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少英雄先烈的名字,而在这其中“卫立煌”一直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虽然他曾威名远扬,令敌人闻风丧胆,然而他也曾因为政治立场的摇摆不定,身份成谜,而一度饱受外界的猜忌与怀疑。

他曾是“五虎上将”之一,但也成为全国通缉的一级“战犯”。那么,历史上的卫立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什么支撑着他的几起几落而始终不败呢?

一、“虎犊”初生,坚韧奋进?

1897年2月16日,此时的中国人民谁都想不到在安徽合肥小小的卫杨村中,未来蒋介石手下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的“虎将”卫立煌出生了。

或许是天赋异禀,或许是对清政府黑暗统治的反击与抗争,卫立煌从小就显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与智慧。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卫立煌的父亲卫正球是晚清政府的官员,掌管着合肥县石堂桥镇的田赋,可惜的是,1905年就因为瘟疫而去世,少年丧父的卫立煌是在大哥卫立炯的抚养下长大的。

从小就知道大哥的不容易,所以卫立煌一直都很努力,少时在私塾就读时就以勤奋刻苦著称,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诗词历典更是样样精通,在传统教育的指导下,卫立煌积累了不少文化知识。不难预料,良好的文化根基为他将来的从政从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卫立煌的一生有过几次重大的转折,然而这些所谓的转折最初的来源都要从他下定决心从军开始说起,那也是卫立煌梦想开始的地方。

卫立煌17岁就开始从军,还是个孩子的他不仅没抱怨过一句苦、一句累,反而是将所有的磋磨都隐藏在内心,将所有的锻炼都化为考验。

从当兵开始,卫立煌就追随的孙中山先生身边,跟着先生开创革命事业,他从位置最低的卫兵做起,一步步到班长、排长、连长再到营长,从一个人慢慢发展壮大到带领一支队伍,这个17岁的少年一步步磨砺着自己,在战斗中浴血奋战,在革命中奋不顾身,他有着年轻人有的一切优点。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图:卫立煌在看地图

在战争中卫立煌凭借着智勇双全、英勇沉着在孙中山先生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1920年,在粤军成功讨伐桂系军阀的回军路上,孙中山先生还特地给卫立煌送上过一张单人照片,并亲笔签名道:“立煌同志孙文赠”。

这张照片给了卫立煌以莫大的鼓励和认可,而这张具有特殊意义的照片后来也一直被卫立煌精心收藏,在他的戎马一生中,给他了无数的支持和鼓舞。

不久后,这个艰苦奋斗的立志青年,终于在34岁这年,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14军的军长,在整个北伐战争过程中,他冷静应敌,骁勇善战,先后不断立下战功,也让这个从乡下小农村出来的少年将军初露威名,当初那些跟随在孙先生身后作战的岁月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

二、他人棋子,“剿共”干将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利用各种手段,在政治上打压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对手,在暗地里又靠着花言巧语笼络孙先生的昔日部下,他极力地把自己塑造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或许正是因为蒋介石的八面玲珑,才让单纯的卫立煌答应了蒋介石的收编,甘心成为他手下的一员猛将。然而,令卫立煌意想不到的是,想象中的美好未来不仅没有到来,自己反而成了蒋介石手中的一颗棋子。

蒋介石在用人时讲究亲疏关系,这就注定了卫立煌不能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因为卫立煌既非蒋介石的同乡,更不是黄埔军校训练出身,这让蒋介石在内心十分瞧不起卫立煌,所以即便同为“五虎上将”,但卫立煌与蒋介石的关系却远远不如其他四人。早在北伐战争时期,二人就曾产生过不愉快,进一步让蒋介石对卫立煌不喜。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心有城府的蒋介石曾对人在谈到卫立煌时这样说道:“卫立煌这个人会用兵,但不会搞政治。”而脾气火爆的卫立煌也曾对手下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有兵力在手,非把不讲信义的蒋介石搞垮不可。”由此可见,这二人的积怨已久,是注定不能成为一路人的。

1930年,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卫立煌手下的军队奉命接受改编,组成第四十五师,后又扩编为第十四军,正是这支先后几经改造的军队,在不久后的将来,不仅成为了蒋介石手下的一支猛虎军队,更成为了蒋介石围剿红军的主要力量。

1932年,不受重视的卫立煌被任命为第六纵队指挥官,被蒋介石派去围剿共产党。卫立煌便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入手,发动进攻。

恰巧此时的中共由于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的指示加上张国焘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线,他们先是犯了轻敌的错误,后又惊慌失措,仓皇撤退,面对卫立煌的猛烈攻击,他们全无反抗之力。

