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作者:西有北海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可可托海3号矿坑

2020年央视春晚现场,歌手王琪的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无数观众头一次知道了可可托海这个地方。可是大多数观众只记住了歌曲里的爱情,却不知道这片海背后也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

一个代号为111的地方,一个神秘的代码,一段隐秘的往事,一个被歌曲唱遍神州大地,却一度在中国地图上杳无踪迹的小镇。

它不仅承担了偿还前苏联巨额外债,还是提供了两弹一星原材料的基地,这里就是可可托海,本期的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曾被尘封的历史

72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苏联第一颗原子弹随即爆炸成功。面对美苏核垄断及不断紧张的国际局势,毛泽东意识到要反对核武器,就得自己先拥有核武器。就是所谓的,我们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最终经过无数人的努力 ,1964年数千公里以外的中国西北大漠,传来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仅仅两年多后又一片蘑菇云腾空升起,氢弹又爆炸成功。举国欢腾的背后,罗布泊试爆场,也因为这两声巨响闻名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制造原子弹氢弹的主要原料究竟从哪里而来,远在新疆西北的边陲小镇可可托海,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无比神秘的地方。那里面一个代号111矿的神秘矿坑,就是两弹背后的无名英雄,70多年的风雨路。这个新中国第一个有色工业小镇先后参与了还清外债,两弹一星上天,用自己的能力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变迁。不但如此,就连苏联的原子弹背后也与此有关。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额尔齐斯河从镇中穿流而过,它是牧民穿越沙漠戈壁后,遇到的第一片绿洲,为两弹成功爆炸而做出巨大贡献的3号矿脉正位于山间河旁,它蕴藏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78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其中铍资源量居世界首位,矿种之多,品位之高为世界罕见。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个位于新疆阿尔泰山间的神秘小镇,就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一直到近些年解密后,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1930年开始,可可托海当地的牧民,便常常能在此处捡到彩色石头,这一发现引起了当时苏联科学家的证实为稀有元素,随后新疆军阀盛世才与苏联人签订协议,允许苏联地质人员进行有规模的勘测开采。也就此时开始,这些东西源源不断地流入苏联 ,随着二战后苏美关系的恶化,斯大林下令开始研究原子弹,苏联虽然地大,但稀土贫瘠,因此苏联人先后在可可托海,设立了三个矿点,并修建了炮台岗哨,最多时由3000名工人警卫管理人员在此工作。据记载,这里每个矿工每日平均生产矿产品两千克,均运往苏联。

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可可托海运出的矿产资源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年9月王振将军率军进入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但彼时的新疆大部份地区,还属于远古式的牧区,除了军阀留下的的兵工厂,其它工业基本为0,连个打马掌的手艺人都几乎被哈萨克斯坦的人垄断。

经济的困难,让到新疆的30万大军开销庞大,在当时的情况下,王震安排出一部分军人就地转业挖金子。

与此同时,王震也把目光瞄向了可可托海。

曾创造南泥湾奇迹的他,希望借苏联专家之力,将新疆发展为新中国现代工业区,他向西北委员会写了一份报告,提出在新疆利用苏联技术合资开矿,以争取更大的发展。

报告的细节无非是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说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在和国外先进的经验和他们日常的管理,使这种资源变成资金,变成利润促使新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希望通过这种学习合作,提升中方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尽快成长。

最后一个就是打破封锁,用资源换取当时宝贵的外汇。

信件经过层层转达,最终递交到了中央。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前往苏联,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访问。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期间毛泽东与斯大林,就联合开发可可托海问题一拍即合,决定在新疆创办金属、石油、民航三个合营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合营公司,其中稀有金属股份公司正是可可托海。当然最初的这份决定,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当时有人曾怀疑这种协定会损害中国主权,对此中央指示,利用外国资本促进中国的工业化,甚至和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以后在适当条件下订立合营合同,甚至租让合同,都是正确的。

毛泽东与斯大林达成协议的一个月后,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代表,在留学生任湘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开发矿业四个大字。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开发矿业

