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有大行低调下线支付类App,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相信大家对“APP”一词已然不陌生了。各类手机软件层出不穷。其中就有“银行服务应用”的相关软件——手机银行。原本以为手机银行的世界会多姿多彩的发展下去,近日却有消息报道,又有一家国有银行低调下线了旗下的支付类APP。这就不由得让人联想,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智能手机中软件众多,手机银行的存在感如何?

现在办理银行卡时不难发现,办理成功之后工作人员还会推荐自家银行旗下的手机APP,下载后直接能够在手机APP上去享受相关服务,就有了“掌上银行”的说法。

国有大行低调下线支付类App,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大多数办理的银行卡为企业结算工资所用。企业不同,工资卡类别也有不同。一个人可能拥有多张银行卡,去过多家银行办理,手机里更有多家银行旗下推出的APP。刚开始可能会对银行APP持有新鲜感,进入APP就能查询到资金明细,一目了然。更有“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办理相关业务的好处。

那么一部手机里大概有多少个APP呢?可能大家不会仔细去数。有一点显而易见,随着手机使用的时间越长,容量会越小。不知不觉中,银行APP可能就有很多个了。实际上,使用银行APP的次数少则一月可能只有一两次。

国有大行低调下线支付类App,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使用手机银行时,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用户体验感”不够好。是众多的软件中,有娱乐消遣的,社交互动的,阅读学习的,生活服务的.让人应接不暇,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对手机银行APP更是“不感冒”。

如果办理一张银行卡就下载一个或者多个银行APP,时间一长,不惹眼,使用少,占内存。相比其他APP,手机银行的存在感就没有那么“被需要”了。

银行为什么要推出手机银行APP软件呢?

可能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银行会开发推行旗下手机APP呢?

当下手机支付群体相当庞大。现金交易趋向了线上交易。现在大多数特别是年轻人更喜欢使用手机支付,通过微信支付宝完成交易,并且还会将钱存在手机支付的软件中。

国有大行低调下线支付类App,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银行本是存钱取钱的地方,上面的情形使得银行有了危机感。所以“被迫”加入手机支付市场的竞争中,自主研发推出相关的APP。刚开始可以说是一股热潮。一下子涌现出大批手机银行APP,存在一家银行少则1-2个,多则4-5个的情况。

国有大行低调下线支付类App,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通过APP我们可以网上社交,听歌刷剧,阅读学习,购物理财.初衷可以理解为,“通过手机这个小小媒介让我们看到大大的世界”。银行当然也希望通过手机银行带给大家更好的服务。

手机为什么要“瘦身”?

软件多样化发展的当下,手机银行为什么要“瘦身”呢?大势所趋也许是另外一种“境遇”。

每一项工作的初始展开到最后完成都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个APP的开发到推出也如此。手机银行APP过于“繁多”,APP之间的边界不够细化,功能有所重叠。这背后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开发了众多APP,时间累积后,这些银行APP让用户产生了“视觉疲劳”,严重的还会招致反感。用户黏度不高,并且存在资源浪费。手机银行“瘦身”也许真的很有必要了。

国有大行低调下线支付类App,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手机可以说是现代生活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工具伙伴”,手机里的软件更是让我们的生活便捷丰富。金融类手机银行APP或许也是服务于大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来看,也是正在整合改进优化的一部分。

你的手机有多少个银行APP呢?你觉得手机银行“瘦身”会成为趋势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