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采購産品化建設實踐業務背景業務訴求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對政策

備注:帶集團采購平台開發團隊6年,未曾為采購寫點啥,最近換到新領域阿裡大腦,趁元旦寫下這篇ata文章,算是對自己過去6年采購工作的一個總結。

業務背景

采購産品化建設實踐業務背景業務訴求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對政策

阿裡經濟體業務發展的迅速,大量生态公司采購業務沒有系統支撐,不能享用集團較低的架構價格,不在集團可控可視範圍(未接平台,資料收集不到),有較大管理風險。目前經濟體融合、采購大聯盟是未來的方向,大量生态公司有快速接入采購平台的訴求。由于不同生态公司的發展階段,行業,組織治理差異,導緻生态公司有大量複雜的、多變的個性化需求,集團自身采購業務飛速發展,采購訂單金融突破1800+億,有些品類年采購額超100億,要精細化管理,需定制新采購模式,複雜度高。為了支援業務訴求,讓業務先赢,對平台提出新的挑戰,必須用中台+産品化的思想來建設采購平台。

業務訴求

采購産品化建設實踐業務背景業務訴求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對政策

要求采購中台具備以下能力:

  1. 快速支撐業務
  2. 零條件接入
  3. 商業輸出可能性

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采購平台的架構已經運作5年,已不滿足業務訴求,主要面臨以下3個問題。

問題1:老的架構難以支撐,原來為支援業務快速上線,業務抽象的不太好,大量定制邏輯堆積在3個單體應用,變得難以維護。

問題2:行業、品類差異大,定制需求多,采購平台不支援二次開發,平台開發資源成瓶頸。

問題3:配置自傳遞能力不夠,比如采購有120支審批流,随着生态公司大量接入,調整頻繁變高,每次調整都要開發,占用30%的開發資源

采購産品化建設實踐業務背景業務訴求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對政策

應對政策

1、架構更新

2、可二開

3、配置化自傳遞

接下來介紹是如何進行架構更新的?

架構更新

采購産品化建設實踐業務背景業務訴求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對政策

第一個更新是底層的技術架構更新,基于宜搭Plus建構,複用宜搭Plus提供的模型,邏輯,規則,流程擴充、開放能力,同時采購團隊也負責宜搭Plus開發架構的建設。

第二個更新是将采購商城,采購工作台,供應商門戶3個大單體應用拆分為4個前台應用和7個中台應用,将S2C,PTP的業務能力沉澱到中台。

第三個更新是支撐業務插件,沉澱增強業務能力,通過這些能力的組合打包,形成各種行業采購解決方案。

第四個更新支援二開,實作業務定制與隔離

第五個更新支援多租戶、生态差異配置化自傳遞。

最終希望做到50%的通用能力沉澱到中台,30%的行業共性沉澱到行業增強能力,20%的個性化需求通過業務自傳遞配置和二次開發支援。

這些聽起來比較抽象,接下來以采購尋源為例介紹下采購中台具體是如何建構設的?

采購産品化建設實踐業務背景業務訴求系統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對政策

1、抽象出通用的領域模型,領域服務,業務标準功能沉澱到中台,被前台複用。

2、建設二開能力,對外提供了SPI,API,使得生态公司可基于SPI,API二次開發。

3、中繼資料驅動UI,實作業務中繼資料前後端打通開發提效

4、可被內建,沉澱行業解決方案

5、打造配置化自傳遞能力,實作業務流,審批流的自傳遞能力,功能的差異化配置。

接下來介紹分别是如何實作的?

宜搭PLUS開發架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