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前言

1949年,已退回广西桂林的白崇禧心情很不好,他眼看着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解放军便突破了粤桂联合防线。现在广州已经丢失,广西又如何还能保得住?白崇禧深感自己的末日不远。

山雨欲来风满楼

广东战役胜利结束之后,白崇禧的残兵败军不得不缩回他的老窝——广西,就在此时,中央军委又向四野前委致电:

如果白崇禧集中全力守零陵、全州一带,你们可以集中兵力南进,试行抓住该敌。如白崇禧鉴于此次精锐被歼的教训向桂林、柳州之线大规模撤退,则我军似不宜集中前进,而宜分两路并列前进,以一路出柳州以北,以一路出桂林,两路互相策应,仍可随时集中作战,使白匪不能向贵州退却。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四野前委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之后,作出如下决定:

以第12兵团、第13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的第4兵团及桂滇黔纵队、粤桂边纵队,共9个军30个师40万余人,分西、北、南三路向广西进军。

对于白崇禧来说,林彪和陈赓两人是他多年的“死敌”,他的内心是极为忐忑的。

可作为一个战将,白崇禧心里明白,广西是自己的老家,又是他辛苦经营了大半生的大本营。如果不下决心与解放军决一死战就拱手相让,这在面子上起码过不去。

不过,决战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白崇禧考虑到目前军心不稳,士气低落,作战能力已经大打折扣。

然而,就在白崇禧伤心之时,四野前委已作出进军广西的作战计划,其具体兵力部署如下: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一)13兵团两个军首先歼灭通道、靖县之100军、103军,而后迅速向思恩、河池地区前进,并继续向百色、果德之线前进,第一步争取切断敌退云南的道路。

(二)陈赓部第一步先头军十号左右出发,进至郁林、博白之线,防敌退雷州半岛。而后,则依情况向南宁前进。如敌有退钦州、北海动向时,则向钦州或廉州前进,其余两个军在后策应。

(三)我40、41、45三个军,待程子华部及陈赓部先头军超出后,再行出动,拟以一个军经道州、永明、恭城、平乐、荔浦前进;以一个军沿湘桂路前进,以一个军沿湘桂路以北地区前进。49军三个师则准备放在第二线,沿湘桂路两侧摆开,担任剿匪和掩护交通与筹粮任务。

李宗仁电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怒:他们败坏了我蒋某人的名声

此时的白崇禧实在想不出什么招数了,也拿不出什么切实可行的广西防御计划。这时,李宗仁突然从重庆发来电报,邀请他前去共谋大计。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等白崇禧飞抵重庆的第二天,便同李宗仁讲:“今晚我们在这里开个会,议一议德公(李宗仁)和蒋(蒋介石)的进退问题。”

当天晚上,李宗仁在上清寺官邸,将李汉魂、刘士毅、邱昌渭等桂系人士召集到一起开会,程思远这时从香港飞抵重庆,也参加了会议。

李宗仁问:“香港方面有什么新情况?”

程思远说:“联合国首席代表蒋廷黻最近给顾孟余写信,邀顾共同组建中国民主党。”

白崇禧问:“美国政策有什么变化吗?”

“华府上月开了一个圆桌会议,讨论对华政策,由那个负责起草《中美关系白皮书》的吉赛普主持会议,会上有两种意见。一为承认中共新政权,以罗申格和吉赛普为代表;二为不急于承认中共新政权,静观时态再说,以史塔生为代表。

关于台湾问题,国务卿艾奇逊曾征询司徒雷登的意见。司徒雷登建议,继续维持不援蒋的方针,由吴国祯替代陈诚主政,美援吴,不援蒋、陈。这就是蒋廷黻要组建民主党的背景,他是希望以民主党取代国民党。”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听了陈思远的话,李宗仁生气地说:“美国对蒋总裁把持的党失去了信心,所以才有人想组建新党,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这座大山是靠不住的。”

程思远说:“还有一个情况,最近蒋总裁想复职,他将胡适邀请到台北,揣测美国对他复职可能产生的反响。”

对此,李宗仁说:“蒋总裁复职随他的便,我坚持不‘劝进’的立场。”

白崇禧说:“蒋下野以来,名义上是德公主政,实际上政多出头,局面越搞越糟。蒋终究不会放权,这样僵持下去,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共军打到广西上来了,为了三桂父老,蒋、桂之争至此应该了结了。

这次会后,白崇禧与吴忠信在白公馆达成了一项协议:

一、蒋介石复职;

二、李宗仁出国;

三、白崇禧取代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11月4日,吴忠信带着协议文书到台北向蒋介石复命。

看过白崇禧的方案后,蒋介石大骂:“白健生想当行政院长可以嘛,但是不能作为一项条件写进协议。李宗仁也不能出国,在国外搞阴谋的人已经够多了,就是他们败坏了我蒋某人的名声。”

