地执行又是另一回事,这也才是大家去讨论清楚这个主题的意义,不然很容易演变成像下面这张图,一拿出来,挺吓唬人的(也挺玄学的),包罗万象,的确也很 “宇宙”,但是实际在专业圈子里,从来不会有人拿这张图来聊。拿这张图来炒概念的人,跟当年搞不清云计算、区块链,也是杂糅了一堆形而上的概念,到处忽悠大众的那帮人差不多。元宇宙其实提出的根基,是建立在游戏这个体系上的,所以聊元宇宙这个事,其实得先聊清楚游戏是什么。

聊聊这个本不存在的 “元宇宙”

Roblox 给出它的元宇宙定义时,是国内市场拿出来鼓吹的主要来源,实际上下面这8个元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把魔兽世界套个沉浸感不就差不多成型了吗...... 而且还远比这些鼓吹 “元宇宙” 的公司做出来的产品体验更 “元宇宙” 得多......(狗头)所以真别太在意那些概念包装,还是实实在在看大家的里子都是什么才更实际 =_,=

聊聊这个本不存在的 “元宇宙”

媒体形式的演进与游戏是什么

概览:本小节主要讲人类体验的各种媒体形式本质是什么,它如何演进的,然后游戏是什么,为何游戏是当下最复杂的媒体形式,只有理解媒体形式和游戏,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未来VR/AR这种媒体形态。

大家可以观察大型娱乐设施的演变,不管大家在看的 IMAX(3D)还是在各地环球影城看的各式主题公园,其实都在做一件事,让创作者的作品变得更加场景式具象化,来达到感官的沉浸式,让我们在那一刻,觉得这些都是真的,而留下深刻的记忆和经历。这如果与人类历史上媒体类型的演变也一起关联,就更加明朗。

在文艺复兴时代,产生了很多伟大的文字作品(文字),随后又产生了很多异想天开的画作(图片),到现代科技时代,产生了电影,甚至是科幻电影(视频),再到现在沉浸式娱乐设施,产生了电影院与主题公园(沉浸环境,甚至可互动),我们在其中到底在体验什么,其实是在体验他人(创作者)想象力的具象化。

再来聊游戏是什么,我理解的游戏与大部分人理解的游戏并不是一个概念,大部分人眼里的游戏,是一种 “娱乐项目” 甚至是 “电子鸦片”,我理解的游戏,其本质也同样只是一种多媒体形式,要看它用来去表达创作者的什么思想,比如像陈星汉的《风之旅人》,其本质更像一个互动式电影,两个玩家随机匹配,无法用语音或打字沟通,仅能靠相互 “无声” 的陪伴的方式完成整个旅程,然后到最后一关时,很多玩家会在雪地上通过控制人物行走,在雪地上画出一个心,来表达珍惜这段陪伴,结束关卡后,两个玩家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再重逢,这种 “玩法的设定” 特别像真实的人生一样,很多玩家通关后,觉得整个人的灵魂都被净化了一遍,还会有人认为这是很多人眼里的 “电子鸦片” 吗?

所以理解媒体是创作者想象力的具象化载体介质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核心是创造者本身要通过某种媒体投射什么思想出来,无非是写成了文章(文字),画成了画(图片),编曲成了音乐(音频),还是拍成了电影(视频),甚至做成了游戏(互动式场景),而不是对媒体本身抱有偏见,比如很多人觉得玩游戏就是不好的,看动漫就是很幼稚的,却从没想过某些游戏和动漫可能表达的思想深度甚至可以远超脱于ta接触过的其他事物。

聊聊这个本不存在的 “元宇宙”

游戏实际上应该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媒体形式,也称为第九艺术。有兴趣的可以观看一个up主(前史克威尔员工)解剖超火的3A游戏《最终幻想7重置版》为什么这么成功的一个视频,融合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世界公认的八大艺术,而创作出来的神作。

感兴趣的可以复制链接至浏览器观看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54y1D7YF

VR/AR的发展现状

概览:本小节主要讲VR/AR的定义,它们的特性和意义,行业发展的现况和未来。

聊完游戏是什么,为什么要紧接着聊VR/AR呢?尤其是VR,因为《雪崩》《玩家1号》里本质描述的就是 VR世界,而且VR的体系也是从游戏领域发展而来的,甚至可以追溯到3D游戏之父卡马克,在DOOM时代,就已经在想办法追求VR式的沉浸感体验,还自己打造了简易的VR眼镜,后来离开idsoft后,去造了一段时间火箭(感兴趣的去看《DOOM启示录》这本书),再回到游戏领域时,变成了Oculus CTO(虽然现在又离开了)。

可以很简单粗暴地认为,早年这些科幻作品里 "元宇宙" 概念 ≈ VR世界,所以对于从2016年就在做VR的我们这群人来说,在2021年,突然看到 “元宇宙” 这个概念火了的时候,其实挺懵的,圈内人都挺懵的,感觉就是把2016年时炒得火热的VR,又重新拿出来包装造词了更大的概念,又营销传播了一轮。这么传播了一轮的后果就是,对于圈内人士可能感觉又更好融资了,但也感觉神棍明显增多了,有种万物皆可元宇宙,只要沾得上点边的,都往这个词里靠,对于非圈内人士来说,更容易被人忽悠割韭菜。

简单聊聊VR/AR是什么,很多人到现在也不一定分得清楚,一般都会看到人说这个时,一定是VR/AR两个词连着说的,因为分不清,索性就一起说,这样能显得自己没那么小白(也挺不容易的)。

VR 和 AR 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一定技术重叠性,但又区别非常大。先用一个很简单地方式来帮助大家快速区分,如果带上一个封闭式的眼镜,看不到现实世界任何物品,全靠眼镜里虚拟出来的内容,这就是 VR(虚拟现实)。如果带上眼镜是透明的,会在现实世界的物品之上,叠加出数字信息,比如看到茶几,上面跑出来了几个虚拟的茶杯,这就是 AR(增强现实)。如果眼镜是封闭式,但可以把现实世界影像投射到眼镜上,就是 MR(混合现实),现在 Oculus Quest 2 已经支持这种模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