很快,卫立煌就率领军队占领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金家寨。这次的围剿成功,让蒋介石感到十分高兴。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兴致高昂的他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激励将士们继续讨伐中共,蒋介石不仅给了卫立煌大量的奖金,甚至明令允许卫立煌在地理位置险要的关隘“金家寨”,建立一个新的县,并且提出用卫立煌的名字为这个新县命名,于是,“立煌县”就这样诞生了。

要知道,这个殊荣,在蒋介石的一众手下中只有两位将军享有过,一位是刘峙的“经扶县”,而另一位就是卫立煌的“立煌县”了。

蒋介石的这一举措明显对中共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他不仅正式将卫立煌这个“反共第一人”推到了大众的眼前,更使得隐藏在金家寨中的红军、积极分子、苏区干部等被逮捕,一时间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白色恐怖”事件,使得红军的革命事业大受挫折。

由于在“剿共”事业中卫立煌确实为蒋介石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即便卫立煌不为蒋介石所喜欢,但也不得不将他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然而卫立煌离封疆大臣始终还有一步之遥。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不久后,卫立煌再次成为了蒋介石围剿中共的第一工具。与此同时,张学良和杨虎城也受到蒋介石的威胁,奉命歼灭红军。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西安事变”发生了,虽然这是一场没流血的政变,但卫立煌与张学良等人还是逃脱不了被软禁的结局。

当初“剿共第一人”的美名,在这时对于卫立煌而言无异于变成了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刃,他知道自己在蒋介石的推动下,成功地被打造成了“反共积极分子”,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情况下,不受蒋介石喜欢的自己很可能会被蒋介石所抛弃,知道自己这次可能真的离死不远了。

但奇迹就是发生了,老天给了卫立煌一个悔过的机会,共产党的不计前嫌,为国相让,让卫立煌捡回来一条命。也正是因为共产的宽宏大量让卫立煌百感交集,悔不当初。他也由此走上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

三、“卧底”未定,身份成谜??

经过西安事变影响的卫立煌深感后怕,他意识到自己除了可以效忠党国之外,共产党也可以成为他的第二条退路。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达成共识,暂时停止内战,一致抗击外敌,由此,也给了卫立煌一个与中共深入接触的正大光明的机会。

1937年8月,中共领导下的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9月,又更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由阎锡山为司令长,而卫立煌为副司令长。

但是阎锡山为人胆小谨慎,面对国内国外波谲云诡的局势,不敢轻易下命令、做指挥,反而是将一身的重担都甩给了卫立煌,于是卫立煌也成了这支队伍事实上的“长官”。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图:卫立煌与毛主席

世人都知道,蒋介石与中共的合作是被迫的,是不得已的。但蒋介石并没有放过这次机会,他表面上与中共合作抗日,然而背地里加紧对共产党的迫害,在这期间,蒋介石在谋暗地里谋划,让八路军和日军相对抗,而保存自己的势力,使得不少中共党员、革命人士都惨遭蹂躏。

对于蒋介石不仁义的做法,卫立煌是十分不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1939年,日军进攻太原,阎锡山毫无招架之力,被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急求蒋介石的支援,然而他们迟迟没能等到兵力的支持。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危急关头,卫立煌站了出来,他率领着将士们改道娘子关,转战忻口。国共合作抗战历史上惨烈的忻口战役拉开了序幕。

这场战役打得异常艰辛,也打得血流成河,战争中的每一天都过得无比残酷。经历过平型关战役洗涤的日本军队面对卫立煌带领的队伍,不敢再一味地贸然前进。

但此时的中日两军在设备和兵力上实力悬殊,日军抓住这个漏洞,利用重炮优势对卫立煌的军队实施远程攻击。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在炮弹的猛攻下,我方军队人员伤亡无数,战壕、防御阵地等分崩离析,此外,日军还利用飞机来投放炸弹,很快就将卫立煌所部属的防御战线撕开了口子。

在日军的炮弹之下,卫立煌意识到决不能坐以待毙,与其被动受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10月15日晚,卫立煌就带领着五个旅的兵力前往忻县,以夺取灵山为突破口。

在卫立煌的正确带领下,中日双方的战争进入胶着阶段,中国军队无法进攻,而日军也失去了重兵器的优势,双方人马不得不展开血拼。

在这过程中,卫立煌再一次见识到了中共的抗战决心和无畏牺牲的精神,在中共党人不惜性命的掩护下,才为卫立煌在死守忻口换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也使得卫立煌又一次加深了对中共的认识。

