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前几代的3系列相比,新的G一代3系列汽车风格放大许多,外观肌肉线条明显但又同时不失稳重。车尾造型也非常简洁,加上一点镀铬饰条的点缀,使整车看起来相当平衡。车侧及门把均有迎宾灯,这个设计在比较暗的停车空间时,可以帮助驾驶人及乘客轻松找到门把,是一个蛮方便且贴心的设计。我一直认为宝马是专门坐车子的车厂,他们对内饰的诉求并没有那么强烈,所以这辆车的内饰就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不过方向盘有真皮包覆,触感其是还不错,同时也配有气氛灯,而且手摸得到的地方材质大部分都是软质塑料,还蛮加分的。

至于中控台前侧中间则配有USBA的充电头,不过这边有个缺点就是当有线充电时,手机若要放在里面的置物空间,势必会让充电线缠绕在周围,并且放、取手机时并不那么就手,建议原厂可以在副驾的手套箱上多设计一个夹层,这样空间功能性才会更好一些。我身高183cm,因318i车身稍低,所以上下车略显不便,但座椅有电动调整以及2组的记忆功能,我在上下车时通常会先将座椅往后调整,并在上车后使用记忆功能恢复成习惯坐姿,这样就能一定程度地弥补身高较高的人所带来的不便。
而3系列毕竟是中型房车,头部空间舒适性还是会有一定的保证,整体驾驶视野也十分开阔,路边停车时(在不使用停车辅助系统的状况下)也能准确地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另需一提的是,驾驶座方向盘上快捷键材质遇到阳光会反光,可能是本次试驾车的隔热纸较透光的关系,我觉得车主若未选择较黑的隔热纸,这辆车的反光情况可能会影响驾驶人在行车时的视线。虽然说副驾空间宽敞得无可挑剔(膝部空间、头部空间均非常足够),但经过多位朋有乘坐后的反馈。
大家一致觉得椅子太硬、头枕也很硬,乘坐起来并不舒服。因此我认为非自驾者需要考虑乘客的感受再决定是否购买本车,或是另购腰靠及颈枕也可缓解此问题。而后排空间如图所示,在前座均有乘客时,仍可保有如此大的空间,318i在空间的部分确实很有实力。但地板中间隆起的部分因本车为后轮驱动,实在无可避免,若单就后排空间部分仍应予以赞赏。另外后排也有独立恒温出风口,可以解决夏日时后座闷热的不适,且有额外提供2个USBTypeC充电口,方便后座乘客使用。
318i性能马力为156hp、扭力25.5kgm,整体用下来是非常足够的,无论静止起步或是巡航加速,力道都非常充足。且因底盘稳固,车身不致晃动,在高速公路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提速上去,这点驾驶人需多加注意;高速时遇紧急状况,其刹车表现亦展现十足信心,可以及时将速度降下,且平稳地稳定车身。唯一能挑剔的点就是涡轮迟滞,扭力大概会等个1~2秒速度才会瞬间往上拉。
还有本次全新一代的宝马5AU主动跟车系统着实让人惊艳!除了全速域的自动跟车,还配合内置地图,预设定速限高于道路速限时,遇有测速照相会自动减速!跟车时的加、减速亦非常人性,不会给驾驶及乘客有顿挫或不适的感觉;全速域跟停起步的部分也非常直观,并在绝对的安全前提下进行起步。本系统亦有警示功能,手离开方向盘或视线未在前方时,方向盘会闪灯作提醒,安全防护几近满分。还有设定方式非常简单(一键即可启、闭智能巡航),可以让新车主立即上手,不会有操作步骤繁琐到不知所措的情况发生。
盲点系统在隔壁车道有车且欲变道时,仪表板会以黄色灯号显示,并震动方向盘提醒驾驶注意安全,一般他牌车型大部分都是以警示声提醒驾驶,但警示声有时会被音乐或是车外噪音盖过而疏于注意,宝马改以方向盘震动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醒驾驶人。而全面环境及停车雷达均非常灵敏,且快接近障碍物时会主动介入刹停以避免碰撞剐蹭。以下总结使用一周后本车缺点部分,第一个就是起步及放油门巡航时,常有顿挫感,加减速也不勾线性,让人稍感不适。
再来就是座椅稍硬,若是以舒适性为主要考虑的驾驶人,真的不建议购买此车;还有就是方向灯声音系由副驾前方发出,导致若打左方向灯却听到声音由右边传出,第一时间会误认自己打错边,这点很是怪异。德系车的底盘稳健是众所周知,因此行车质量及滤震处理就318i而言都是在水平之上,无可挑剔。但要注意的是,驾驶这辆车的刹车减速应避免一次踩到底,否则会造成很大的顿挫感,此部分需要时间练习并习惯刹车的敏感程度,即可平顺地刹停。
另外在放油门行驶时,不知是否因为车重还是变速箱的关系,在速度慢下来时会有明显顿挫感,这部分会造成乘客稍微不适。最后还是不得不说,这辆车最大的缺点应该就是座椅了,实在偏硬得让人难以久坐,不知是否可以选配稍软的椅子,像奔驰那种较软的沙发椅,坐起来就不会那么不舒服,在试驾期间,所有乘客均对此项目有相同的反馈。不过我想宝马的诉求本来就不在此,因此想选购此厂牌的驾驶需慎重考虑此部分,毕竟车子是要拿来长期使用,座椅方面的舒适度应该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