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
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
在中国,
几乎每两天,
就有一家博物馆诞生!
而在新的“诞生者”中,
非国有博物馆所占比重极大。
最新数据显示,
“十三五”时期,
我国博物馆的备案数量,
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
非国有博物馆作为一股蓬勃发展的新力量,
由1090家快速增长到1860家,
增长率达70.6%,
远高于23.4%的平均增长率!
山西是文物大省,
在博物馆发展的热潮中,
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已初步建成,
其中备案登记的非国有博物馆近60家,
占到全省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
红色题材、中医药、漆器、红绿彩瓷、
砖雕、堆锦、奇石、古灯、古兵器、壁画、剪纸…
这些以历史类和艺术类居多的非国有博物馆,
五彩缤纷,
突出反映了山西地区传统文化、
社会结构和产业特点,
不仅展品独具特色,
也往往具有独到的办馆定位和审美风格,
越来越多地成为
提升所在地居民幸福感的新平台和新空间。

以往,
我们关注国有博物馆较多。
现在,
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非国有博物馆——
因为,
在这些博物馆里,
有社会力量投身文化的热忱,
有个人收藏回馈社会的情怀,
有政府、博物馆、公众的良性互动,
有文物行政机关和创办者的合力探索——
而这一切的总背景是:
无论非国有博物馆还是公立博物馆,
都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
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的博物馆,
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历史。
我们有理由相信,
即便面临“成长期”的烦恼,
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非国有博物馆,
必将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西晚报2021年12月17日报道版面
2021年12月17日,
山西晚报推出特刊“博物馆新力量”,
选取省内7家非国有博物馆进行介绍。
本期推出的是,
平遥唐都推光漆艺博物馆