11月5日,白崇禧在桂林召集军事会议。

会上,李品仙、黄杰主张将部队集结于龙州、百色,向西转入云南,而大多数将领则主张由雷州半岛到海南岛,双方争论了很长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白崇禧说:“共军刘伯承已经入川,西南早晚不保。在大陆已经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了,所以我决定采纳退守海南岛的方案。蒋总裁经营台湾岛,我们也可以经营海南岛,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我们很快就能打回广西老家。”

就这样,白崇禧确定了南逃海南岛的方案,并为实行这一作战目标,又制定了首先进攻陈赓兵团的方针,令第3、第11兵团秘密南移,准备发动所谓“南路攻势”。

当时的海南岛与现在不同,是一个近乎蛮荒的岛屿,岛上物资本来就匮乏,后来粤军残部逃上该岛之后,进一步加剧了这里粮食短缺的形势。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正因如此,当白崇禧决定率部上岛的时候,首先受到了余汉谋、薛岳的反对,因为白崇禧当时手下有20万正规军和10万地方部队,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仅如此,蒋介石也不同意让桂系去经营海南岛,因为这样一来,广西的门户就会洞开,黔、滇两省就保不住了。

白崇禧欲调和蒋李矛盾,李宗仁:我不想见到他

11月6日,四野西路军开始南下,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之争尤其让白崇禧感到焦头烂额,他的军事战略虽已定案,却因粤系将领的阻挠根本实行不了。粤系背后撑腰的是蒋介石,因而白崇禧不得不去集中精力解决蒋介石和李宗仁的矛盾。

11日,李宗仁从昆明飞抵桂林。

12日,桂系文武大员会商李代总统的进退问题。对此,白崇禧提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桂黔滇和海南岛连成一片,自成一个局面,与蒋介石对立。

第二,李宗仁出洋,西南局面交白崇禧妥筹善后。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参加会议的人对白崇禧提出的这两个方案议论了很久,觉得哪一个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可是,连素来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都拿不定主意,别人就更没有办法了。

13日,继续开会讨论,李宗仁表态说:“局势如此紧急,不容我们在此消磨时光!西南人心士气已经崩溃,部队数量、质量远非共军敌手,所谓‘自力更生’是不足恃的,因而第一个方案是不现实的。我本人决心赴美治病,广西就由健生(白崇禧)独力支撑。”

见李宗仁要走,白崇禧便说:“德公要出国,我们不反对,惟请求赴港前先飞海口与陈济棠、余汉谋、薛岳话别。他们本来反对我们去海南岛,现在退了一步,让我们守雷州半岛。”

14日,蒋介石又从台北抵重庆,并致电白崇禧:“

昨闻贵阳垂危,川东吃紧,已于本日飞渝,甚望德邻(李宗仁)即日飞渝,策划全局,请兄力促命架。

此时,李宗仁正在南宁与旧属话别,白崇禧从桂林打来电话说:“蒋总裁到了重庆,来电请德公即日赴渝共商国是。”

可是对于蒋介石的邀请,李宗仁却说:“

我不想再见到他!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16日,李宗仁再飞海口与余汉谋、薛岳等告别。同日,蒋介石将黄杰召到重庆,令其率第1兵团驰援贵州。黄杰急电白崇禧:“总裁令职部策应贵州方面友军之作战,先以有力一部取捷径向宜山、南丹急进。”

19日,白崇禧到南宁,要求李宗仁暂缓出国,并说:“你还是代总统,中枢中心所寄,可否先在政治上部署一番,然后再行出国?”

对此,李宗仁回答说:“没有这个必要,依照宪法总统离职时可由行政院长代行职权,我到香港后当将此意电告阎百川(阎锡山)。”

20日,李宗仁登机离开了广西。送走李宗仁的当天,白崇禧飞赴重庆向蒋介石报告。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当晚,白崇禧通过广播电台发表讲话:

本人于前奉总裁电令飞南宁,慰问李代总统病况,并促驾返渝,共商国是。奉电后,遵于昨自桂林飞抵南宁,慰问李代总统,面报总裁意旨,代总统对总裁之慰勉,及各方人士之电报,至表感谢。惟突因胃溃疡宿疾日渐加剧,十二指肠仍不时出血,体力难支。原拟派李主任品仙飞渝晋谒总裁,面陈一切。适本人抵邕(广西)后,李主任品仙始中止此行,由本人来渝复命……代总统已于今晨飞港就医,临行面嘱本人代陈总裁,谓当兹艰危时会,以抱病之身,未能返渝与总裁及政府同全体军民共挽当前危局,殊感歉疚。

