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皇帝不在的时候全靠他顶着

在明朝,皇帝设立了东厂西厂两个特务机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清除隐患的暴力执行机构。但是在后来,这个机构逐渐腐败了。诞生了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奸臣,他们的权力甚至有超过皇帝的迹象。

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皇帝不在的时候全靠他顶着

这些人为了一己私欲,把整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让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最后这样的人也罪有应得,被皇帝无情处决。虽然那时候东厂西厂腐败,但也还有人能坚定自己的本心。继续为皇帝效忠,为天下百姓着想。太监陈矩,就是这样的一个忠臣。

陈矩在九岁的时候就进宫了,当时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的手下做事。三年后他的上司参加了对抗鞑靼的军事行动,作为部下的陈矩,从中明白了为国家和人民效忠的崇高使命。从那以后,他开始留心有关政治、经济的事。在立下了多次功绩后,陈矩坐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掌管了东厂。

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皇帝不在的时候全靠他顶着

作为一个正直的,能从多方面考虑的人。陈矩对于自己要处理的案件,通常都会采取温和的手段。多数会使用囚禁或者劳改,而不是拷问或者直接处决。所以在当时,很多犯了事的皇室血脉或者大臣,听到自己由陈矩负责后,都会安下心来。而在认识到自身错误,被陈矩给了第二次机会的人,大多都会痛改前非。

而且,陈矩还是一个直谏的人。在和皇帝说话的时候,他通常不会拐弯抹角,会直接指出皇帝的不足和缺点,并辅佐他加以改正。而明神宗作为一个不勤快的皇帝,他是很少上朝议事的。如果没人帮他处理这些事情,明朝早就乱套了。所以陈矩就接手了这些,本应皇帝负责的事务。这一做就是28年,也幸亏陈矩是个清官。如果换做其他奸臣,明朝会灭亡的更快。

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皇帝不在的时候全靠他顶着

在陈菊的为官生涯里,做过的最大一件事,就是解决了明朝的“妖书案”。1603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大清早,很多朝廷官员的门口,都有人放了一本《续忧危议》的匿名书。书中说皇帝的最爱的郑妃,想要联合一些有权势的人,逼迫皇帝换掉太子。太子可是王朝的继承者,这种事可不是和那些灵异小说一样,看后可以一笑了之的。

当时这个案件,对很多大臣都造成了影响。一些官员在看了匿名书后,一些大胆的想法和大逆不道的计划,就从心底冒了出来。而有一些本来就互相看不顺眼的对家,则是利用这个机会互相举报。本着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想法。还真有一些无辜的大臣,因为这件事被处决。

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皇帝不在的时候全靠他顶着

而手握东厂权力的陈矩,自然也是被卷入了这场混乱漩涡的中心。不过陈矩终究是一名深得皇帝信任,而且为人正直的官员。他利用自己的权力保护了一大批受到牵连的人,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情,让社会上的舆论渐渐平息了下去。受其保护的人在这件事情之后,对其感恩戴德,甚至连那些素不相识的官员,也对陈矩赞赏有加。

陈矩一生清廉有加,在其临死前,将自己的身后事做了简单的安排。以上种种行为,使得他名声远扬,成为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在他死后,百官扶棺下葬,至今都有人祭拜。

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皇帝不在的时候全靠他顶着

而明神宗有感于他所做出的贡献,就对他的家里人做出了一定补偿,让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回报。陈矩用一生的经历来证明作为宦官也是可以有大作为的,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坏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