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天生丽质,无奈成为和亲的对象,但在有限人生中却无限发光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让小编来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自汉朝以来,古人就有一种休战的政策,而这种政策一直都是备受争议,那就是和亲,为了百姓减少伤亡,耗费物质,男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只能让女人出马了。贯穿整个历史朝代,这也是匈奴边疆民族和中原文化之间的智慧较量。

此人天生丽质,无奈成为和亲的对象,但在有限人生中却无限发光

说道和亲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朝的文成公主了,文成公主原名叫做李雁儿,出生于唐朝鼎盛的时期,聪慧大方,美丽可爱,从小受皇家的教育,当时遵循李世民的圣旨,长途跋涉嫁到遥远的吐蕃,可见其大义凛然的性格。吐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完全不同,无异于改头换面一般。

此人天生丽质,无奈成为和亲的对象,但在有限人生中却无限发光

当时的唐太宗觉得一桩婚事就可以少牺牲无数军队,何乐而不为。他非常崇尚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政治理念。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不辞辛苦的来到长安,带来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就是为了和世界强国唐朝联姻,攀上这个强国,让自己有所依靠。李世民想的是为了减少战争。松赞干布也是少数民族著名的英雄,生活在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地区,征战勇猛,然后统一藏区,坐到君主的位置。李世民当然就很看好他,于是文成公主十几岁就嫁给二十多的松赞干布。

在贞观十五年,李道宗亲自护送文成公主从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则在青海迎接,举行了世纪婚礼,完事后,带着文成公主回归吐蕃。当时唐太宗给文成公主的陪嫁物奢侈至极,比吐蕃的聘礼贵重几十倍:各种珍宝,佛像,文化书籍,医疗,种田方法。

此人天生丽质,无奈成为和亲的对象,但在有限人生中却无限发光

大家不知道的是古代和亲,是不允许携带丝绸,和农作物的种子。就算是到了唐朝,这些制作的技术,也是严格保密的,然而文成公主能大量的带到偏远地区,这就体现了唐太宗对松赞干布的重视与信任。后来文成公主在那边稳定之后,开始改变吐蕃人的人们生活方式。大肆宣传种田,吐蕃的文化从原始走向了现代,松赞干布大为开心,又命自己的臣子虚心向唐朝的随从学习诗书礼仪,后来专门让家族子弟前往唐朝认真学习,把好的文化引进自己国家。

此人天生丽质,无奈成为和亲的对象,但在有限人生中却无限发光

随文成公主到吐蕃的农业方面专家,精心教导吐蕃人种田,把中原的粮物种在高原地带,到了收获时候,大量的粮食让吐蕃人大吃一惊,虽然吐蕃人也种植青稞,荞麦,他们却不会管理,产量自然非常低。看到这样的高产,心理是由衷的佩服汉族人超高的种植粮食水平。松赞干布争取了文成公主的同意后,农业专家开始传播这种种田的方法,使他们在放牧的同时,还收获丰盛的食物。特别是丝绸的技术,把桑叶养蚕方法传给他们, 因此吐蕃也能自己制作丝织品。

此人天生丽质,无奈成为和亲的对象,但在有限人生中却无限发光

李世民死后,唐高宗继位,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还赏赐金银,诗书,谷物和文成公主的饰物。松赞干布表示:皇上刚继位,如果有不忠心的臣子,我一定带兵前去讨伐。唐高宗非常开心,直接封他为宾王。趁着皇帝高兴,松赞干布有请求赐造酒,和笔墨纸砚的技术。皇帝都答应了。在文成公主的驱动下,那个时候唐朝和吐蕃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此人天生丽质,无奈成为和亲的对象,但在有限人生中却无限发光

永徽元年,松赞干布辞世,文成公主却留在了那边,因为他已经喜欢上了那里的子民,百姓也很爱戴她。西藏的大昭寺和小昭寺就是她设计的。在文成公主的影像下,西藏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使汉藏人们的情谊更加深厚,可谓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