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采购产品化建设实践业务背景业务诉求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对策略

备注:带集团采购平台开发团队6年,未曾为采购写点啥,最近换到新领域阿里大脑,趁元旦写下这篇ata文章,算是对自己过去6年采购工作的一个总结。

业务背景

采购产品化建设实践业务背景业务诉求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对策略

阿里经济体业务发展的迅速,大量生态公司采购业务没有系统支撑,不能享用集团较低的框架价格,不在集团可控可视范围(未接平台,数据收集不到),有较大管理风险。当前经济体融合、采购大联盟是未来的方向,大量生态公司有快速接入采购平台的诉求。由于不同生态公司的发展阶段,行业,组织治理差异,导致生态公司有大量复杂的、多变的个性化需求,集团自身采购业务飞速发展,采购订单金融突破1800+亿,有些品类年采购额超100亿,要精细化管理,需定制新采购模式,复杂度高。为了支持业务诉求,让业务先赢,对平台提出新的挑战,必须用中台+产品化的思想来建设采购平台。

业务诉求

采购产品化建设实践业务背景业务诉求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对策略

要求采购中台具备以下能力:

  1. 快速支撑业务
  2. 零条件接入
  3. 商业输出可能性

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采购平台的架构已经运行5年,已不满足业务诉求,主要面临以下3个问题。

问题1:老的架构难以支撑,原来为支持业务快速上线,业务抽象的不太好,大量定制逻辑堆积在3个单体应用,变得难以维护。

问题2:行业、品类差异大,定制需求多,采购平台不支持二次开发,平台开发资源成瓶颈。

问题3:配置自交付能力不够,比如采购有120支审批流,随着生态公司大量接入,调整频繁变高,每次调整都要开发,占用30%的开发资源

采购产品化建设实践业务背景业务诉求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

1、架构升级

2、可二开

3、配置化自交付

接下来介绍是如何进行架构升级的?

架构升级

采购产品化建设实践业务背景业务诉求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对策略

第一个升级是底层的技术框架升级,基于宜搭Plus构建,复用宜搭Plus提供的模型,逻辑,规则,流程扩展、开放能力,同时采购团队也负责宜搭Plus开发框架的建设。

第二个升级是将采购商城,采购工作台,供应商门户3个大单体应用拆分为4个前台应用和7个中台应用,将S2C,PTP的业务能力沉淀到中台。

第三个升级是支撑业务插件,沉淀增强业务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组合打包,形成各种行业采购解决方案。

第四个升级支持二开,实现业务定制与隔离

第五个升级支持多租户、生态差异配置化自交付。

最终希望做到50%的通用能力沉淀到中台,30%的行业共性沉淀到行业增强能力,20%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业务自交付配置和二次开发支持。

这些听起来比较抽象,接下来以采购寻源为例介绍下采购中台具体是如何构建设的?

采购产品化建设实践业务背景业务诉求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对策略

1、抽象出通用的领域模型,领域服务,业务标准功能沉淀到中台,被前台复用。

2、建设二开能力,对外提供了SPI,API,使得生态公司可基于SPI,API二次开发。

3、元数据驱动UI,实现业务元数据前后端打通开发提效

4、可被集成,沉淀行业解决方案

5、打造配置化自交付能力,实现业务流,审批流的自交付能力,功能的差异化配置。

接下来介绍分别是如何实现的?

宜搭PLUS开发框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