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山有戏|灯影里的经典故事

据唐山文化旅游:

当人们参透了灯影的奥秘,一块块白色幕布便在中国乡村的夜晚相继展开。兽皮雕刻的演员们投射出色彩斑斓的精致人形,一支支乡土乐队吹拉弹唱着本地特色的曲调,进行配音配乐。劳苦的百姓坐在白幕前,观看着这露天影院出品的系列历史剧、神话剧和家庭伦理剧。

在电视还未普及的年代,既能“看动画”,又能“听戏曲”的皮影戏,实在是贫瘠生活里的一大精神享受。其受众之多,分布之广便可想而知了。

马 唐山皮影

农闲时节,人们借皮影戏娱乐身心,慰藉辛劳。民俗活动中,人们以皮影戏酬神祭祖、祈福请愿。

地域文化和审美习惯的不同,使得各地皮影戏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雕刻皮影的材料有牛皮、驴皮、羊皮,猪皮不等,皮影造型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精细华丽,音乐唱腔也有浑厚豪放和清丽婉转之分。

相同的是,一代代雕刻艺人们都基于生活经验创造出了程式化的造型语言。五官、头饰、服饰,这些元素按规律进行组合,便可塑造出万千角色。

上:唐山皮影“生”(专指小生)

下:唐山皮影“小”(旦角)

唐山皮影“大”(类似戏曲中的“净”)

小小的影人之上,男女老幼,贫富尊卑,善恶忠奸,一目了然。

人们秉持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形”的朴素原则,通过角色的美丑来表现善恶,仅仅从视觉层面就明确传达出向往正义、鄙视邪恶的态度,观者自然心领神会。

唐山皮影“丑”

唐山皮影“髯”(老生)

各地的皮影剧本往往也都改编自历史演义、神话传说、公案小说和寓言故事,每一次的演出,其实都是一次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和强化。人们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总结反思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行为规范。

为农者,应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为商者,要公平诚信,童叟无欺。

为官者,须正直清廉,为民请命。

……

来源:中国手艺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