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委员长去世之后,张学良轻抚水晶棺,挽联16个字,道尽了两人恩怨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在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是民国的动荡也是依旧不停,国内是一地鸡毛,国外是虎视眈眈。但是随着蒋委员长的掌权,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但是国内的军阀林立,各自占据为王,而当时占据东北的就是张作霖父子,在张作霖去世之后,张学良接手了东北,但是为了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张学良选择加入了国民政府,并且被任命为了上将,但是他与蒋委员长的恩怨纠葛才刚刚开始。

蒋委员长去世之后,张学良轻抚水晶棺,挽联16个字,道尽了两人恩怨

在张学良加入北洋政府之后,张学良忙着整顿东北的军务,而蒋委员长也在忙着国事,两人虽然没有见面,但是心照不宣的维护着各自的国家。一直到半年之后一次聚会中,两人才第一次见面。但是两人的这次见面却引发了两人的第一次矛盾。当时两人在面对中东铁路的时候,蒋介石的态度非常的坚决,他说一定要将这条铁路真多回来,不惜一切代价,到时候他一定是鼎力支持。

蒋委员长去世之后,张学良轻抚水晶棺,挽联16个字,道尽了两人恩怨

张学良这一下子就觉得自己有了坚强的后盾,他在回到了东北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这条铁路上的苏联人员遣送,将所有的电报电话业务的回收。因为这件事张学良还和他们交上了火,但是交火之后,自己这边的伤亡比较惨重,自己已经损失了近万人,敌人连一个人的损失都不到。于是他赶紧和蒋委员长进行求救,但是左右等不到当时蒋委员长的百万军款,十万大军。

蒋委员长去世之后,张学良轻抚水晶棺,挽联16个字,道尽了两人恩怨

但是这件是也没有让张学良太多的愤怒,他自己默默承受着一切,但是之后,蒋委员长为了巩固中央的权力,准备将那些割据军阀的势力进行削弱,于是中原大战爆发了。而张学良也参与到了其中,甚至表现得非常好。而蒋介石最后也将张学良牢牢把控在了手中,真正让两人恩怨纠缠的是“西安事变”,这件事还是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的一次大胆尝试。

蒋委员长去世之后,张学良轻抚水晶棺,挽联16个字,道尽了两人恩怨

当时蒋委员长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对于国内的我党人士进行极力的打压,甚至很多军队都参与到了其中,而张学良却觉得,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对日军进行抵抗。蒋委员长并没有采纳张学良的意见,最后杨虎城,张学良发动了兵谏,蒋委员长被迫妥协,发出了统一抗日战线的声明。但是最后张学良的结局却是被软禁了起来,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自由的。

蒋委员长去世之后,张学良轻抚水晶棺,挽联16个字,道尽了两人恩怨

在75年的时候,蒋委员长因病去世,张学良也出现在了他的葬礼之上,宋美龄亲自安排他到了蒋介石的遗体前,而张学良则是轻抚水晶棺泣不成声。最引人注目的是,张学良送来的挽联上写着: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而人们评价,这16个字道出了两人的恩怨纠葛,当然了,因为蒋委员长的去世,两人的恩怨也就烟消云散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