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仁宗有何人格魅力,为何他的陵墓没有被金国盗挖?

导读:我国历史上大约有400多位帝王,其中庙号仁宗的只有四位(大一统王朝):宋仁宗赵祯、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嘉庆皇帝(嘉庆称仁宗太水了)可见庙号仁是多么不容易。何谓仁,就是仁慈厚爱。普通人能做到任尚且非常困难,更何况贵为天子高高在上的帝王。帝王能被称为仁不但要自身出事要仁义,而且面对天下百姓时也要长期施行仁政就有点苛刻了。而宋仁宗赵祯在四十多年的帝王生涯中的作为,完全称得上仁德。他的德行不但大宋百姓认可,即便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闻讯也嚎啕大哭。金国灭亡北宋的时候大肆劫掠宋朝皇陵,即便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陵寝也没能逃脱。但是只有宋仁宗的永昭陵没有受到丝毫破坏,可见仁宗个人魅力。

宋仁宗有何人格魅力,为何他的陵墓没有被金国盗挖?

我们普通人尚且不足以严于律己,更可况古代生杀予夺的帝王。宋仁宗是少数虚心纳谏,且能够换位思考的优秀帝王。他生性宽厚仁慈、不喜欢奢华,称得上是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典范。正是他这种性格,所以在他执政期间国泰民安、文化经济繁荣发展。为了解除危机才有了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的改革,期待改变大宋三冗的弊端。虽然由于反对势力的强大失败了,但是也为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试了试水。

宋仁宗有何人格魅力,为何他的陵墓没有被金国盗挖?

由于宋仁宗执政超过四十年,况且在位期间除了宋夏战争机会都是和平时期。所以在仁宗执政期间,经济迅速发展。很多有名的大臣再此期间纷纷入朝为官:包拯、富弼、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苏辙、司马光等等。宋仁宗宅心仁厚虽然外战没什么成绩,可以算是一位不错的守成之君。长期的和平也许是辽国君臣期待的结果,所以当仁宗去世后派使者去辽国报信时辽主耶律洪基嚎啕大哭。PS:耶律洪基也是一位爱好游猎,不喜欢打仗的辽国天子。

仁皇帝崩,遣使讣于契丹,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虏主执使者手号恸曰:“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其后北朝葬仁皇帝所赐御衣,严事之,如其祖宗陵墓云。

宋仁宗善于纳谏,从不会因为大臣的劝谏而恼怒杀人。所以在仁宗一朝,大臣都普遍敢言。尤其是包拯堪称大宋喷子,经常慷慨直言。甚至有时候包拯近距离开喷的时候,口水都喷到了仁宗的脸上。虽然仁宗很尴尬,但是从来没有生气一边擦脸一边承认自己的失误。这个绝不是表面功夫,不跟李世民一样事后在打击报复。所以只有广开言路,君王才不会在错误的路上远行。所以仁宗执政时期对大臣普遍宽松,从来没有以严刑峻法处理朝臣。

宋仁宗有何人格魅力,为何他的陵墓没有被金国盗挖?

仁宗不但对大臣宽仁,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很仁义。有很多小典故可以作证这位君王对于身边人的关照。有一次仁宗深夜批阅奏折后感觉饥饿,就想吃一碗羊肉羹。但是看到御膳房已经无人值守,于是这位偌大的仁宗就饿着肚子睡了。等到第二天皇后闻讯责怪他时,他说这是一次偶然如果叫他们一次恐怕形成定例。这样不但浪费钱财,还会让厨师们无法更好的休息。这不是迂腐,而是一种美德。

这种例子在宋仁宗的身上不胜枚举,大臣和百姓都为仁宗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而仁在古代是儒家认为的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宋朝更是以士大夫治国所以仁宗的言行受到大家的一直推崇。况且仁宗能够把仁扩充到普通人身上,善于换位思考体量他人的难处。所以仁宗去世后谥号仁宗,绝对是四位仁宗中最名副其实了。

宋仁宗有何人格魅力,为何他的陵墓没有被金国盗挖?

当仁宗驾崩消息传出,人们自发的为这位仁慈的帝王送行。没有朝廷的诏命,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商人纷纷停止营业祭奠这位难得的君主。在洛阳人们焚烧祭奠的纸钱的烟灰甚至布满了天空,人们都看不到太阳。一位君主能得到自己子民、大臣乃至敌国的共同认可,宋仁宗赵祯可以算封建君王第一人了。

“京师(汴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