李宗仁突然出走引起人们舆论,国内外人士认为此事与蒋介石有关。后来,蒋介石决定派居正、朱家骅赴港“挽留”,可李宗仁却根本不买蒋介石的账。

解放军解放广西后,白崇禧败逃台湾

眼看着解放军就要逼近广西。

11月12日,林彪电令陈赓等:“4兵团之14、15两军应立即迅速向高州前进,以配合13军首先歼灭博白地区之敌,而后依情况向南宁前进或在博白地区以4兵团全力堵击南下之桂敌……15兵团即派一个或两个师进至德庆,归你们指挥,配合作战。”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此时白崇禧的部队正在向南运动,四野前委根据敌情变化,立即调整了作战部署:

西路军一部继续沿黔桂边向果德、百色挺进,以切断白部西窜云南之路;一部向东直插广西心脏地区,攻取柳州。

北路军迅速南下,主力沿湘桂铁路直取桂林,第40军直趋梧州,策应南路军作战。

南路军第4兵团主力立即向信宜、茂名地区集结,以第13军一个师在廉江构筑工事担任阻击;第15兵团第43军星夜兼程秘密西进,至信宜东北集结。

解放军长驱直入,迅猛追击。随着解放军第38军、第39军奔袭湘南和粤北交界处,解放广西的战役正式打响。

虽然白崇禧充分利用了广西山多的复杂地形,布置了周密的防御,并进行了有力的还击。可他面临的对手是林彪,林彪不仅作战计划极为详尽,就连敌人的逃跑路线也考虑到了,还部署了重兵进行阻击,这是白崇禧没有想到的。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此时桂军主力南移,西路和北路主要是追击战,而南面将会在粤桂边形成决战。

西路军于11月10日占领靖县,通道,守军第17兵团弃阵南逃。13日克榕江、从化,歼敌保安部队一部。随后,第38军继续前进,追歼第17兵团;第39军转向东南,直逼柳州。

北路军第40军于15日南下,长途奔袭梧州,以加入南路军围歼桂军主力的战斗。第41、第45军于11月18日出发,沿湘桂路兼程南下。

第41军先头部队第123师以日行120里的速度向南推进。次日,该师一举突破兴安以北防线。桂北敌军第14、第46、第71、第97等部仓皇逃窜。

桂林失守,柳州失守……白崇禧面临着愈发不可挽回的败局。

可即便如此,白崇禧还是要求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向南攻击,他们凭借强大的火力支援不断向解放军发起猛攻,试图以此打开海上撤往海南岛的通道,把陈赓兵团逼进海里。

天不遂人愿,白崇禧的得力干将张淦也当了俘虏。此情此景之下,白崇禧只能望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失声痛哭,随后便率领残部继续逃命。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解放军攻占北海南宁之后,白崇禧心急如焚,豪掷重金租来船只,并要求所有部队全部撤退,却没有等到人影,这与桂系军队这段时间溃逃过程中发生的暴乱有很大关系。

12月14日,历时39天的广西战役结束,解放军在此役中共歼敌17.29万人,其中生俘16万人,击毙将官4人,俘将官78人,缴获火炮1285门,枪5.3万至,击落飞机2架,缴获汽车1176辆,击伤舰艇18艘。

1949年底,桂系军阀在大陆一败涂地,白崇禧手下的兵被全部“吃掉”,在大陆已然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此生死攸关的关头,蒋介石向白崇禧抛去了要他去台湾的橄榄枝,并承诺让他出任国防部长。在蒋介石给白崇禧发去的电报中这样写道:

国危当急,台北欲重组内阁,希速赴台共商大计。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对白崇禧来说,“重组内阁”四个字正中他的心思,这预示着他还有翻盘的机会。犹豫再三之后,白崇禧咬牙决定前往台湾。

“国防部长”对白崇禧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诱惑,但诱饵之下必有钩。蒋介石之所以会作如此决定,是不想让像白崇禧这样的人才留在大陆,但同时又不敢真正用他。

白崇禧对蒋介石为人是清楚的,知道他不是心胸宽广的人,却始终抱着一种侥幸心理。

来到台湾后,蒋介石就傻眼了,蒋介石承诺他的国防部长先是变成了战略委员会主任,后来又被改聘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渐渐失去了手中的权利。

可即便如此,蒋介石对白崇禧还是不放心,并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监控,以此掌握白崇禧的动向。

白崇禧没有想到,自己带兵打仗一辈子,临老却要时刻被特务骚扰。直到后来,这些特务竟然开始明目张胆地对他进行监视,白崇禧感受到莫大的侮辱和讽刺。

1962年,妻子马佩璋的去世对已经69岁的白崇禧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时常一个人坐着,也不说话。

49年李宗仁邀白崇禧赴渝,蒋介石因何大骂:他们败坏了我的名声?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被副官发现死于家中,终年74岁。而关于他的死,一直到今天都是一个被争论不休的谜团。

在白崇禧的公祭仪式上,蒋介石第一个向他的遗体献花致祭,并提了挽额“轸念勋猷”。而他们之间长达40年的恩怨,也随着白崇禧的死,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