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方诸侯连年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大大小小无数场战争中,军阀门下聚集的门客和谋士,在背后为他们出谋划策,对战争的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一部精彩绝伦的《三国演义》,我们熟知了智慧与潇洒并存的诸葛亮,认为他是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但史学家却认为,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应该是一个名叫贾诩的人。专家的说法有何依据?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揭密吧。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作为乱世的一个谋士,其价值最大的体现,就是他的计谋能不能被采纳,以及采纳后取得效果如何。贾诩字文和,今甘肃武威人。史载其: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就是因为他能够以冷静客观的心态,看到容易被别人忽视的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结果。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汉末董卓作乱,于初平三年(192年)被杀。他手下将领皆树倒猢猻散。其中李傕、郭汜等人也打算解散队伍然后逃回老家。这时贾诩出来说:二位将军如若孤身逃亡,路上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将你们拿下,然后白白落下一个逆党罪名。你们不如招集董公旧部,打着为董公报仇的旗号,攻回洛阳。成了固然好,不成再逃也不迟啊。

李傕、郭汜等人一听,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于是几人重新招集董卓旧部,果然又重新占领了当时汉王朝的首都洛阳。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贾诩这是唯恐天下不乱,让本来已经稍稍稳定的洛阳,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但做为乱世中的谋士,贾诩的这一计谋从结果上来看,是成功的。

李傕、郭汜等人因为贾诩的计谋重新掌了权,对贾诩自然是大加赞赏。但让人意外的是,贾诩谢绝了他们封赏的爵位和赏赐,或许他看出了李、郭等人并非良将,掌权的日子肯定也是耗子的尾巴,长不了。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后来,李、郭等人起内讧,被人各个击破皆被杀身亡。而贾诩因为在李、郭掌权时期,没有同他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而幸免于难。

几经周折,贾诩后来投靠到宛城张绣的门下。有次曹操带兵征讨张绣,在贾诩的运筹帮助下,曹操并没占到便宜。于是曹操撤兵。张绣见曹军撤退,觉得机会难得,马上带兵准备追击。贾诩慌忙拦住说:主公莫追,追必败。

张绣却说:曹军撤退,兵心颓废,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于是不顾劝阻,整兵急追,果然,大败而归。这时贾诩又上前说:主公再追,追必胜。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张绣将信将疑,带兵再追,果然大胜而归。这下他不明白了,拉着贾诩的手说:先时,我以盛兵追退兵,先生说必败,后又让我以败兵追胜兵,说必胜。而结果恰如先生所言,这是为什么呢?

贾诩笑说:其实也没什么,曹操用兵诡诈,他若撤军必先做足准备,主公追击肯定要吃亏。但是曹军胜了以后,以为主公必不敢再追,所以放松了警惕,这时再去追击,便能胜他了。

仅此一点便能证明,贾诩绝对不负“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这一评价。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后来,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之战对峙中,为争取第三方力量,都向张绣抛来了橄榄枝。贾诩为张绣细细分析了袁绍和曹操双方的优劣势,认为袁绍各方面势力虽然强大,但最终肯定不是曹操的对手。他劝张绣结好曹操而拒绝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再一次证明贾诩绝对是一个能客观公正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聪明谋士。

官渡之战胜利以后,曹操实力大增,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占领荆州,他志得意满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80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曹操高调行事,贾诩从中看到了隐藏的危机。他劝阻曹操说:明公破袁绍收刘琮占领荆州,威名远著,如今正应该褒奖吏士、安抚百姓。至于东吴嘛,不需劳师动众,时机一到,他们自然臣服。

然而曹操并没有采纳这一正确建议,而是继续出兵进攻东吴,最终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大败。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十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向贾诩问计,贾诩献计说:离间他们。曹操欣然采纳,并亲写书信离间马超和韩遂。然后趁马韩两人互相怀疑之时,曹操果断出击,大败马韩联军。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自此,贾诩更加得到曹操的赏识和信任。

自古以来,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就厌恶战争,但有时为了真理和正义又不得不去面对战争。兵者诡道也,战争更是处处充斥着尔虞我诈,至于身处战争漩涡中的谋士们,他们的计谋是否光明正大,也许都无可厚非。

最后再来说说贾诩,他先是被曹操拜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后来,曹丕即位,又拜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而据史料记载,位高权重的贾诩给自己儿女挑选姻亲时,并没有攀权附贵,而是与当时普通人家结了姻缘。

三国史上最聪明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史学家:确实如此

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是三国众多谋士得享善终中不多的一个。这大约也是有些史学家认为他是三国最聪明谋士的原因之一吧。

引用资料:《三国志》作者:陈寿/裴松之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06-9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梅里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