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把“中国”带去欧洲的民族,住中国边上,被匈奴赶走后,建立帝国

我们称呼自己的国家叫中国,按照字面翻译应该是中间的国家。那么有没有外国人这样称呼我们的?没有,无论哪种语言里,与中国相对应的称呼,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王朝,其中影响最深的可能是秦朝。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本身的寿命非常短,从统一到灭亡只有十四年,在封建王朝中也是创纪录的。但就是这样秦朝,使中华文明以外的国家,了解到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的存在。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的最东端,只有往西去,才能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夏商两代由于太过久远,是否与其他文明有过接触,现在还无法了解,周朝则是实打实地对外交流过。秦国与大月氏的交往,在史书上是有记录的。

把“中国”带去欧洲的民族,住中国边上,被匈奴赶走后,建立帝国

这个大月氏曾经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与秦国挨在一起,他们将东面的这个邻居称为秦人。这很有可能是最早关于中国的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最熟悉的英语单词CHINA,在更古老的拉丁语系中,非常接近“秦”的读音。由此可见,在古老的欧洲文献中,中国就是被称作秦的。而把这个称呼带给欧洲人的,应该是大月氏。

张骞去西域的首要目标是联合大月氏一同反抗匈奴,没想到的是,大月氏已经迁移到中亚地区。他们打不过匈奴,却在中亚和南亚混得很不错,建立起一个贵霜帝国,号称是当时欧亚大陆上的四大强权之一。

把“中国”带去欧洲的民族,住中国边上,被匈奴赶走后,建立帝国

强大的帝国必然带来强大的文化,贵霜帝国的语言文字等等都会向周边国家辐射。西亚、欧洲等国跟着他们把中国称作了秦。虽然这个时候,秦朝已经灭亡了很多年,但他们不知道,称呼一旦定型,是很难更改的。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王朝,与西方的联系也较为密切,使俄罗斯等民族把这个王朝当作了中国的代名词。这个王朝叫契丹(Китай),更准确的说是西辽。巧合的是,契丹和秦的发音还颇有点相似。

西辽在中国历史上不怎么有名,在中亚地区却影响深远。是辽国皇族耶律大石利用辽国在西域的驻军,创建的一个王朝。称霸西域和中亚数十年,直到被蒙古大军消灭。而俄罗斯也正是借助蒙古人的金帐汗国才崛起的,肯定和契丹人打过交道。

把“中国”带去欧洲的民族,住中国边上,被匈奴赶走后,建立帝国

到这里,西方其他文明对中国的称呼已经基本定型,后来出现的其他单词都是从这些演变并固定了下来。无论中国再怎么改朝换代,也不会变了。

古希腊曾经把中国称为赛里丝,这是他们对丝绸的直接翻译。不过,古希腊文化被断绝过,现代欧洲人还是通过波斯、阿拉伯等地的古书,才重新发现这些古文化。所以,他们对中国的称呼没有能延续下来。

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汉唐两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但没能改变外国对中国的称呼。汉人给我们的民族定了名字,唐人更是海外华人最喜欢的称呼。但是,唐人街只是中国人自己的叫法,英语里仍是chinatown,中国城的意思。

把“中国”带去欧洲的民族,住中国边上,被匈奴赶走后,建立帝国

20世纪初,还有一个称呼使用得很广,却被中国人视为耻辱——“支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佛经里,发音和拉丁语中的中国非常接近。原本没有什么褒贬之意,但日本人将这个词给用歪了。“支”本身又有非正道的含义,使得中国人闻之而愤怒。

日本人最喜欢在这种细节上做文章,米国、露西亚,一个是日本人爱吃的大米,一个像露珠一样,阳光一照就挥发。用这种手法来表达日本人美国和俄国的蔑视,“支那”也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至于中国和陶瓷画上等号,是清末出现的。陶瓷原本的英文叫法是中国瓦,后来简略掉了后半部分,这才把陶瓷和中国变成了同一个单词,只是用大小写来区分一下。

把“中国”带去欧洲的民族,住中国边上,被匈奴赶走后,建立帝国

中华文明屹立于东方五千年,别人怎么称呼我们,根本不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在特定的时期,我们需要提振国民的信心,告别屈辱历史!“支那”这个词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国民政府在1930年曾经要求日本禁止用“支那”称呼,日本人表面上答应,实则照用不误。这个词一直伴随我们度过整个抗日战争,直到日本战败,才停止了使用。没有足够的实力,连自己的名字都做不了主,更不用谈其它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