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东周敬王三十年(前49()),在吴国为奴三年的越王勾践终于得到吴王夫差的赦免返回越国。夫差在决定让勾践返同的时候,万万不会想到,他的纵虎归山之举,将会使吴国付出亡国的代价。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夫差赦免勾践返回越国本来是有苛刻条件的:越王封地只有区区百里,而且要向吴国称臣纳贡,一举一动都要听从吴国的命令。但雄才大略的勾践一旦脱离了樊笼,他就决不会甘心于做吴国的附庸小国。雪耻复仇是勾践最强烈的愿望。要想雪耻复仇,必须尽快使越国突破吴国的限制,迅速强大起来。为此,在文种、范蠡等文武贤臣的辅佐下,勾践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图强措施: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第一、广泛招揽人才。史载勾践“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受这种优惠政策的吸引,各类人才纷纷投奔越国。勾践对于投奔他的各类人才,尽量发挥其专长。文种足智多谋,有行政干才,勾践任命他为相国,“举国政”属之,让他主持国家行政事务;范蠡精通军事,勾践任命他为上将军,主持军政事务;计然(亦作计倪)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勾践就任命他为越国大夫,主持财政经济;陈音射箭百发百中,越女精于剑术,勾践就委任他(她)们参与训练军队。

此外,勾践任用的大臣还有皓进、曳庸、皋如、扶同、苦成、诸稽郢等。为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勾践对人才给予优裕的待遇,“好其衣,饱其食”。对下属时常“身问疾病,躬视死丧,不厄穷僻”。这样,勾践打下了越国强大的人才基础。《越绝书》在总结吴越争霸史后指出:“吴亡而越兴,在天与?在人乎?皆人也。”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第二、发展经济,使国家与百姓同时得到富裕。勾践根据范蠡的建议,将都城由山区迁移到山地平原交会的孤丘群(今绍兴卧龙山),首先修建周长二里许的勾践小城,作为政治军事核心,然后修建周长二十里的山阴大城,作为经济商业中心,为越国的强大打下基础。为了发展生产,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设施,同时“劝农桑”,扩大粮食种植,发展蚕桑,鼓励手工业。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第三、推行“爱民”政策。勾践在越国推行“缓刑薄罚,省其赋敛”的政策,在施政过程中,不断“施民所善,去民所恶”,时时把老百姓的疾苦与生老病死挂在心上,与民共苦乐。勾践规定:一户人家死了长子,可免除三年徭役;死了幼子,可免除三个月摇役,而且要给予安葬,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于有特殊困难的人家,可以领取官府的俸禄。“爱民”政策的推行,使勾践深得民心,越国上下团结一致。为使越国尽快富强起来,勾践亲自参加耕种,他的夫人亲自织布,给老百姓以示范。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第四、坚甲利兵,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文种向勾践献的“灭吴九术”。其中第八、九两条是关于军事的:“八曰君王国富而备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根据文种的建议,认真进行军事准备。首先是大规模制造剑、甲、矛、弓、戈、箭镞等兵器与防卫武器。当代考古发掘出土的越王剑证明,越国制造的宝剑锋利异常,其制造技术居于各国前列。此外,还大量制造了战车与战船,水战则乘船,陆战则乘车,发挥车、船的作用。其次是对军队进行高强度的技能训练,使其掌握各种杀敌制胜本领。为了鼓舞官兵的士气,勾践赏罚严明,勇敢者赏,以激起官兵的匹夫之勇,由此“聚死臣数万”。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第五,麻痹吴国,远交近攻。勾践分析了当时各诸侯国争霸形势,采取“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对外政策。齐、晋、楚等三个诸侯国与越国距离较远,暂时没有直接冲突,勾践与这三个诸侯国结成同盟国,每年给这三个国家送去大批皮币、玉帛、子女,以结好这三个诸侯国。对于自己的死敌——吴国,采取麻痹、离间等政策,以进一步削弱吴国,使其陷入混乱之中。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勾践唯恐安逸的生活消磨了复仇雪耻的毅力与志气,特地在自己吃饭的房间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常提醒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命入把自己睡的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千百年来国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国力渐渐恢复与发展壮大起来。而吴王因为整天有越国收买的内奸在身边聒噪,对越国的动向毫无防范准备。东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吴王夫差到中原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留太子和老弱守国,勾践遂乘吴国空虚之机起兵长驱直入,大败吴国,杀吴太子。夫差仓猝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双方时战时停,战争持续至东周元王三年(前473)六月,越军再次攻破吴国都城,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

勾践灭吴后,声威大震,驱兵渡淮河,会齐、宋、晋、鲁等诸侯国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周天子派人封勾践为“伯“(霸)。“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勾践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越王勾践成就春秋霸业绝唱

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表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气概。作为一个君王,他能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痛苦和屈辱,立志强国。古人曾云:欲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流传,干百年来一直都是激励国人、催人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1962年,戏剧家曹禺把卧薪尝胆的勾践搬上戏剧舞台,起到了鼓舞人心、团结全民共渡难关的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