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在云南边境,有个叫乌木村的村子。村子常年被深山环绕,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这里美丽的大自然养育了一群淳朴的村民,他们常年以农耕为生,安居乐业。

可谁都没想到,偶然发现的一件事情,突然打破村子久违的宁静。

5年前的一天,一位村民像往常一样,上山采药。他凭着丰富的采药经验,来到一片从来没有去过的山坡,看看能不能有其他收获。

果然,他在这里看到很多新鲜的草药,还没有被人采过。这可让他高兴坏了,立刻拿起锄头,准备采些新鲜的草药。可当他举起锄头,准备挖断草药的筋时,却传来一声响声。

这个声响让他疑惑不已,难道地下埋着什么东西吗?想到这里,他用手轻轻挖开土地上面的杂草,接着用锄头往下挖。挖着,挖着,一个个腐蚀严重的油桶出现在眼前。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这一幕,让他惊呆了。这深山老林,怎么会有一个个腐蚀严重的油桶呢?他立即叫来其他村民一起上山挖,看看还能不能挖出其他的东西。

不一会儿,大家陆续挖出几十个油桶。村民们看着这几十个油桶,疑惑不已。这时一个大胆的村民好奇地打开其中一个油桶的盖子,只见里面装着一具具遗骸,把他吓得摔倒在地。

围观的村民看到这一幕,也吓得够呛。同时又很疑惑:他们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被装在油桶里?到底是谁把他们装在油桶里?

历史由来

在影视剧中的缅甸,大多属于混乱的黑暗地界,那里什么都可能发生。我们也知道,缅甸的地形山高林密,多民族混乱,外人进去,往往得不到便宜。可少有人知道,在1942年,日军就曾入侵缅甸,跟盟军展开对抗。

明明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日军为什么还要去呢?其实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攻占缅甸,而是为了切断滇缅公路,从而切断中国抗日队伍的供给,攻占中国。因为当时盟军要运输大量物资到云南,进而扩散到全国,帮助中国政府的军队,进行抗日战争。

日军得知这一消息,本来想入侵云南,破坏中国的供给。可按照当时的形势,短时间内,他们根本攻打不到云南。既然无法攻打云南,他们就将眼光放在运输物资的重要路线——滇缅公路。

这条公路是运输部队进入云南的必经之路,一旦切断滇缅公路,就能掐断中国抗日部队的供给,减轻抗日战场的压力。因此日军派出大量部队,进攻缅甸,意图切断滇缅公路。

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盟军本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抵抗日军的侵略。可他们过于轻敌,第一次对抗便战败。战败后,他们向中国政府请求支援。中国政府深知滇缅公路的重要,立即派出精锐部队奔赴缅甸,进行战斗。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可不久,盟军又做出决策,决定放弃缅甸,退守印度。面对盟军的变卦,蒋介石气愤不已,亲自下令,派出中国远征军对抗日军,并要求盟军配合中国军队,共同阻击日军。

可惜盟军早已心怀私心,等待战斗开始,盟军便一味撤退,使得中国军队孤军奋战,抵抗日军。更严重的是,由于盟军的撤退,中国军队进入野人山。野人山森林密布,气候湿热,对于中国战士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并且当时处于野人山的战士,根本得不到任何补给,一度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一边对抗生存的困境,一边坚持展开作战。其中的艰险与艰难,难以预料。

但是即使如此,中国军队依旧发挥超常的毅力,坚韧的品格,做出令人钦佩的成绩,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半年来,中国军队转战1500多公里,与日军殊死对抗,取得多个战役的胜利,使日军遭受严重挫折。

可惜由于盟军的私心,第一次战斗最终惜败。战斗的失败,使得缅甸失守,也让中国失去滇缅公路的掌控。与此同时,考虑缅甸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和盟军不得不开始酝酿第二次战斗,反攻缅甸。

为了取得第二次战斗的胜利,史迪威积极整合训练各国部队,补充物资。中国政府也再次重新组织军队,奔赴缅甸,准备随时配合盟军向日军发起进攻。

并且为了保证运输线路,中国联合盟军制定一个计划。计划从印缅边境出发,跨过印缅边境,占领塔奈河以东地区,翻越野人山,抢占缅北地区,最终联通滇缅公路,开辟一条新道路。

