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曾国藩和李鸿章如何联手打造中国第一厂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南京,太平天国失败。洋务派腾出手来,把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创办中国近代工业的事业中。这个时候,曾国藩已经率军赴山东围剿捻军,于是署理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奉命主持创办机器厂。

李鸿章曾经是曾国藩的幕僚,因为率领淮军到沪参加“借师助剿”,很快声名鹊起,被攫升为江苏巡抚后,更是一路扶摇直上。对于西洋技术,李鸿章也很看重,不过,因为经验和感受的差异,曾国藩偏重于造轮船,李鸿章则偏重造枪炮,视军火为“命脉所在”。

1865年6月,晚清第一座机器制造局在虹口旗记铁厂原址宣告成立并开工生产,正式起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自此,寄托了几代中国人强国梦并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无数个第一的大型近代企业,走上了历史舞台。

看!曾国藩和李鸿章如何联手打造中国第一厂

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李鸿章可谓是信心满满,他在上奏给朝廷的奏折中是这么说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仿办成此座铁厂,当尽其心力所能及者而为之,日省月试,不决效于旦夕,增高继长,尤有望于方来,庶几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而无患。”

事实真像李鸿章说的这样吗?当时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连最基本的制造机器的机器都没有,难道要像之前制造“黄鹄”号那样,样样都是手工精心打磨制造吗?

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李鸿章可谓是信心满满。可是,当时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连最基本的制造机器的机器都没有,难道要像之前制造“黄鹄”号那样,样样都是手工精心打磨制造吗?那也太耗时耗力了吧。

就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当口,一个关键的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容闳。

看!曾国藩和李鸿章如何联手打造中国第一厂

容闳

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当曾国藩听说容闳在美国生活了八年、精通英语和西方科学技术之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最适当不过的人才。

1863年,经人引荐,曾国藩在安庆见到了容闳。初次见面,曾国藩含笑把容闳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接着便开口说:“我看你的相貌,就知道你是优秀的将才,你目光威严,一看就是有胆识的人,定能发号施令,驾驭军旅!” 容闳似乎也听出了曾国藩的试探之意,坦诚地回道:“我不懂军事,领兵打仗胜任不了,如果做不能胜任的工作,我将觉得忧愁”。容闳的回答,让曾国藩很是满意。

接下来,曾国藩直奔主题地问容闳,什么才是对中国最有益、最重要的事业?容闳答道:“中国今日欲建设机器厂,必以先立普通基础为主,不宜专以供特别之应用。所谓立普通基础者无他,即由此厂当可造出种种分厂,更由分厂以专造各种特别之机械。简言之,即此厂当有制造机器之器,以立一切制造厂之基础也。”

看!曾国藩和李鸿章如何联手打造中国第一厂

听了容闳的话,曾国藩很是惊喜。很快,他又邀请徐寿、华蘅芳共同讨论建设机器厂的具体事宜。一周后,曾国藩以两江总督的身份正式授权容闳前往西洋购买机器,并允其领取6.8万银子作为购机费用。

1863年10月,容闳从上海出发,半年后抵达美国。在他的多方奔走下,最终签下合同,订购了130多种机器。

1865年7月,这批从纽约装船托运的机器终于运抵上海。李鸿章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奏请朝廷,要求将这批机器并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是,这批来自万里之外的机床就成为了江南制造局的基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