当时的合约内容是期限30年。双方各投50%股份,我方以土地人员等等作为股价,苏联人提供资金和技术设备。开发出来的产品,各自平分。

1950年12月,美联社播出一条重要新闻,杜鲁门总统表示要使用原子弹,对付抗美援朝的中国军人,毛泽东当即表示中国要造核武器。

但是在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件当时认为的小事,此后却是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的开端。那就是彼时可可托海头两年,开采出来的10多万吨矿产,苏联人不顾我方的反对,全部拉回了苏联,甚至造成了小规模的械斗。但最终为了大局,此事被平息了下来。

平息的原因是因为,苏联援华建设的156个大型项目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

1954年9月赫鲁晓夫访华,毛泽东当面询问能否在核武器方面给予中国援助,赫鲁晓夫十分震惊,他认为光是发展核武器需要的电力中国都不具备。然而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他决定将可可托海、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归还中国。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毛泽东和赫鲁晓夫

1955年1月1日,可可托海矿区全部企业移交我国独立经营,转为露天开采。

半个月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创建中国原子能事业,为国防保密需要,可可托海从中国地图上彻底消失。可可托海从此有了一个特殊的代号,111矿。来自全国各地500多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被分配进入可可托海,开始了中国的核事业。

就在中国的原子弹制造步入正轨之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起,来自苏联方面对原子弹研制的援助完全停止,同时苏联人要求我国还债,同年周恩来提出还清苏联外债最快也要10年。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毛泽东说:闹翻脸了再欠人钱不好看,争取5年内把债务还清。当时恰逢3年困难时期,我国只能用苹果鸡蛋等农产品来偿还。经过研究,最终中央决定以苏联急需的稀有矿产品来抵债,可可托海也因此度过了一段极为艰难的时光。可可托海承担了对苏联3分之2以上的债务。用现在的价值来估算,当年的稀土几乎是白送给了苏联。但这一切当时也没有办法。

工人们在气温低至零下40度的可可托海,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要完成400公斤的开采任务,都是靠人工从矿坑里背到地上,最终运到苏联。

在情况最为严峻的1959~1961年,工人吃的馍馍和糊糊都有定量,为了解决人手问题,1958年5月,军队进入加快进度,晚上整个矿区灯火辉煌,高峰时劳动力达到2200多人。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3号矿工人纪念雕塑

在1959年到1964年,粮食逐年减产,我国平均每年还债额度为10亿元人民币,这里面可可托海几乎承担了一大半。同一阶段中国原子弹的研制也进入攻坚阶段,赫鲁晓夫认定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在美苏核垄断之下,陈毅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说,中国人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可可托海所出产的铍矿正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当年的矿工回忆说,当时老天爷掐我们的脖子,外国人掐我们脖子,就是一天只吃一顿饭,也要早一天还清债,

进度的加快,不可避免造成更多人员的伤亡,矿工们说,他们最怕的就是半夜的电话铃声,意味着出了事故,又有人离开了他们,不完全统计有上百人牺牲在了当时的可可托海。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可可托海烈士纪念碑

1964年,距毛泽东提出的5年还清外债,仅仅只用了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中国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此期间,我们不但没有借一元钱外债,而且把过去的外债几乎全部还清了。而且在1964年至1970年间,两弹一星发射成功,其中原子弹合金材料,氢弹爆炸所必需的材料,东方红一号使用的稀有原料全部都是来自可可托海。

从还债到科技,从航空航天到新型材料的研究,可可托海所出产的矿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和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可可托海对中国那个时期的发展,贡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但是如同人一样,可可托海随着常年累月的持久开采,也造成了环境的问题,资源也慢慢减少。

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由于中国国防工业的转型,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下跌,可可托海所出产的稀有金属一度面临滞销,矿产产量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高耗能高排量的矿区企业也在新政策下面临关停。最主要的是国家经济的强大,已经不需要要可可托海做为支撑。

2012年可可托海实施国家独立工矿区企业搬迁工作,从工矿企业转向生态发展。慢慢地又变成了绿色的丛林。

代号为111号的神秘小镇:被地图抹去20年后,当年到底隐藏了什么

今天的可可托海

如今111矿这个名字已经很少被人提起,地图上也能查到可可托海的足迹,好像它从未从地图上消失过一样,一段历史也随之渐渐远去,在时代的浪潮下,回望着那段艰难却又辉煌的岁月,或许这片海也在守望着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