1944年,战斗再次打响。这次驻印军准备充分,刚刚展开战斗,部队就取得孟关战斗的胜利,消灭日军第18师团主力,缴获大量武器和资料。接着军队再接再厉,乘胜追击,一举攻占缅北地区,再次取得胜利。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兵分两路,向日军展开进攻,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地区,成功打通公路。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日军怎么也想不到,短短时间,中国军队就爆发如此顽强的战斗力。曾经那支战败在自己手下的军队,怎么就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按照日军文件上一句话来说,“支那军队回国心切,锐不可当”。

1945年3月8日,腊戌一战的胜利,让两军成功会合,正式结束缅甸战场。此次战斗的胜利,成功打通重要交通线路,使得物资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中国的西南大门。

心痛的是,战斗的胜利是中国远征军的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用自己的血和汗书写一段极为悲壮的历史。据数据统计,从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作战开始,一共投入40万的兵力,伤亡高达20万人。

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一个悲伤的问题摆在眼前:牺牲战士的遗体如何处理?

按照正常步骤,战士们会将战友遗体土葬。可当时战事紧急,物资极度缺乏,加上对当地地形的不熟悉,战士们连自身都难保,如何顾得上无数战友的尸体?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牺牲的战士只能被迫留在深山老林里。

遇上好点的情况,战友们会将战友的尸体长埋于地下,或者收敛至棺材中,好好安葬。而一旦遇上战事紧急,战士们根本无法腾出手,只能将战友的尸体草草埋于地下,甚至收敛至油桶内安放。

就这样,他们长眠于异国他乡,睡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与土地融为一体。有的在中国境内,有的则在深山密林中,无人打扰,无人知晓,静静地躺在历史的某个角落。

油桶内尸骸曝光

直到村民的偶然发现,才重新揭开这段令人心痛的历史。这段历史的发现,与乌木村息息相关。

乌木村位于云南边境,这里的居民世代扎根于此,常年依靠耕作和上山采草药谋生。他们每天过着平静舒适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宁静。虽然村子范围并不大,人们生活清苦,但是悠然自闲,村民都很满足。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随着时间过去,这里的村民也早已遗忘曾经的战争,只有在闲暇时间,村里几位老人偶然会说起,战争爆发的情况。不过老人说起那段历史,也只是匆匆带过。毕竟那段历史太过悲惨,让人悲痛,不忍心去回忆。

时间的长河也好像抚平那段伤心的回忆,让世人遗忘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如今村民的脸上,到处洋溢着平静和幸福,享受着和平年代带来的安稳。

直到一天,一位村民上山采药。这次他来到一处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有些新的收获,贴补家用。果不其然,他看到一些还没被人采摘过的草药。而且由于此地极少人踏足,草药长得非常好。

这让他高兴不已,准备拿起锄头砍断草药的筋。没想到,这一锄头下去,听到一声金铁碰撞的声响。这个声音,说明地下肯定埋着什么东西。想到这里,他急忙回到村里,叫来几位村民继续往下挖,看看能不能挖到什么东西。

挖着,挖着,他们居然挖到几十个油桶。这一幕,让村民们疑惑不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一个大胆的村民,好奇地上前撬开油桶。他们定睛一看,只见几具遗骸。

突然看到遗骸,让村民吓了一跳。等待情绪平复,他们开始仔细查看周围的状况。据他们观察,这几十个油桶,应该是一处墓地。

接着他们在附近发现两处墓地,仔细观察墓地,显然不是居民自建的。因为墓地建造得非常随意,位置也是歪的。如果是村民建造的,肯定不会如此随意。

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两处墓地,一处位于松树下,一处位于垃圾堆下,看起来就像是草草了事。村民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好奇:为什么此处有着两处如此随意的墓地呢?这两处墓地到底是谁建造的?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位村民又在不远处发现同样的墓地。不过出于对墓地的敬畏,对死者的尊重,村民并没有擅自主张开墓,一探究竟。而是选择回到村里,与众人商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村民听说突然出现的墓地,都感到很诡异。他们很确定,这两处墓地肯定不是村里人建造的,那到底是谁呢?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好像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奏。一瞬间,村子里打破往日的宁静,村民们人心惶惶,忌讳不已。