说道卫立煌,就不得不提到他身边的卧底赵荣声,赵荣声凭借自己的才华以及和卫立煌同乡的身份得到了卫立煌的赏识,留在卫立煌身边做事。正是在赵荣声的有意导引下,卫立煌对中共的好感度一次又一次的上升。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在抗战中,中共的武装配备是极低的,有一次,卫立煌听闻林彪受伤,便前往探视关心,回来后觉得应该给林彪回赠礼物,但又不知该送什么好,于是在赵荣声的建议下,便给林彪送去了百万弹药,在批发过程中遇到阻挠时,还亲自出面调节。这些都为卫立煌日后转奔中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卫立煌一再对中共示好,而被有心人所察觉,有人向蒋介石进言,说卫立煌是“中共卧底”,即便最终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卫立煌的卧底身份,但蒋介石已经不再信任卫立煌了。

1941年5月,蒋介石以中条山作战失败为借口,褫夺了卫立煌的上将军衔,命他在成都奉养老母。1943年,在急需用人的情况下,蒋介石又想起了卫立煌,召他回来为自己打仗。

果不其然,重回战场的卫立煌在1944年多的滇缅战役中名声大噪,杀敌万千,又一次让世人见识到了“虎将”风姿。但好景不长,抗战胜利后,出尔反尔的蒋介石又一次将卫立煌闲置了。

甚至还安排他去外国考察,将他调离政治权力中心,一忍再忍的卫立煌终于发起了对蒋介石的反击。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图:卫立煌(中)与主席在北京

1948年,中共为保护卫立煌,不得不将其设立为“一级战犯”。仓皇之下,卫立煌逃往香港。直到1955年,在中共的秘密安排下,才和夫人返回大陆。并先后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直到1960年1月17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四、两任妻子,得遇贵人

卫立煌之所以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绝处逢生,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卫兵逐步走向将军,能够在国共对峙的夹缝中安然生存,除了他自己的敏锐和机智外,还少不了贵人的相助。

说起来卫立煌一生遇到过许多贵人,周恩来、宋美龄甚至毛泽东等人都曾对他伸出过援手。然而我想卫立煌一生中最应该感到庆幸的是他拥有两位“贤内助”。正是他前后两位贤妻的鼎力相助才在后方为卫立煌铺了一条平稳的道路。

朱韵珩,卫立煌的原配夫人。曾留学于美国,又在教会学校上过学,回国后在中学女校任校长。在北伐时期与卫立煌结识并成婚。

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司令的卫立煌因为不得蒋介石喜欢而错失河南省主席一职。幸而朱韵珩凭借着和宋美龄相似的成长经历和留学经历而成为了宋美龄的好友,所以此时由朱韵珩出面游说宋美龄,继而改变了蒋介石的决定,卫立煌才能力挽狂澜,入了蒋介石的青眼,兼任河南省主席这一要职。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图:卫立煌与韩权华摄于1955年

此后也多是朱韵珩的暗中协调才让蒋介石越发看中卫立煌,不断拉拢他。但好景不长,1930年10月,朱韵珩生病去世,留下两个孩子和卫立煌孤独度日。

寡居多年的卫立煌在1941年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位“贵人”,北大校花韩权华。韩权华出生在天津“八大家”之一的韩家,出身高贵,是名门望族之女,从小就备受宠爱,后又在北大就读,更留学美国。

抗日战争时期,韩权华一直没能回国,她曾写信给卫立煌让他不要再等自己,但卫立煌一直没有答应,还是坚持等待韩权华的归来,这份诚信最终打动了韩权华,1945年韩权华回国,并与卫立煌在云南成婚。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韩权华年轻时照片

解放战争之后,卫立煌一边饱受蒋介石猜忌,另一边又背着“战犯”的身份,不得不逃到香港躲避。期间也是韩权华一直陪伴在卫立煌身边,二人在危机中也从未放弃过彼此。

解放战争,卫立煌被我军列入一级战犯名单,为何最后官至副国级?

卫立煌在香港时与人做生意,但不幸被人所骗,将所有的积蓄都赔光了,大受打击的他也是在韩权华的陪伴下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直到1955年卫立煌回到大陆,韩权华才真正放下心来。

卫立煌一生诸多传奇,不论是“剿共”分子也好,“五虎上将”也罢,他所有的是与非最终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所遗忘。然而我相信历史不会忘却,不会忘记曾有过一个叫“卫立煌”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