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商业帝国为何会倾塌?

文I人文视角

编辑I九歌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这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分散的小农经济决定的。所以古代商人地位并不算很高,更没有商人做官的惯例。

然而,到了晚清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外国的产品不断倾销到中国,逐渐打破中国上千年的小农经济的状态。这时期的中国商人比较活跃,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商人,胡雪岩和盛宣怀就是典型代表。

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商业帝国为何会倾塌?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在胡雪岩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亦官亦商的影子。研究胡雪岩的发迹史时,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和晚清政治人物左宗棠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而最终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在一夜之间倾塌。

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什么会失败,研究历史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盛宣怀整的胡雪岩,导致了胡雪岩的失败。那么导致胡雪岩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是怎么一下子就倾塌的?

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商业帝国为何会倾塌?

胡雪岩出生在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幼年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以帮人放牛为生。12岁那年,胡雪岩的父亲病逝,年仅13岁的胡雪岩只身闯荡江湖,先后在杭州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当过小伙计,到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

虽然胡雪岩身处社会底层,但他勤奋学习,很快就成为钱庄正式的伙计。在晚清时期,钱庄做事是一份比较轻松又体面的差事。胡雪岩除了勤奋踏实外,也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这也是他能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26岁的胡雪岩有幸结识了王有龄,这时的王有龄想做官,但是却没有钱捐官。这时胡雪岩从钱庄拿出5000两银子给王有龄,这才使得他当上了候补浙江盐大使。胡雪岩也因为这件事,被钱庄开除了。

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商业帝国为何会倾塌?

但是谁能知道王有龄这么有本事,1851年,王有龄奉旨署理湖州知府一职,不久后调任杭州知府。王有龄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这时他安排胡雪岩代理湖州公库,在湖州办丝行。通过办丝行,使得胡雪岩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后胡雪岩的人生像开了挂一样,资产积累的非常快。尤其是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协助左宗棠开办了“福州船政局”,以及参与了一系列的国家大事。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胡雪岩更是出钱出力,协助左宗棠完成了这件载入史册的大事。那时的胡雪岩,无论在商界,还是晚清政治圈,都是一颗耀眼的星星。

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商业帝国为何会倾塌?

然而,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费了2000万两,当时生丝价格一天比一天便宜。胡雪岩看到这种局势,企图垄断丝茧贸易。

胡雪岩的这一波操作,引起了外商的联合抵制。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商战由此开始了。当时胡雪岩为了抢占生丝市场,不惜高价收购,胡雪岩收购了数百万担。在和外资的这场商战中,胡雪岩占据了上风。

胡雪岩和外商资本争斗的极限时,当时胡雪岩眼看就快胜利了。但是欧洲意大利生丝传来大丰收的消息,以及中法战争的爆发,导致了市场环境突变,很快胜利风向标就转向外资了。

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商业帝国为何会倾塌?

胡雪岩得知这些消息后,深知已经无力回天了,胡氏的产业由此溃败了。就这样,胡雪岩在华洋资本的联合绞杀下,胡氏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落了个革职抄家的下场。

胡雪岩之所以会失败,除了莫大的野心外,还和自己亦官亦商的关系有关。当时晚清政局本来就比较复杂,胡雪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市场和政治的牺牲品。

因此,从胡雪岩的经商经历,我们应该明白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