正在此时,一位阅历丰富的老者站了出来,要查清真相。这位老者生平经历丰富,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具有过人的智慧。他听说此事后,急忙来到墓地处,仔细观察。

经过一番观察,他分析这两处墓地应该是战争年代的墓地。据他分析,一是墓地看起来随意,但是比较陈旧,可以判定历史久远。二是,云南自古处于交界之处,一直受外人的侵扰,时常爆发战争。

按照这两点,老人断定这是一处战争遗留的墓地。对于这个结论,村民们也没有多想,毕竟自古以来,云南的确战争频发,遗留墓地也是情有可原,因此都认同老者的判断。但是这些遗骸属于哪次战争,属于哪些军队,一时间众人也无法得知。

对于这些遗骸,村民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这些遗骸历史久远,无法得知遗骸是否存在什么危险,或者存在什么危害。一旦擅自动手,将发生无法预料的结果。

重重考虑下,村民决定交给政府处理,上报给有关政府部门,处理这些油桶和遗骸。政府部门接到消息,立即派来工作人员和专家,共同查看具体情况。

首先工作人员,利用多种方式,排除细菌武器,炸弹残余等可能,再小心打开所有油桶,仔细搬出一具具遗骸。

紧接着,专家对遗骸进行专业分析,检测,确定这些遗骸的年龄都很小,平均年龄应该在20岁左右。听到这话,周围的人都沉默了。20岁还是一个青年最好的年华,他还未来得及体验世界的美好,却已经牺牲。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看到这些年幼的遗骸,很多村民不忍心再看下去,纷纷离去,剩下部分村民强忍悲痛,继续配合专家的调查,记录工作。

紧接着,就是确定这些遗骸的身份。仅仅凭借战士的年龄,显然不能判定他们到底属于哪个军队。为了查清楚遗骸的身份,专家查阅大量资料,对比大量的战争历史资料,经过重重对比,最终确定这些遗骸是中国远征军。

提到中国远征军,我们并不陌生。中国远征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军队,他们奉中国政府的命令,奔赴缅甸附近,负责配合盟军共同抵抗日军,守卫滇缅公路,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历史由来。

而前文说到油桶的遗骸,经过考证,证实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作战的部队。第一次战斗失败后,他们奉命暂时撤退,在撤退途中遇到敌军包围。他们在掩护大部队突围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当时战事紧急,战士们也没时间安葬战友的遗体,只能用铁桶安放战友的尸体,就地掩埋。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无法得知他们的具体姓名。后经过连续几天的探查,整理,政府将这些遗骸全部重新埋葬于当地的烈士陵园。虽然已经无法得知他们具体的姓名,但是他们有一个永恒的名字:中国远征军。

随着这件事情曝光,中国远征军的历史,也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人们纷纷去了解那段惨痛的历史。

据资料显示,在整个战斗期间,中国远征军收复八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多座大小城镇,打出中国军队的威名。其中关于中国远征军战士的故事,数不胜数。而具体的情况,我们已不能得知,只能依靠幸存者的口述,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

据中国远征军幸存者老兵李承基回忆,他们是乘坐飞机来到滇缅,在路上还遇上日军战机的袭击,一度缺氧,幸好飞行员打开高空氧舱,才让战士们幸免于难。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图|李承基

来到滇缅后,他很快投入战斗,差点丧命,幸好反应迅速,才逃过一劫。在这次战斗中,他第一次见到战争的残酷,刚刚在眼前活蹦乱跳的战友,转眼间就已丧命。战争带来的伤痛,深深印在战士的心里。

除了残酷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是让人望而生畏。就拿野人岭来说,野人岭是一条纵深200多公里,海拔在2600多米的地带。里面峡谷密布,山高林密,山谷里的蚊虫毒蛇应有尽有,瘴气弥漫。遇上高降水量,还会发生猛烈的山洪。

