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提起向西方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外国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定是那位曾经拜访过陕甘宁边区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吧,他的著作《西行漫记》于1937年10月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巨大轰动,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了解红军、了解长征最著名的作品。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西行漫记》问世一年之前,一部名叫《神灵之手》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已经在英国伦敦出版,它才是世界上第一本介绍红军长征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英国籍瑞士传教士,名叫勃沙特,中文名叫薄复礼。

这位传奇的外国人,1934年10月被红六军团俘虏,跟随红军长征队伍行走了整整18个月,在艰苦的行军过程中,他慢慢加深了对红军的了解,对这支队伍逐渐产生了好感和敬意,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红军长征途中一名独特的参与者,他的《神灵之手》也成为西方首部介绍中国红军长征的专著。

本期就跟您聊一聊瑞士传教士薄复礼的神奇之旅。喜欢我们的朋友,不妨就在此刻点个赞吧,相信我们后面的讲述会更加精彩!对于我们的视频,您有什么历史知识的疑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择优反馈给您认真的解答。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薄复礼

一个外国传教士,为什么会被中国红军俘虏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那时候,红军对外国传教士深恶痛绝,认为他们来中国都是搞文化侵略的,因此一遇到他们,就把他们当地主一样看待,''财产要没收、缴纳赎金才能被释放'',薄复礼就是这样被红军扣留的。

薄复礼是瑞士人,原名勃沙特,小时候随父母移居英国,1922年10月,英国基督教会派25岁的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省境内的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勃沙特热爱中国文化,在学习中文期间为自己取名''薄复礼''。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红军

1934年8月,红六军团的军团长萧克指挥部队从湘赣苏区出发西征,直插湖南、广西交界,由于湘、桂两省军阀已经严阵以待,红六军团转向贵州挺进。

10月1日,红军在贵州黄平境内遇到了从贵阳返回镇远的薄复礼夫妇,因身份不明而将他们扣留,次日,红军攻占旧州,又扣留了西洋传教士海曼牧师等人。

当时,红军正遭敌重兵围堵,伤病增多,急需药品医治,萧克等红军将领认为,外国传教士一定有条件、有办法帮助找到药品和经费,于是决定让薄复礼等人缴纳赎金或者相等价值的物品才予以释放。

对于红军提出的条件,当地的英国基督教会一拖再拖,不肯拿出赎金,薄复礼等人便在红六军团政治部保卫局的押解下,随红军一起踏上了长征的道路。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由于薄复礼对贵州比较熟悉,在行军途中红军让他担任红六军团的向导。攻取黄平县旧州古城后,萧克在旧州的教堂里发现了一张用外文详细标注的贵州省全图,这正是红六军团急需的重要行动指南,萧克找到两位懂英文的同志来看,但他们说这不是英文,无法辨认。

正当大家都在一筹莫展之时,萧克忽然想到队伍里拘押的外国传教士薄复礼,于是迅速命令薄复礼前来解读。薄复礼看到地图后,告诉萧克地图是用法语标注的,并表示自己可以翻译。

萧克非常高兴,于是薄复礼把地图上重要的山脉、村镇、河流等中文名称都一一翻译了出来,并标注在地图上。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萧克

他的工作得到了萧克的高度评价,多年以后,已成为共和国将军的萧克回忆起来仍然念念不忘,他说:''当时我们得到了一张大地图,薄复礼帮助译成中文,而且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解决了我们一个大难题......''有了这张地图,红六军团在贵州的作战行军就有了依据,萧克据此最终确定了与红二军团会师的路线。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贵州境内道路崎岖,红军整日行军,有时夜里也不休息,这让薄复礼常常感到难以忍受。但是,艰难行军途中,年轻的红军战士却格外照顾这位洋教士,他们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给薄复礼穿,宿营时尽量让他睡在用稻草铺成的垫子上,而他们自己则睡在潮湿的泥地上。

薄复礼跟随红军转战跋涉,日子长了,对红军的了解也逐渐增多。他发现红军非常注重文化学习和政治教育,娱乐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而且红军队伍不赌博、不抽鸦片,每一个红军战士都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红军严密的纪律和非凡的能力,让薄复礼非常敬佩和感动,他最终认识到,这些被国民党和西方报纸称为''匪徒''的红军指战员,原来是一群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付出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是要建立以苏联为样本的中国苏维埃政权。

薄复礼渐渐改变了对红军的态度,他曾多方写信到上海、南京等地,为红军采购药品、筹集经费,他还经常为红军翻译外国报纸,有时还被请去为红军编织毛衣。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1936年4月l2日,红二、六军团兵分两路向滇西挺进,逼近省会昆明。这时,红六军团决定释放薄复礼,军团长萧克亲自向薄复礼宣布释放令,并以''湘鄂川黔省肃反委员会''的名义为他开具了通行证。

萧克对薄复礼说:''你是瑞士公民。瑞士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不平等地对待中国,没有租界,我们决定明天给你自由。''

临行前,萧克、王震以及红二军团保卫部部长吴德峰等人还为薄复礼饯行,萧克明确对他说,离开红军后允许他仍留在中国,甚至还可以办学。红军给薄复礼发了l0块银元的路费,并告诉他如何前往昆明。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神灵之手》第一版

离开红军队伍后,薄复礼来到昆明,他迫不及待地着手整理在红军长征中的亲身经历,希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全世界,在友人的协助下,薄复礼很快写出了一部纪实作品《神灵之手:一个西方传教士随红军长征亲历记》。

1936年11月,《神灵之手》正式由英国伦敦哈德尔-斯托顿公司出版发行,是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著作。该书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年12月,该书就在英国脱销,紧接着又发行了第二版和第三版。1937年年初,该书又被翻译成法文,由瑞士艾莫尔出版社出版。

薄复礼跟随红军长征的时间长达18个月,辗转黔、川、鄂、湘、滇五省,行程达6000英里。

被释放后,薄复礼对这段被红军拘押的传奇经历没有抱怨,相反,与红军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日日夜夜,常常使他难以忘怀,他在离开中国回到英国后对全世界说:''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著,是前所未闻的。''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在《神灵之手》这本书中,薄复礼用浓重的笔墨,真实而又详尽地描写了红军长征日夜转战的艰苦生活。他感慨地说:''路,在中国的定义与英国略有不同。随红军所走的路,有时几乎只是前边的人踏出的一条痕迹,说不上路。这种路,攀登尚可,最难的是下山,山高坡陡路滑,危险万分。''

''在进入云南后,部队继续向西南进发,飞机常常光临,我们不得不东躲西藏,躲飞机又误了行程,因而常常夜幕降临,我们还在路上行军,到了宿营地有时连饭都吃不上,只好饿着肚子睡觉。接连有好几天,每天只吃一顿饭。''

但同时,薄复礼在行军途中也看到,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不仅纪律严明,而且''对穷人很好,即使在艰苦的征途中仍时时不忘穷人'',''红军所到之处,受到民众的衷心欢迎,每天都有很多人报名参军''。

他写道:''我就是这样在被迫中一点一点地认识了共产主义,并随着时间而逐步加深。看到那惊人顽强的斗志和毅力,不能不使人为之感慨万千。''

神灵之手‘’:一个外国传教士亲历的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在当时国内外反动派将中国工农红军宣传为''土匪''、''强盗''的情况下,薄复礼的《神灵之手》无疑起到了宣传红军、以正视听的积极作用。

他以他的亲见亲闻告诉人们,''红军的领导人是坚信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徒'',薄复礼对中国红军长征的描写,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详实地记录了红军长征生动、鲜活的细节,为研究红军长征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至今仍是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重要史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