这样的地方,听起来就让人畏惧,无人敢踏足。但是就是这样的地方,中国远征军的战士们为了完成作战任务,依旧要踏上这片危险的土地。他们面临的危险,可想而知。

令人震惊的是,吃人巨蟒的出现,让战士们更加害怕不已。那是部队在行军路上,突然遇上不明阻碍物。部队首长得知后,立即派出侦察兵查看。

侦察兵过去一看,只见一条巨大的蟒蛇,停在前方。蟒蛇蛇身水桶那么粗,眼睛冒着嗜血的光芒,吓得人腿软。首长听到后,还算镇定,下令射杀蟒蛇。一番射击,蟒蛇的身子被打烂,居然流出美军的头盔,衣服等物品,简直让人想吐。

还有幸存的女兵护士刘桂英,回忆中国远征军的故事。据她回忆,出发的那天,她唱着中国远征军军歌出发,向着胜利前进,但她不知道,这会是她一生最惨痛的回忆。

她一来到缅甸,历经连续几天的战斗,跟着部队进入野人山。那时她作为部队的后勤人员,走在部队后面。当她走到野人山入口,看见一千五百多具尸体在燃烧。她根据残余的布料判断,那些都是她的战友。

据她了解,这一千五百多名战士,是因为受伤或者染病,不能跟随部队长途跋涉,不得不停留在此。可留在此地,无外乎两种命运。一是被敌军射杀,或者俘虏,二是在原地活生生饿死,病死。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图|刘桂英

既然如此,他们本着宁为烈士死,也不做俘虏的精神,引火自焚,含恨而终。他们没有什么别的心愿,只希望战友能带着自己的头骨回到中国,回到自己的故乡。这惨烈的一幕,让刘桂英泪流满面。

事实上,当初和刘桂英进入野人山的女护士,还有其他四位。她们作为女兵,本身她们的体力赶不上男兵战士,关键她们还要负责照顾救治伤员,承受更巨大的生死考验。

部队没走几天,她们就遇上一条河流。河流对于男兵并不困难,直接走过去就好,可对于女兵却非常艰难。因为两位女兵刚好遇上生理期,身体不适,怎么能泡在冰冷的河水中。但是没办法,她们只能像男兵一样直接走过去,在她们身后,留下一片泛红的河水。

战士们整整走了两天,才走过这条河水,到达对岸,女兵战士的身体也泡肿了。后面陆续几天,女兵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跟着部队行军。

直到一天,一位女兵突然被毒蛇咬了。其他女兵发现后,连忙上前采取紧急措施,吸出毒素,才保住性命。祸不单行,几天后,她又突然遇上一只野狼,直接被咬断脖子,当场丧命。这也是第一个女兵的死亡。

第二个女兵的死亡,源于瘟疫。当时野人山天气湿热,瘟疫开始横行,不少战士染病,第二位女兵也不幸染病。她染病后,其他女兵并没有放弃她,反而精心照顾她的身体。可后面几天,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为了不拖累大家,她选择独自跳下悬崖。

第三位女兵的死亡,也源于瘟疫。瘟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第三位女兵不幸染病。为了不让疾病继续传染,她的男友与她留在原地,两人抱在一起去世。

第四位女兵,也没有挺住。她的身体本就不算强壮,长期跋涉,加上艰难的环境,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后发起高烧,拉肚子,于第二天凌晨去世,永远闭上双眼。姐妹五人,只剩下刘桂英存活。

5年前,云南一村民上山采药,结果发现:多具军人遗骸装在油桶里

这些中国远征军的战士,历经种种艰难,有的牺牲,有的幸存。让大家永远无法遗忘的是,他们超乎常人的毅力。

而对于这些被安放在油桶中的战士来说,如果不是村民无意中发现,他们或许永远都不会重见天日,会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幸好人们发现了他们。时至今日,当地的村民都不约而同将那块土地保护起来。

每至清明佳节,不少村民自发来到烈士陵园,给中国远征军的战士们扫墓。

烈士虽已逝去,但他们的故事永远长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